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芙蓉共返回3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芳茂山芙蓉圩忆旧(四)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0期  作者:柱中  出版时间:1970-04-15
    关键字: 芳茂山 芙蓉 芙蓉 双庙 特产

    芙蓉圩原名芙蓉湖,(简称蓉湖)在唐宋年间,此处仍是一片沼泽,芦荻丛生,鱼鳖杂处,先贤皮日休陆龟蒙即在此地归隐垂钓,以娱晩年,明江南巡抚周文襄鉴于芙蓉湖地势冲要,土壤肥沃,遂奏请当局移民开垦,筑隄成圩,隄围共长六十三华里半,圩围宽度及高度均达一丈有余,可以行驶汽车,工程浩大,可想而知。圩地边高中低,其形如盆,并随圩地形势,分阡陌,辟池沼,杨柳夹道,村巷栉比。善农者择地耕作,能辟渔池者蓄鱼,由于圩围筑成后,无虞洪水为患,圩地处处可以尽量利用,所谓地尽其利

  • 文章芙蓉江畔话芙蓉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9卷 第6期  作者:張永壩 出版时间:1993-12-01
    关键字: 芙蓉 植物 药性

    水边无数木芙蓉,露滴胭脂色未浓。正似美人初睡着,强抬淸镜照妆慵。王安石:《木芙蓉

  • 文章都匀「芙蓉桥」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0期  作者:盧緬勤 出版时间:2005-01-20
    关键字: 都匀 芙蓉 诗歌

    碧波白云温馨苑,翔雕展翅矗楼前;淡扫峨眉胜浓妆,芙蓉桥头展新颜。近赏剑江绿如蓝,远眺东山境若仙;匀酒毛尖邀陶令,挥毫再记新桃源。注:都匀芙蓉桥,跨剑江而建,疏通了都匀市南北拥挤的交通,加速了都匀北区的都市发展。该桥美仑美奂艳如彩虹,当地人暱称为「彩虹桥」。由于景观优美,惠匀建筑公司建高级住商公寓「碧云苑」于此。(注:碧云苑:都匀市都市发展建筑群之一(右景即「翔」雕展翅倒影波光中之芙蓉桥))

  • 文章芙蓉江畔话芙蓉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30卷 第5期  作者:張永壩  出版时间:2014-10-01
    关键字: 瓯江 芙蓉 芙蓉 温州 历史底蕴

    金秋时节,瓯江两岸,层林尽染,繁花纷谢,惟有美姿丽质的芙蓉花,独殿群芳,点缀得寥廓江天,分外壮美。正如苏东坡《和陈述古拒霜花》诗赞道:”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唤作拒霜知未称,细思却是最宜霜。“瓯江又名芙蓉江”闺藏深山人未识,一朝闻名天下惊。水送山迎入芙蓉,一川游兴画图中。“这是清代梅若翁题于重庆芙蓉江畔的诗。本文所指的芙蓉江,不是四川乌江下游那条名为芙蓉江的大支流,而是浙江丽水、温州境内的瓯江。瓯江,因温州古称”瓯“而得名,是浙江省的第二大

  • 文章鼓儿词「芙蓉诔」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4期  作者:趙玄同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鼓儿词 芙蓉诔” 贾宝玉 睛雯

    芙蓉诔」为记述贾宝玉与晴雯的一段情,和晴雯被谗含冤而死,宝玉以诔文祭祀经过。红学家公认晴雯为林黛玉化身,晴雯在宝玉心目中除黛玉外也无人可替!一四六句重重叠叠的诔文,道尽宝玉痛彻肺腑肝肠寸断,读者如非宝玉者流,也将同声一哭!敬请细细观赏。芙蓉诔〔注〕:言耒为诔,意为哀死者之文。论语疏:「诔者,犹今行状」。芙蓉,指晴雯死后为芙蓉之神。第一回 补呢〔诗篇〕凄鸦绕树动霜钟,帘幙低垂烛影红。玉腕轻舒拈绣线,金针微度依熏笼。病容饶有西施美,纤手何如织女工。憔悴为郎

  • 文章芳茂山芙蓉圩忆旧(十)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7期  作者:柱中  出版时间:1970-11-15
    关键字: 芳茂山 芙蓉 秀才 厨子

