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粮食共返回1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中国粮食问题与贵州粮食增产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24期  作者:吳逸梅 出版时间:1999-02-01
    关键字: 中国粮食问题 贵州粮食增产 粮食增产方法

    一九九五年二月,美国雷斯特、布朗先生(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在挪威召开的各国环境部长会议上发表演讲,指出中国在未来有可能成为「粮食进口大国」。然而全球未来却没有充足的粮食可输出。中国政府官员与学者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论争,有的认为布朗的预测不实。然而布朗先生的计算似有相当可循的数字依据,中方的反驳,则颇多政治的考量。这不禁让我们要进一步深切地考量这极关重大的的问题。笔者认为中国人口众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成长加速,但可耕地与水资源却面临大量流失的问题

  • 文章定海舊事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89期  作者:黄國雄 出版时间:1975-12-01
    关键字: 定海 沉船 回忆 粮食

    财政部申请嘱我先与打捞公司约定,再正式备文请求。三言两语,居然把奔走多时的问题解决了。可是在我囘到定海向有关方面报吿经过,大家还是似信非信的大发议论,直到炸药护照如期发下,及炸药运到,才算放了心。开工炸船,周鄕长曾亲来定海督导,不出一个月,这艘一千多吨的沉船,终于顺利地淸除了。二、运米济困抗战军兴后翌年,宁波防守司令部突然下令「封港」,不但轮船不能从鎭海口出入,连帆船亦一律禁驶,宁波和定海的交通,顿吿断绝。如所周知,舟山为一岛国,产鱼而不产米,粮食皆仰给甬埠

  • 文章背饃上學困擾多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68期  作者:若飛  出版时间:1987-08-01
    关键字: 人物回忆 童年 粮食

    民國十八年至廿一年,吾鄕關中東區連年大旱,五穀不收。那時鄕下農家全是看天吃飯,天不下雨,麥子雜糧無法下種,或者種後沒有收成,就只有挨餓的份了。當時農村建設落後,旣缺少水利灌漑設施,也沒有什麼社會救濟之類,遇到荒年毫無援助。即使有點積蓄的人家,自顧不暇,那會還有餘糧濟貧呢!據鄕人談稱,當時天候異變,常年不下一滴雨,田間光秃秃昏黃一片,人們只有挖掘野菜維生,甚至有吃樹皮草根者,決非誇張。我生不逢辰,就碰到這樣的一個憂患歲月,當日少不更事的我,對此毫無回憶,不...

  • 文章故鄕的集市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11期  作者:傅金泉  出版时间:1982-07-01
    关键字: 农产品 粮食 蔬菜 副业 集市

    —怀来,每逢三、六、九为「赶集」的日子,每逢这一天,鄕下人家一大淸早,带着自家多余的粮食或其他农产品,或由车载驴驮或由自己担运;赶往县城去出售。顿时城里城外,人潮熙攘,四条大街堆满了货物。出售的出售,购买的购买,叫卖之声此起后彼落,热闹非凡。时近中午达到高潮,到了下午二、三点钟,要卖的东西卖掉了,要选购的东西购妥了,人人带着喜悦的面容离开了县城,踏向囘家的路途,而忙碌的一天,随着夕阳的西下结束了。集市的物品种类不外是:一、粮食类:小米、黄米、玉米、高粱、乔麦

  • 文章九九峰下的日子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6卷 第11期  作者:詹悟 出版时间:1994-11-10
    关键字: 九九峰 农药 粮食

    我們都在吃農藥剛搬來時,大地都是草莓,毛葺的綠葉下,躱藏着殷紅纍纍的果實。果園掛着黃黃的洋桃,有稜有角,光澤晶瑩,好像是蠟做的。芭樂樹上,結滿翠綠的果實,微風吹來,迎面拂來陣陣果香,吹得來訪的朋友,陶醉忘歸。南風起時,草莓枯了,果農將殘留下來的草莓,用來釀草莓酒。洋桃落滿了地,果農就將被蟲吃過賣相不好的洋桃來釀洋桃酒。這個殘春,我住在果園,聞足了花香,水果也吃過癮了。住宅四週的田埂上,種有一些水果樹。有一天,我遇見學生,他想像起什麽事似的對我說:「詹老師...

