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8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五十年代末温州街头小景 :兑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3卷 第5期  作者:馬大觀  出版时间:2007-10-01
    关键字: 兑糖客 敲糖 废品杂物

    叮咚啷——叮,叮咚啷——叮……」人们一听到这清脆悦耳的金属敲打声,便知道一定是兑客来了。小孩子们耳朵尖,反应更是灵敏,哪怕挑着担子的兑客还远在巷口,他们便慌忙地催著大人拿着兑换的各色破烂、杂物赶紧开门去了。兑客总是挑一对箩筐,前边的箩筐上放一个木板做的方形盘,盘里洒一些起防粘作用的细白米粉做铺垫,一堆像揉透了的面团似的浅黄色麦芽团摊放在米粉上。麦芽的上面盖一块白色粗布方巾,防尘土,挡苍蝇。后一个箩筐先前是空的,它用来装兑换来的破烂杂物,

  • 文章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77期  作者:靑峯 出版时间:1969-01-01
    关键字: 雪花 瓦钵 冰糖结晶

    乃纯洁之液,内中无甚杂质者,俟浓厚到极点,徐徐冷却,即成为大块之结晶体,状如晶石。四川资中、内江两县,盛产冰。其法系将白溶解,加以黄豆浆及鸡蛋,以为凝结之用。每担白用蛋六枚,如蛋价贵,则全用豆浆及麻油。大槪一百斤白,须用水二百六十斤,溶解后将渣滓滤过。滤器乃一大竹篓,上下舖布而成。滤过之后,再再入锅熬煑为浆。浆重量约为一百七十斤左右。即分装入二二尺对径之瓦钵内。瓦钵内分放竹片,纵横布列,形如蛛网,然略为疏散。瓦钵之上,盖以粗厚之纸。所有

  • 文章资中的蔗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54期  作者:李仲侯 出版时间:1975-06-01
    关键字: 蔗糖 资中 重龙山 制糖阶段 糖业

    资中汉时建县,原属犍为郡,史载「后汉建武十一年、岑彭伐公孙述,述使其党悉兵拒广汉及资中」,即其地,第二区专署管辖八县,资中是其首邑,全县人口六十八万,原本为东大路极当冲要之地,自从成渝公路通车,以内江为中途站,这个县的商务,就逐渐为内江所夺,大非昔比,资中以产着闻于世,亦为甘庶之核心产区,制业居全川之冠,沿沱江两岸,漏棚房、栉比鳞次,所制蜜饯果,远近驰名其地亦产盐,以西南之金李井、罗泉井为中心,淸时在此设有盐课司,出产虽不丰,而其色白味鲜,超居

  • 文章孝感蔴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2期  作者:楊智  出版时间:1969-07-10
    关键字: 孝感麻糖

    像贵州茅台酒、金华的火腿、良鄕的栗子……等特产,实不胜枚擧。因为大陆上的气候有序,四季分明,土地肥沃有严霜瑞雪的润泽,那大自然的造物在气候培养之下自是不同了,久客异地常感「鄕土风月爱最深,萍踪旅况总欠情」。台湾位于亚热带,日常所尝到的菓物总觉富于岛隅气息,虽属与大陆同一产品而味道廻异其趣,每一念及鄕土风味,不禁饶涎欲滴矣!我们僻鄕孝感土产蔴,凡是初识的朋友见面寒喧时总会提到:「府上孝感,噢!孝感出产蔴?」「是的,僻鄕孝感土产蔴。」蔴这一项小食品

  • 文章送灶詩詞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7期  作者:春元 出版时间:1979-01-10
    关键字: 送灶 胶牙 送灶词 清朝

    苏杭送灶,以胶牙饧及粉祀之。沈朝初「忆江南词」云:「苏州好,腊尽火盆红,玉屑饧成锭脆,紫花香豆著皮松,媚灶最精工。」朱竹「醉司命」词又云:「炼香以烧,剪纸而焚,饼糕粉嘉,杂遝上陈。」吴曼云「江鄕节物小序」云:「杭俗廿四夜祀灶,以分染五色,皆用素品。」诗云:「眷饧着色烂如霞,淸供还斟玉乳茶;不用黄羊重媚灶,知君一尝已胶牙。」若是,则灶君受赃矣,殊可哂也。昔日谢灶,妇女不得预其事,以竹筋作杠为灶神之轿焚之,舁神上天,又寸断稻草及靑豆,撒屋顶,以饲神焉。蔡

