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绛州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山西绛州澄泥砚(七律一首)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8期  作者:席涵靜 出版时间:2011-07-01
    关键字: 澄泥砚 工艺复兴 诗词

    絳縣澄泥製硯奇,汾河崖土變雲匜;摶泥火焙金獅硯,細琢精雕虎魄池;佛手飄香今絶品,八仙過海妙英姿;中華技藝開新頁,藺氏喬梓美譽馳。注一:「雲匜」、「金獅硯」、「虎魄池」、「佛手飄香」、「八仙過海」皆硯名。二:山西絳縣澄泥硯濫觴於唐代,盛興於唐宗,爐火純青於明,後漸失傳。二〇〇六(民國九十五)年藺永茂、藺濤父子辛苦歷盡,恢復失傳三百餘年之澄泥硯工藝,其功厥偉,爲傳統工藝啓新頁。

  • 文章绛州清濓洞考察纪实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1期  作者:李秋若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清濓洞 考察纪实 风景介绍 王通

    李秋若等按理「文中子洞」在绛州的龙门(今河津县),却有人传言说新绛州)的清濂洞也是文中子的读书堂。民国版的《新绛县志》载道:「王通读书于马首山清濂洞,今有像存焉,里人祀之」。《山西志辑要》说:「重阳观—西北四十里董村,内有读书堂,王通曾隐此观,麓有清濂洞,又清溪观。」王通(五八四—六一七),字仲淹,号文中子,是东皋子王绩之兄,唐代大诗人王勃的祖父,为隋末唐初的一代名师,著述颇多,与荀子、杨子、老子、庄子、并称五子。王通为何选择了清濂洞读书?为此

  • 文章晋剧鼓扬名海外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7期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晋剧团 绛州大鼓 相关介绍

    该团此次来台除演出外,还进行参观访问。台北、高雄、台中山西同鄕会及旅台山西同鄕,掀起了热烈的欢迎接待高潮。台北市山西同鄕会、财团法人台北市山西文教基金会,于十月二十八日举行了盛大的招待餐会,主客代表梁理事长尙勇、郭团长彩萍分别致词。郭团长等并当高歌助兴。主人两会及武理事佩琴并致送了团体及个人纪念品。是两岸一次意义重大的文化艺术交流;也是两岸同胞同鄕一次热情的聚会联谊。绛州大鼓声誉震全台山西「绛州鼓乐团」习称「绛州大鼓」应台湾观念文化事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胡金山等

  • 文章山西绛州火锅儿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8期  作者:吳文蔚 出版时间:2001-07-01
    关键字: 山西火锅 地方饮食 菜式丰盛

    说起火锅儿,到处都有,像台湾的饮食店,到冬天还不是到处可以看到吃火锅儿吗?但故鄕绛州的过年火锅儿,与别处的一般火锅,毕竟是独树一帜,大大的不同,不说别的,别处的火锅儿,顶多不过是些豆腐粉条裏面有些肉而已,像台湾酒席上的火锅儿,也不过是尔尔,单火锅中的材料,那就差得多了。故鄕绛州的火锅儿,裏面的材料丰富,那可眞够说得上是美味一品了,火锅儿的形状,大致差不多,都是有黄铜的,有白铜的,中间烟筒燃木炭,一圆圈围槽里放菜肴,这倒并不稀奇,稀奇的是火锅裏的材料种类

  • 文章绛州的钻石业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6期  作者:李文 出版时间:2000-07-01
    关键字: 金刚石工具 行业发展史

    钻石,是由纯炭质的金刚石屑,经过千锤百炼琢磨而成的硬度极高、折光力强,辉耀光亮,价値昻贵的装饰品,仪表轴承,刀具等工艺品。南非洲之特蓝司佛尔、巴西、印度等国家和地区,出产金刚石较多。山西的古绛州,现今新绛县的万安、阳王两个鄕,曾有二三百户近千人,为了发家致富,从事以生产玻璃刀、砂轮刀为主的金刚石工具制造业。新绛县志记载:万安鄕的赵村有个罗兴泰,曾于清光绪年间,在北京前门大街,经营钻石工具,主要产品有打孔钻、利绣钻,很受人民群众补钉瓷碗、瓷盘、瓷盆等生活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