  • 文章抗戰時期川省糧政槪况與徴實數额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98期  作者:周開慶  出版时间:1970-10-01
    关键字: 四川粮食调节委员会 蒋介石 徐堪 孔祥熙 粮食暂行大纲

    粮食问题,无论在平时战时,均极重要。书云:「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孙子兵法之军事篇云:「军无粮食则亡」;可谓至理名言。而在战时,因壮丁多赴战场,耕种人工减少,生产不免低落;又以交通运输种种关系,使粮食供应大感困难,故战时之粮食问题,较平时尤为严重。民国二十六年对日抗战发生,四川省政府对于粮食问题,即采取各种措施。是年九月二十八日,核定四川粮食调节委员会二十六年度中心工作。三十日,建设厅订定「四川省战时增加粮食生产辨法」,公布施行。二十七年一日十七日

  • 文章故鄕農村的生活——食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卷 第4期  作者:艾弘毅 出版时间:1972-05-01
    关键字: 农村生活 故土回忆 粮食 蔬菜

    —本文所指的故鄕是笔者出生地辽北开原东北七十里的莲花街(·ㄏㄨㄛㄍㄞ抗战胜利东北省区重划之前,属于吉林省伊通县下二台。故鄕东北——以旱田居多,后来高丽(吾鄕称韩国为高丽)人迁来,才憋坝[1]种稻子。所以主要农产品,就是黄豆高梁,其次是谷子、糜子、秔子、包米。[2]大麦、小麦和荞麦。也因为这样,故鄕农家的主食就是高梁,也叫米。但这种高梁,粒大饱满,营养丰富,与此地所产只能造酒做饲料的不同。日本占据东北期间,用机器碾制高梁米,又白又细,另命美名科「文化米

  • 文章民國四川大事記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9期  作者: 健廬 出版时间:1972-07-01
    关键字: 物价 临时参议会 粮食 征借办法 战事

    六月三日 行政院发言人张参事平羣本日称:最近重庆零售物价指数,较民国二十六年,计增四百五十倍。六月六日 粮食部发表「粮食征购办法」,自本年起改为征借。六月七日 四川省临时参议会第二届第三次大会本日举行开幕礼,省府主席张羣列席致词,除报吿中国国民党第五届十二中全会与全国行政会议在重庆开会经过及重要决议外,对于川省三十三年度粮食征借办法,幷盼详为讨论,多赐箴规。省临参会闭幕后,本省各区行政会议赓即召开,更望提供谠论宏谟,俾向各区行政会议提示。六月八日 冯玉祥

  • 文章讀「對日抗戰拾零」後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3卷 第7期  作者:劉昭晴 出版时间:1981-07-06
    关键字: 读后感 磨面 粮食 小麦 面食 磨房

    惠民先生所述,皆是事实。上官将军是山东省北部商河县人,不只抗战时对国家有卓越贡献,而其因与广东将领余汉谋有亲戚关系,民国二十五年「两广事变」时,余汉谋输诚中央,天南王陈伯南(济棠)被迫下野,即与上官将军「策反」有关,其所谈白面做法,确系如此,因笔者亦是山东北部人,对家鄕磨面情形,亦有所知,愿再加补充。北方农村中,人民所吃粮食(包括小麦、杂粮)如想弄成粉末,有的用石磨磨碎有的用石碾碾碎。小麦即用石磨,先将小麦弄湿吹干(家鄕俗语曰「粉」麦子,此一粉字有音无字

  • 文章民國四川大事記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101期  作者:健盧 出版时间:1971-01-01
    关键字: 公债劝募 川康兴业公司 粮食储运 王铭章 田赋徵实

    利息过高,工资昂贵,中央又采信用紧缩政策,生产业者因此陷于极端困难的境地。各位先生所提救济煤业、铁业以及糖业等案,都是代表生产业者痛苦的呼声。尤其是外销物资,如桐油、生丝、羊毛、猪鬃各项,自从欧战起后,输出递减,价格步跌。到了太平洋战事爆发,更等于出口全部杜绝,如果不另谋救济,必至急遽普遍破产,影响全般经济匪浅。救济方法,除与中央主管机关切实磋商,多放低利贷款,或者提款购存产品,一面缩减产量,但以能保持旧额为度。至于粮食,为军粮民食所关,虽尽量增加产量,也不至

共19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