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茶馆共返回2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茶馆猜谜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31期  作者:渠敬憲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茶馆 谜语 趣闻

    有四位老人来茶馆小憩,女老板见他们都是生客,便一边斟茶,一边请教各位尊姓。四老者闻知女老板喜欢谜语,便都借谜报姓。甲说:「我姓,上面往下掉,下面正需要,上下一结合,吓你一大跳」。乙说:「我姓,一半在水里,一半在天空,一半冷冰冰,一半热烘烘」。丙说:「我姓,有车可代步,有木可过河,有人在国外,有草可做馍」。丁说:「我姓,十粒小金豆,上下一排溜,三面小彩旗,一旁飘悠悠」。女老板听后莞尔一笑,当即猜出「雷、鲁、乔、彭」四姓。四老者十分钦佩,忙请教女老板尊姓大名

  • 文章漫談吃茶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13期  作者:李培適  出版时间:1983-07-01
    关键字: 饮茶 清洁 茶馆 茶道 品级

    坚硬。这种牛奶泡茶,越煑越香,早已是蒙古人的圣品,库伦、恰克图一带都吃这种茶。羊楼峒的茶就是中国的象征。这个地方过去在欧西是很负盛名的,「小地方。大名望」,羊楼峒也就变成茶的代名词了。今天的茶馆衰落了,咖啡馆代之而起,这也许是时代风气的转变。今天在歌厅里,也有泡一杯茶水,耳听流行歌曲,眼钉美貌佳人,这又是一种生活的方式。茶是一样的灌下去了,意境不同,茶的味道也就不同了。不管怎么说,近来官方倡导吃茶是正确的,我们的「茶道」移植到日本去了,但是日本的「茶道

  • 文章憶抗戰時期吾閩春聯大觀

    来源期刊:《闽聲》 第46期  作者:祖華 出版时间:1971-07-31
    关键字: 春联 酒楼 旅馆 茶馆

    春聯於五代以前,南北朝以後之宜春帖(又名春書)所演變者,好於此門類能道之。亦爲我國風俗所特具之一格,傳於晚淸,更爲盛行,然飽具詩詞宿儒,則莫能辦精警之句。吾閩號稱海濱鄒魯之邦,對於春聯一道,格調佈局,似有獨鍾,迄至民國,對日抗戰,仍盛弗替,適余壯年,横遭國難,凡有此種勝句,僉爲收集,得若干則,其中分門別類,絲絲入扣,恒不庸俗,足稱聖手者,茲若囘味各聯,允以:「詞多便馴,題無謄義」。憶此家鄕無限好,橫被紅禍蹂躝,何日重掃犂穴,收拾河山,更以不勝歡躍鼓舞之情...

  • 文章鄉事憶談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39期  作者:永華 出版时间:1974-03-01
    关键字: 清心阁 成都 茶馆 刘季昭

    六二、清心閣民二十年前後,成都西大街口有茶舘名「淸心閣」,木製橫額,字跡黯淡,足徵其歷史久遠。以距余家甚近,族戚及叔伯兄長輩,每於淸晨前往吃茶,閒話家常,娓娓忘倦。余雖年幼,亦常恭陪末座焉。時成都茶舘甚多,尚流行吃蓋碗茶。至今回憶,此種吃茶方式,實爲一種藝術:藝高者擧碗一吸,無須去蓋;多少適度,冷暖從心。倘乏耐心及技巧,非苦茶碗燙手,卽覺一吸之量,病其太少。如去蓋大喝,自較痛快,惟風度遠遜,失品茶之趣矣。時民風儉樸,有至茶舘久坐,僅喝白開水者,堂倌(茶房...

  • 文章北平的茶馆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4期  作者:吳文彬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北平 茶馆 老舍茶馆 曲艺表演

    自从国民政府迁到南京之后,北京改为北平。民国三十八年政府迁到台湾,北平又改回叫北京了。当年叫北平的这段日子,正逢二十世纪后半,北平的社会说新不新,说旧不旧,生活中仍有很多旧习俗,有钱人穿西服坐汽车的毕竟是少数,穿长袍马褂见人作揖的人仍是占多数,小市民的生活依然清晨早起出门「遛弯儿」散步,找个自己熟悉的茶馆,沏一壶茶,跟朋友山南海北的闲聊一阵,墙上虽然有红纸条贴著「莫谈国事」,言谈中也离不开时事新闻。北平大街小巷都有茶馆,上茶馆成为北平人生活的一部份,无论

