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羊城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羊城「四」趣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2卷 第4期  作者:何正  出版时间:2004-10-30
    关键字: 岭南文化 羊城“四”趣 “四”趣列举

    澳洲何正中華文化有趣的「四」很多,如四大古典小說:《三國演義》、《水滸》、《西遊記》、《紅樓夢》;文房四寶:宣紙、湖筆、徽墨、端硯;初唐四傑:王勃、楊炯、駱賓王、盧照鄰;古籍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四大河流:長江、黃河、黑龍江、珠江;四大古都:北京、西安、南京、洛陽等等不勝枚舉。嶺南文化的古城有趣的「四」也不少。筆者亦算老廣州,生於斯長於斯七十多年,耳濡目染的「四」趣不勝盡錄。眾所周知,廣州位於北緯23度,東經一一三度之間,珠江流域出...

  • 文章臨川雜憶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56期  作者:千里 出版时间:1970-11-02
    关键字: 临川 民谣 才子 羊城 中学 历史名人

    是稻米、杂粮,还有夏天的西瓜,黄瓤黑子,香甜多汁,和台湾现在的改良种差不多。临川也叫羊城,和广州叫羊城一样,临川的广东会舘,每年过年,都贴出:「此间聊驻足,异地亦羊城」的春联。传说临川的地形像一头羊,而且附会出许多羊的器官。在西门里有两个水井,上口很小,下面很大,用布蒙着井口,可以打出冬冬的鼓声,又叫做打鼓井,据说从不干凅,那便是羊的眼睛。北门贴近城门旁边,有一块半圆的石头块,那是羊乳。北门外还有一块突出平地的圆柱形石块,那便是羊的生殖器,这一头羊还是一头公羊

  • 文章粤劇就是粤劇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3卷 第3期  作者:鄺少真  出版时间:2005-07-31
    关键字: 粤剧 《南国红豆》 陈超平 羊城粤剧节 粤剧改革 粤剧传统

    不知道是多了甚么或是少了甚么。去年十一月六日,我返穗参加第三届羊城粤剧节时,也参加了在广州电视台举办的有关粤剧节座谈会,会中话题一度涉及改革粤剧抑或尊重粤剧传统话题,一位制作人与美国来的与会代表有些微争执不下,我本拟以「革新只是手段,尊重传统才是目的」发言作缓颊,可惜因时间所限未及提出。其实海外大多数粤剧观众不论看戏听曲,其实听锣鼓也是观众的乐趣,听精准悦耳的锣鼓—甚至锣边花都令听者陶醉雀跃。粤剧就是粤剧。(本文作者曾在台北从事航运,粤剧发烧友,曾在台北主办粤剧演出

  • 文章道儒釋與嶺南文物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2卷 第2期  作者:陳鐵兒 出版时间:1982-06-30
    关键字: 儒释道 五羊城 五仙观 郑安期 文物 传说

    亲写大同篇,对孔子相当尊重,那有将其斗跨斗臭才显出自己是一个伟大革命导师,且非圣无法,非孝无亲,尊重自己中华文化历史为立国之本,故民国以来不但对各县孔子庙妥为保护,且由内政部颁布岁时祀典,尤其南天时代的陈济裳采纳翁半玄建议擧行读经连动,恼及要中国接受全盘西化的胡适之认为「开倒车」,尤其可恶的说广东无文化,即为国立中山大学古直敎授等通电声讨,这些近代人物新闻,要经许久时间,才得史家和广大群众认识和接受,借古喩今如谈谈广州大城的由来。广东省名五羊城广东省城原为

  • 文章「五羊城」故事有新解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卷 第2期  作者:黎晉偉 出版时间:1974-06-01
    关键字: “五羊城” 故事新解 历史典故 广州

    編者按:黎君此種新解亦不失為好學深思雖非定論可供後人更加硏究也

  • 文章木棉·榕树·五羊城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0卷 第2期  作者:冬青  出版时间:1990-06-30
    关键字: 广州城 羊城由来 景点简介 风味美食