    张家秀才与万家厨子「秀才」原为帝王时代读书人第一步争取之资历对象,十年窗下焚膏继晷,其目的无非即在于此。杨田坝乃芙蓉圩一百余村落中唯一小集,盖此处为一十字路口,东十里为江阴县属之黄桥、靑旸。南十里为无锡县属之玉祁、礼舍。西则直达横山、崔桥。北则邻近新安、焦溪。可称芙蓉圩之交通中心,居民虽仅七八十户,但村中建有短街一条,均面对面房屋,有饭馆、茶馆、磨坊、染坊、药材舖、理发店、更有方圆木作、南北杂货,村民均张姓,为先贤张孝思之遗族,半商半农,生活富庶。村前有

  • 文章芳茂山芙蓉圩忆旧(二二)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2期  作者:孔柱中  出版时间:1972-03-15
    关键字: 蟋蟀 芳茂山 芙蓉 风俗 忆旧

    閒話蟋蟀之二蟋蟀雖屬卵生蟲類,但仍多由各種各式之蟲類蛻變,故其體質、形態、色相,亦各有不同,至其藏身之處,則大多均在極隱僻之牆角、磚石、泥土、枯木、草窩中,由於白天光度强、聲音雜,蟋蟀大多不敢公然長鳴,僅於過令時發出間歇性之輕微鳴聲,(註:過令乃雌蟋蟀與雄蟋蟀之性行爲)前文已有較詳盡之說明,玆不贅述。蟋蟀經過令後,鬪志高昻,此中微妙關係,或亦爲蟋蟀之特有性能也。蟋蟀第一次入局會鬪,爲之破口,蓋蟋蟀用牙鬪毆,故謂之破口。第二次再度入局會鬪者爲之轉草,因蟋蟀...

  • 文章梁溪聯話(五)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51期  作者:弘農氏  出版时间:1982-05-20
    关键字: 同乡 黄埠墩 诗联 芙蓉

    鄕讯第一四二期,有同鄕秋若君从香港寄来报道吾邑黄埠墩已被拆毁之消息。考黄埠墩在芙蓉湖中,当运河中流之寺塘泾口,为吾邑胜蹟之一,四面皆水,环堤遍植杨柳,飞楼画槛,中为水月庵之佛殿,楼上为文昌阁与环翠楼。远眺则九峯环列,近望则风帆片片,垂杨掩映,不即不离,故有小金山之称,旧有鄕先辈孙尔准题联曰:灯火春星浮北郭。云霞朝景揽西神。(黄埠墩面对北塘,北塘灯火,亦为吾邑胜景之一,西神为慧山之别称。)又题水月庵联曰:如临扬子大江,听塔上金铃自语。定有苏公高致,为山门

  • 文章缸尖的名稱由來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7期  作者:克明  出版时间:1972-11-20
    关键字: 无锡缸尖 芙蓉 宜兴缸瓮

    无锡缸尖,原名芙蓉尖,又名蓉湖尖,后来因为居住在这里的人家,都以贩卖宜兴出产的缸瓮为业,家家门前都把缸瓮堆得高高的像一座座宝塔,因此大家把这里就叫它为缸尖,并且还叫缸尖渚,而把它的原名忘掉了。

  • 文章芳茂山芙蓉圩忆旧(三)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1期  作者:孔柱中  出版时间:1972-01-15
    关键字: 芳茂山 芙蓉 忆旧 蟋蟀 武进

    閒話蟋蟀之二此次奉調至國民大會秘書處襄助辦理選擧總統工作,與同鄕張一嘯兄適在同一辦公室工作,早夕相敍,至爲愉快,張兄好讀書,愛文藝,書法秀麗,文筆流暢,自軍中退役後卽爲國大秘書處延攬,對我鄕土之掌故資料,蒐集甚豐,武進鄕訊,不時見其大作,談及柱中前期所撰閒話蟋蟀,爲之補充甚多,並謂,彼亦曾有意以鬪蟋蟀爲題寫一篇鄕訊稿子,不料竟爲柱中捷足先登,遂以其資料見示,余意前期「閒話蟋蟀」,本嫌粗枝大葉,深悔未能將蟋蟀之出處、名稱以及有關鬪蟋蟀之一般過程,作較爲詳盡...

共32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