  • 文章難寫難像的寗波方言(二十七)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97期  作者:湯强 出版时间:1976-08-01
    关键字: 方言 故乡 发音

    )「孤羊卵(鄕音唸乱)袋」——碰不起。(例如你又不是「孤羊卵袋」,一些碰不起的。本句方言,卵袋两字,大致不会错。(鄕俗称肾囊为乱袋)孤羊两字,恐有问题,难道羊的卵袋,经不起碰吗?孤羊不能碰,羣羊就能碰吗?「倍」——穗也。(例如今年风调雨顺,禾稻结双「倍」,不但丰收可期,且佳兆也。这个倍字,乃穗字的别音,可以断言。)「吹案」——米吹成各式小动物。(小贩用米(家鄕叫做陈)揑成各种小动物,用竹管吹胖,倒也维妙维肖,足称手工艺中之一绝,且为孩童们,最喜爱的东西

  • 文章常州臘月廿三送灶習俗漫談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19期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故乡 送灶习俗 灶王爷

    他「上天言好事」了。常州人送灶,有几样东西是不可或缺的,一是灶家轿,在送灶时就在灶前焚烧,每年一过腊月十五,街上卖灶家轿的就出现了,他们利用农暇,像糊灯一样地做成了直径尺许,花花绿绿的轿子,送到城区、鎭上叫卖,那种连续性的叫声,记得是:「灶家轿,灶家轿,灶家轿呵!」一次又一次地反复叫卖,正说明了年关已近,岁月如梭,眞有不寒而悚之感。另外,也必须做送灶团子,那是用七分糯米和三分糙米磨成米纷做成的,每一组四个,每个有桃子大,一半是掺上红,成棕色,一半则仍保持

  • 文章烟台的八宝球与四喜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3卷 第4期  作者:敬熙  出版时间:1978-03-20
    关键字: 煙台 四喜糖球 八寶

    日照的蘸,在我们家鄕——烟台,名为「球」,取其形圆似球之意。除了一般性的「球」之外,还有比较考究的,称为「八宝球」。「八宝球」的做法,是挑个头儿大的山楂,自中间横切两半,挖去果核,使上下两半各成碗状,然后塡进八宝豆沙馅(即豆沙中加其他香料,据说是宫廷制法),然后把上下两半扣合在一起,每四或五粒成一串,再蘸「稀」而成。更有的在豆沙馅之外,再加上一片小形的橘子瓣,嵌在上下两半之间,这样吃起来,甜(稀)中有酸(山楂),酸(橘子)中又有甜(豆沙

  • 文章續「憶江南」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89期  作者:柳絮 出版时间:1977-10-10
    关键字: 地方特产 发糕 童儿糕 蜂糖糕

    二十一、米面饼馊米粥,腐朽化神奇;面白长圆双片合,背黄平扁两边离;一副可充饥。米面饼制自泰县北鄕,扬地亦有售者,以馊粥和米面中发酵,制成椭圆形之薄饼,贴锅蒸熟,面白底黄;售时两片相合,食时分开,价廉堪充早点。二十二、发糕圆如饼,叫卖负箩筐。俏色中心红一点,玉颜周体粉全装;无饀亦无。「洋发糕」,小贩背筐叫卖。制法类似米面饼,但质白松软,蒸熟,形扁圆,中心加一红点。味微酸而甜,孩童多爱食之。二十三、童儿糕糕代乳,阿母喂儿郎。范以木模蒸且合,形如花鼓软而

  • 文章蝦子海參套餐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69期  作者:李梅仙 出版时间:2008-04-10
    关键字: 浙江菜 菜谱 糖醋排骨

    五、醋排骨材料:小排骨十二两 香菜二支醃拌料:酱油二大匙调味料:酱油二大匙 一大匙 醋一大匙做法:⒈小排骨洗净,沥干水分,用醃拌料浸醃五分钟。⒉香菜摘除根部,再对折,用水冲洗干净,摆入盘中。⒊锅中加油三大匙,烧至温油,投入小排骨,用中火炸透,捞出。⒋开大火,烧热炸油,将小排骨再次倒入,快速热炸一次,即捞出。⒌倒出炸油,只留油一大匙,烧热,放入排骨,并调入调味料,快速拌匀,起锅,盛于香菜上即可。老师的叮咛:※第一次炸排骨时,火候不能太急,否则排骨不但

共87条记录 1/9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