  • 文章名家與茶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7卷 第11期  作者:蔡泉寶 出版时间:1995-11-10
    关键字: 好茶名家 鲁迅 丰子恺 俞平伯 茶馆 《便茶》

    解温」,带动了「铜钱光辉闪烁」,结果是「友谊崇高凝厚」,也为文明茶史增添了光辉。丰子恺偏爱茶馆出生浙江桐鄕的丰子恺先生,以其诗趣画意、富有橄榄味哲理的作品风格,而成为我国近代颇有名声的漫画家、散文作家。他在一九六三年出版的《丰子恺画集》的《代自序》诗中曾说:「最喜小中能见大,还求弦外有余音。」丰子恺先生最好写生的地方是茶馆。他在一九三五年三月六日杭州写的一篇叫《荣辱》的散文里,就写了他的一册速写簿遗忘在里西湖的一家小茶店里了,「是茶店老板娘已经代我收藏

  • 文章閒話維揚早點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1卷 第2期  作者:李漢昌 出版时间:1977-08-10
    关键字: 扬州茶馆 早点 干丝 点心 面条 包子 蒸饺 烧麦

    揚州茶舘主要是供應早點。因取取材講究,烹製技術高妙,早已馳譽全國。當顧客入座泡茶之後,早點的供應,便開始分干絲、點心、和麵條等三道,逐次向顧客陳送。干絲,是早點中的第一道。干絲有湯煮和乾拌。干絲的製作,宜以未提過豆皮的原汁豆漿,先製成大塊豆乾,再由厨師精工切成細長均匀的干絲,才能達到其他應有的標準。茶舘中的干絲,便是依照這種標準所特製。故其品質柔潤有筋,當厨師取用時,因那些干絲預先大批備浸水中,爲擠掉干絲上的水,便隨手狠狠一抓,但無論怎樣用力,都不會有一...

  • 文章自贡市的茶馆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9期  作者:毛一波 出版时间:1973-05-01
    关键字: 自贡 茶馆 文化 义盛斋 工业区域

    有人说:四川的茶馆特别多;要是这话眞实可靠,那么,自贡市应算四川茶馆最多的地方了。原来那里每条街起码都有好几家,上自达官显贵,下至贩夫走卒,几乎无人不吃茶,无人不坐茶馆。生意人在茶馆里讲生意,收付银钱,工人们把茶馆当作唯一消遣的场所,敎师们在茶馆里畅谈敎育,讲礼信的人在那里评论是非,不一而足。在茶馆里面,曾有一种顶有趣的人:他们从不作事,也不需要作事,更作不来任何事情。只是每天打早爬起来,就到茶馆里去泡上一碗茶,于是谈天说笑于此,烧烟吹牛于此,大便小便

  • 文章間情逸緻

    来源期刊:《浦東》 第8期  作者:載天 出版时间:1977-04-15
    关键字: 故乡回忆 茶馆 说书 踢球 打麻将 斗蟋蟀

    浦东是朴实的农村社会形态,男耕女织,终年工作辛劳,但人是有灵性的动物,在丰衣足食之后,当然还有生活的另一面。浦东虽与十里洋场的上海仅是一江之隔,但习尙完全不同,那里没有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处所,甚至连个戏院也不可多得,偌大地区,在休闲活动上来说,确是太可怜,惟一去处是属于男人的茶馆茶馆在故鄕浦东是最普遍的行业,每个小鎭总有二、三家!在农闲时节,大家手提篮子上鎭,一踏进茶馆,不用开口,茶博士准会送上你需要的香茗,因为这都是老主顾,各人有各人的专用

  • 文章老虎灶

    来源期刊:《浦東》 第23期  作者:長歌 出版时间:1981-01-15
    关键字: 老虎灶 卖热水 兼营茶馆 兼营沐浴

    所需,固定有限用户,范围非常狭小,所以同业规定,在若干距离的范围内不准有第二间老虎灶,因此从无同业恶性竞争情事。南市城厢一带的老虎灶除了卖热水之外,因兼营茶馆,摆上二、三只方桌,几条长板櫈,一壶淸茶,便成简单的小茶馆,为附近小家小店逢到男客见访的临时客室。还有就是居户发生小纠纷的洽谈处。还有也是当地流氓、地痞「吃讲茶」「讲斤头」的场合。老虎灶老板自然也是以此道中人占绝大多数。老虎灶另一副业,利用开水之便,在六月盛暑,兼营沐浴生意,用布幔遮蔽拦成一间「浴室

共27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