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苏曼殊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苏曼殊大师挽诗补白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5卷 第2期  作者:黄立懋 出版时间:1983-02-06
    关键字: 浙江乡贤 苏曼殊 挽诗

    近读浙江月刊,裴可权鄕长「记苏曼殊埋骨西湖」一文:立论精辟,至佩!曼殊上人、的确是近代僧侣中一位俊逸洒脱的人物。他的著作很多,毋庸赘介,师圆寂于民国七年五月二日,年三十有五,吴江陈去病为营葬于杭州西湖孤山。(此据旅台中国佛敎会「高山仰止」一书所载)与裴君所述苏氏存年只三十六岁,似有一岁之差,时隔数十载,似难以稽考,固无关宏旨也。当师圆寂后,各方知名之士,所有诗文联挽,哀颂一时!其间均多佳构。当年不侫曾于报章录下挽诗数首:不意尙存旧箧,玆特为录奉补白,想好

  • 文章一代诗僧苏曼殊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2卷 第2期  作者:翹堯 出版时间:1992-06-30
    关键字: 苏曼殊 诗僧 人物生平

    自古英才总是早逝的,苏曼殊在三十多岁时便离世了。在病榻上,最后那几天还写了一首诗,那是最后的一首了:芳草天涯人是梦,碧桃花下月如烟。可怜罗带秋光薄,珍重萧郞解玉钿。在病榻旁侍理他的好友读了心里难过,知道他仍未忘记他的未婚妻对他的深爱和在那个秋夜,她在碧桃花下送赠他那方玉钿的情景。可惜那方玉钿在他漂泊生涯中遣失了,他曾为此心中怃然。曼殊在世最后几天,要求友人为他买一方玉钿,不要心形,要方形的。友人心知他自知不起,要带一方玉钿去见他的未婚妻了。玉钿终于买到,他用

  • 文章苏曼殊在南洋及其浪漫生活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6卷 第1期  作者:唐蘊玉 出版时间:1976-05-01
    关键字: 苏曼殊 人物生平 浪漫生活

    一)戊申年间(一九零八),为国内革命运动将近成熟之期,海外侨胞,受了党潮的激荡,纷纷响应,旅居「㘃班华侨黄水淇等,为了便利接受国内的宣传着想,早就联络了几位朋友,在㘃班便秘密组织着「㘃班特别通信处」。这个机关,其主要任务,在于和国内革命团体及南社互通声气而成立的,同时水淇又是㘃华校董会中的一位中坚份子,一九零九年许绍南(㘃华敎习)函托南社征聘敎席,南社便荐了一位陈沧海,这位陈姓又转介绍苏曼殊给㘃华。是年冬,曼殊才从日本到爪哇,主讲㘃华。及至一九一一

  • 文章天才文学家苏曼殊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3卷 第4期  作者:王紹通 出版时间:1983-12-30
    关键字: 苏曼殊 文学家 身世 求学 出家 流浪 诗歌

    一、身世有难言之痛苏曼殊,原名苏戬,字子谷,小字三郞,后改名玄瑛,法名博经,号曼殊,广东省中山县恭常都沥溪鄕人,淸光緖十年(一八八四)旧历八月初十日生于日本横滨,民国七年(一九一八)五月二日(旧历三月二十二日)卒于上海广慈医院,年三十五岁。父亲苏杰生,是横滨英商万隆茶行的买办,性任侠,好施与。甲午中日之战,旅横滨华工多拟归国,而短于川资,杰生输解囊帮助,人多德之。我国侨日工商界,无论挈妇居日与否,大都与日妇同居,广东俗话说是「包日本婆」,其初月给数元为

  • 文章苏曼殊埋骨西湖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5卷 第1期  作者:裴可權 出版时间:1983-01-06
    关键字: 苏曼殊 人物回忆 诗词 诗僧 绝句 西湖孤山

    苏曼殊的诗集和小说集合称为「情僧录」,应是最恰当的,纯就文艺的观点而论,「燕子龛诗」的价値尤胜于断鸿零雁记,天涯红泪记,焚剑记。曼殊是才人、诗僧、革命家,也是一个不避荤腥的酒肉和尙。在诗与禅之间,由于情缘未了,所以终祗是个才高命蹇的诗人,而不是普渡众生的高僧。黄忏华「挽曼殊上人」诗云:「结束风华苦未眞,多情文字最伤神。此身大事何曾了,毕竟聪明惯误人!」慧孽与情痴阻绝了曼殊的禅悟之途。他自己也说:「生天成佛我何能,幽梦无凭恨不胜;多谢刘三问消息,尙留微

  • 文章记革命诗僧一苏曼殊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卷 第3期  作者:吳乾華 出版时间:1973-09-01
    关键字: 苏曼殊 人物事迹 诗文作品 人物交谊

    余友林光灏兄晚香庵藏有鄕贤黄晦闻(节)先生遗诗眞蹟、蒙监察院前院长于右公题签、册中有湘鄕张默老题诗云:「南国诗人信逸才,曼殊隽艳晦闻哀;已微风力须扶植,呼取乾坤灏气回。」兹述革命诗僧中山苏曼殊玄瑛其人其诗,以响读者。诗僧苏曼殊,为淸末民初以方外人从事革命工作之一员。生于淸光緖十年甲申,民国七年戊子夏四月(国历五月二日)怛化于上海广慈医院,其身后由汪季新、丁仁杰、林镜台、周日暄等料理,葬于杭州西湖西冷桥畔。淸光緖二十八年,曼殊留学日本时就参加靑年会,次年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