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补正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來函照登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10期  出版时间:1987-04-20
    关键字: 顾祝同 杜聿明 编辑补正

    上略)二〇八期鄕讯,顾祝同上将之丧一文内,徐州绥靖公署主任应为郑州绥靖公署主任。民国三十四年,抗战胜利,第五战区长官部原驻湖北老河,推进至河南郾城,日寇投降典礼完成后,即又移防郑州,司令长官刘峙上将改任郑州绥靖主任,旋由顾祝同上将接任,后又改为陆军总司令部郑州指挥部(顾上将任总司令),指挥官为孙震上将。民国三十七年,顾祝同上将升任参谋总长,刘峙上将调任徐州剿匪总司令,副司令为杜聿明兼任前进指挥部指挥官,敬此补正。(下略)鄕晩 仇兰华拜上

  • 文章山东文献第二十卷第一期「老歌补述」补正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1卷 第2期  作者:張興峻 出版时间:1995-09-20
    关键字: 老歌补述 补正 吴佩孚

    滿江紅——按此詞即佩孚將軍駐節洛陽時之軍歌,以日本爲假想敵,誓雪甲午之恥。「北望滿洲,渤海中風浪大作!想當年吉江遼瀋,人民安樂。長白山前設藩籬,黑龍江畔列城郭,到而今倭寇任縱橫,風雲惡。甲午役,土地削;甲辰役,主權弱,江山如故,夷族錯落。何日奉命提銳旅,一戰恢復舊山河!卻歸來,永作蓬山遊,念彌陀。」吳將軍係山東蓬萊人,原詞名爲「登蓬萊閣歌」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於吳佩孚逝世後在重慶公祭輓聯「三呼渡河,宗澤壯心原未已;一歌見志,文山正氣自常存」。「一歌」見志,...

  • 文章訂正『七言雜字』註釋補註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0期  作者:凌正名  出版时间:1996-03-05
    关键字: 七言杂字 注释补正 勘误

    查本刊第八期刊出【訂正『七言雜字』註釋】第十六點,似仍有錯誤,特言明之以作參考,請鄉賢指正之。十六點:休壙。亦可解作廢棄不用之墳墓地,内無骸骨也。墳墓塚則内有骸骨之地也。

  • 文章老歌补正的回应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9卷 第4期  作者:魏懋傑 出版时间:1994-03-20
    关键字: 老歌补正 军歌 北伐歌曲 抗战歌曲

    阅读山东文献十九卷第三期王克孝鄕长「老歌的回忆」大作后,心有同感。今日社会,到处可闻靡靡之音;慷慨激昂之歌声则久成绝响,实非国家之福。如能将过去之老歌蒐集汇编,既可为吾鲁昔年革命之历史,作一有力之见证,且可对现代靑年产生匡正启发之作用。一举数得,是以深表赞同。惟王文所列之老歌,昔固曾听之稔熟,但亦因年深日久,记忆模糊,难皆补全。仅记其中一首,兹以之聊作补正之回应。原词如左:「军人首重服从,命令何等森严,纣有兵丁亿万,何敌周臣三千;同心同德,胜败昭然,切忌

  • 文章奏著「李耳道德经补正」在台出版缘起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1卷 第3期  作者:路統信 出版时间:1989-07-01
    关键字: 李耳道德经补正 出版缘起 内容简介 往事回忆

    河南鹿邑爲中原古城,民性樸實,人情敦厚;雖處偏僻,然自古以來,地靈人傑,學風鼎盛。春秋時代李耳於此誕生,創始道家學派,後人尊稱老子。老子言行,見於禮記曾子問篇者凡四,可證當時孔子之所從學。與儒家學派的孔子齊名。比希臘哲學蘇格拉底大約還早了一百年。李耳撰「道德經」,書名亦稱「老子」,凡五千餘言,是春秋時代的一部不朽哲學名著。內容艱深學者難解其眞義;加之後人把李耳神化,更加深了道德經的玄奧與神秘性,兩千五百多年以來,雖有上千種的「解老」論著刊行於世,唯今所傳...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