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腊八节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漫谈腊月三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0卷 第2期  作者:金建楷 出版时间:2008-02-10
    关键字: 腊八 腊八粥 祭灶 掸尘 民俗

    一、古风腊八节「腊」是「猎」字演变而来,古代每逢年末岁暮五谷收藏完毕,人们便去山野打猎,用以祭祖敬天,祈福求寿,避灾迎祥,称为「腊祭」;秦统一全国后,制定历法,将处在冬末春初新旧交替之际的十二月,称为「腊月」。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称「腊日」,俗称「腊八节」。东汉初期,佛教传入我国。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原是王子,他游遍名山大川,寻求人生真谛。一天,他到了人烟稀少的尼连河畔,酷热又累饿,终于昏倒。这时一个名叫苏耶妲(意译「善生」)的牧羊女路过,将所带

  • 文章乙丑腊八粥会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11期  作者:馬靜齋 出版时间:1986-02-01
    关键字: 腊八 腊八粥 诗词

    缅怀粥会哲人远,遥望金门纪念亭。四二年来百岁日,狄君武又囘西京。释伽牟尼成道日,家家腊八粥芬芳。蓬莱粥会卅余载,岁岁平安祝健康。丑牛粥会作东主,十位鄕长意志高。书画琴声娱腊八,年年雅会乐陶陶。王字擅长奉化郞,龙飞凤舞尽文章。腕底笔墨生花笔,兰馥春秋山水香。行云流水甬江舟,手上相机景色留;老少红男绿女笑,大包咸甜粥香优。松柏岁寒叶永靑,精神矍砾万年龄。盈堂十二开颜客,虎岁吉祥如意馨。

  • 文章腊八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99期  作者:白雲  出版时间:1978-01-20
    关键字: 腊八粥 佐料 腊八习俗 无锡 台湾

    过去故鄕在阴历十二月初八,不论城鄕,家家户户都吃腊八粥,一般人的说法,吃腊八粥是消罪过的,因为每个人难免不狼籍饭米,暴殄天物,都是罪过,吃了腊八粥就可消去这种罪过。腊八粥的做法,考究与否,大有不同,普通或较为贫苦人家煮的腊八粥,只是和菜粥差不多;考究人家煮的腊八粥,就不一样了,他们化钱很多,腊八粥里至少要放进八至十六样佐料同煮,这中间,有莲子、大栗、火腿、红枣等各种价値昂贵的东西。据说,在前淸时代,宫廷里对吃腊八粥,很为郑重其事,皇帝特派王公大臣在宫中

  • 文章浅谈腊八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8卷 第6期  作者:董訓  出版时间:1992-12-01
    关键字: 腊八粥 腊月 春节 习俗

    我国向以农立国,每年农历分为春、夏、秋、冬四季,有二十四节气。每年从冬至过去,就进入猎月了。中国人从传统的心目中,到了猎月,便要准备办理过年的事了。在腊月初八日,大家要吃腊八粥了,腊八粥用各种豆子和干果混合煮成稀饭。据传;吃腊八粥的来源,传自印度佛敎,又说在这天夜睹明星而悟道成佛,因此后人便在这天吃粥纪念,故称为腊八粥。我国自过了腊八后,家家户户就开始忙做年糕,制香肠、腊肉、腊鸡等年货。同时也开始年终大扫除工作。总之:我国传统的特殊习例;这种性质均含有

  • 文章故鄕的年景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8期  作者:張國柱  出版时间:1981-02-01
    关键字: 腊八 小年 除夕 元宵节

    月是故鄕明,人是故鄕亲。我年靑时,曾在故鄕怀安生活过二十余年,想起故鄕的一切,多感兴味;而印象深刻永难忘怀的是故鄕的年景。察哈尔省文献第八期发行时,正値民国七十年农历年左右,在台湾的同鄕们,离开故鄕多年,年靑一代的,多未在故鄕度过年,爰述所忆,重温鄕俗,但我省幅员辽阔,习俗不尽相同,尙祈鄕贤们酌予敎正。故鄕自农历腊月初起,就进入浓厚的农历新年气氛中,每家都为准备过年而日夕忙碌。新年前后有四个比较重大的节日:为腊八,小年,除夕,与元宵。一、腊八节农历

  • 文章腊八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30期  作者:張國柱 出版时间:1992-08-01
    关键字: 佛教 春节 饮食 腊八粥

    愈好吃。煮好了加些糖,是甜的腊八粥。也有些地方,是用糯米、栗子、香菇、芋头、青菜等,煮成咸的腊八粥。不 论何种做法,都很可口。以前,寺庙里之和尚,把每天吃不完的剩余饭菜,晒干收存好,积存至腊八日,用以煮腊八粥,分送信徒,称为「福寿粥」,意在爱惜物粒,吃后能增福增寿。过了腊八,距春愈近,市面为供应家家户户购置年货,愈来愈忙,大家在街头拥挤说笑热闹的准备迎接新年。

  • 文章歲序鄉情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卷 第7期  作者:方延豪 出版时间:1969-03-29
    关键字: 故乡深情 往事追忆 民间谚语 春节习俗 腊八粥

    岁尾年头,鄕思倍切,因杂忆故鄕旧事,以南歌子单调拍之,村谣俚唱,所以遣兴,固无关宏旨也。录寄本刊,亦聊为诸鄕长思鄕谈往之一助耳。腊八斋僧粥,廿三送灶神。凋年急景逼穷人。私债官粮都了,是良民。腊八粥起源佛寺,送灶则家家户户,由来已古。吾鄕民风淳厚,官粮私债,无不悉力以赴。八月粜新榖,三春卖早绿。卯粮寅吃实堪悲。无奈寒衣未赎,北风吹。风雪残年,穷苦人倍觉堪怜。未雨先绸缪,及时早安屯。三天起早一工论。祇看田头地角,识新婚。谚语谓但看田头地角,便知那家是新婚

  • 文章漫谈春旧俗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2期  作者:吳本仁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春节旧俗 腊八粥 贴春联 元宵节 蒸枣山

    旧称「过年」,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一年之计在于春,以农立国的农业社会里,过年前后,正是总结一年收成,谋创来年生计的时候,人们趁此时日除旧布新,这便是春在我国久传不衰的根本原因。从腊月初开始,不时传来孩子们燃放的爆竹声,随即感觉到有些年味了,从此「草木有神」,尤其要提醒孩子们不许说死、亡、丧等不吉利的话。腊月第一个,就是腊八(腊月初八),这是早饭都喝腊八粥,是用大米、江米或小米做成的稀饭,里边放些枣或红芋,有小孩的还要传八家的饭让小孩吃,谕说

  • 文章故郷方城年俗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1期  作者:嶽峯 出版时间:1975-01-01
    关键字: 民间习俗 春节 传统佳节 腊八 小年 海参席 初一敬神拜年 庙会 焰火送神

    在故鄕(河南、方城)大多数的人家,务农为生,常年辛劳,那有什么星期假日,好好的休息、欢乐一场。唯一的是盼着过年,天寒地冻,反正不能耕作,这才痛快的玩乐,几乎有一两个月的日子,都是忙乐在过年中。年集·年货从十二月八日吃了「腊八粥」,就有了「年」的滋味,家家户户就忙着制年货(活)、赶年集,张罗起来。大家见面谈的也离不了年的一切。自然一家中最忙的是当家的,和妇女们。当家的盘算着年如何的过——请多少的客?送多少的礼?大人小孩如何的打发(吃的、穿的)?钱从那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