    又另具一番风韵。榕树则不然,它一年四季都靑葱嫩绿,除了陪伴木棉之外,它还为五百多万巿民提供了最佳服务—挡住炙肤的骄阳!木棉与榕树为五羊城博得最高的美誉!五羊城的来由广州巿又名五羊城,简称羊城,或称穗城、穗巿,传说中是这样的:很久很久之前,有一位身穿彩衣的仙人,手拿着稻穗,骑着仙羊,降临广州,那位仙人口中唸唸有词,意思是祈祷这个城巿五榖丰收,繁荣幸福!说罢即驾云而去,只留下五只石羊,而较大的一只石羊,口中啣著稻穗。从此,广州巿便有五羊城羊城、穗城、穗巿

  • 文章趕虎鞭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2期  作者:一成  出版时间:2000-11-01
    关键字: 临川县城 羊城 地形 历史传说 万魁塔

    临川 一成民间相传,临川县城(今抚州巿)是一羊独卧之地,故有「羊城」之称。但距城西十五里之地有座金石山,山形犹如五虎并立,虎视羊城,颇有飞腾扑羊之势。历来派到抚州的地方官很少发迹亨通,都认为是因为地形似「五虎撵羊」之故。明代,有一个府太杨某深恐步前任后尘,影响前途,心情沉重,于是广征地仙,面议对策,如何使「五虎」就范,不再威胁羊城。后有一地仙献计:「五虎」巢在金石山,可于巢边建高塔一座,形似钢鞭,五虎必然畏鞭而逃。杨知府欣然同意,立即奏本皇上。皇上准其奏

  • 文章羊城名胜越王楼琐谈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9卷 第3期  作者:孟秋  出版时间:2001-07-31
    关键字: 越王台 越王楼 家乡风貌 羊城

    鄒魯王氣銷沉剩有臺,登臨懷古劇堪哀;河山百戰仍殘壤,天地無情化劫灰。荊棘銅駝遺恨在,東南鎖鑰為誰開;茫茫過去皆陳跡,休說當年產霸才。

  • 文章神女賦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4期  作者:殷紅堅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苏北小羊城 灌南新貌 小西湖商业街 沂河改造 文化底蕴

    一群海鸥凌空翔起,一行丹顶鹤鸣唱着从蓝天安祥地落下,一片古老、美丽而神奇的土地凸现在大伊山之南、灌河岸畔。这就是有着「苏北小羊城」美誉的江苏北部黄海之滨的灌南县。其形状体貌,西看像扫帚,可以扫除贫穷;东瞧又似钥匙,能够开启致富之门。其实啊,她身腰细长,短裙飘逸,大潮河大沂河如双垂的玉臂,柴米河六塘河盐河则同束胸的彩带;她头枕大海,堆沟港是嵌在皇冠上的绿宝石;脚蹬淮海腹地,汤沟鎭新安鎭百禄鎭又如缀在腰间带响的铜铃;而灌河大桥沂河大桥则似绕腕的银镯,活脱脱

  • 文章錦綉行腳——唱遍廣州、粵西和桂東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3卷 第2期  作者:梁中英  出版时间:2005-04-30
    关键字: 台湾锦绣曲艺团 羊城国际粤剧节 彩虹曲苑 海霞艺校 小孔雀培训班 《珍珠塔》

    羊城国际粤剧节在台湾的台北巿,锦绣曲艺团的成立最为资浅,但是朱伟彬团长的工作成效高、周德建副团长的领导精神够、锦绣之友联谊会的刘冠余会长慷慨大方,团务蒸蒸日上,活动频繁,成了我梦寐以求的那种能大步走出去的曲艺团。二〇〇四年十月底至十一月初,广州举行第四届羊城国际粤剧节,我们锦绣曲艺团组成庞大的演出代表团,于十月卅日动身前往。在筹备广州之行期间,朱团长不但擘画周详,而且不辞辛劳,向各方面申请补助,承蒙台北巿广东同乡会等团体大力支持,演出团才能顺利的愉快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