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秭归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此情可待成追憶(閲屈原家世故宅考有感)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47期  作者:楊幹  出版时间:1978-04-10
    关键字: 屈原故宅 抗战时期的湖北秭归 秭归物产介绍

    祗要有人提及屈原故鄕秭归县,不觉心为之痛,鼻为之酸。囘忆抗日战争时期,秭归民众负担之重,对国家贡献之大,实史无前例。即秦始皇修长城,隋炀帝开运河,也没超过当时秭归县负担伕役之惨,眞是「任是深山最深处,也应无计避征」。民众白天赶运军品,夜间乘着月光,偸空抢作农事,父兄服伕役,十岁左右子弟携带衣物干粮随侍支援,一人服役两人劳,稽之史册,有此记载乎?不徒此也,秭归地跨峡江两岸,又有一香溪河,在平时水陆称便,至战时,则有水陆两种伕役之苦,自二十八年起,它是前线

  • 文章秭归——楚文化的摇篮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24期  作者:李建國  出版时间:1997-07-10
    关键字: 秭归 历史溯源 楚文化摇篮

    威武不屈的顽强秉性,誓与暴秦抗争到底的勇气和决心。历来公认《桔颂》是我国咏物言志诗的典范。《水经注》载:「屈原有贤姊(名女嬃),闻原放逐,亦来归喩令自宽,因名曰秭归。「从那以来,这里就被称为秭归了。最早的楚国曾在秭归域内的丹阳建立都城,达数百年,末后,才从丹阳迁至郢都(湖北江陵)。今秭归县三闾鄕乐坪里一带,有关屈原的名胜古蹟和传统特别多:香炉坪、读书洞、照面井、玉米三丘……「眞个的」三闾八景胜蓬莱。公元前二百七十八年,秦国趁楚国内四分五裂动荡之机,令大将白起率兵

  • 文章端節談屈原志事文才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91期  作者:侯中一 出版时间:1984-06-01
    关键字: 屈原 生平经历 爱国思想 楚辞 秭归 遗迹

    蔚为骈文与楹联之盛极。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东坡、归震川、方苞、姚鼐、曾国藩、章太炎等古文大家,固亦曾参楚骚汉赋,以厚其气,而撷其华也。四、秭归汨罗遗蹟屈原诞生在湖北秭归,在战国时代是楚地。据说屈原被楚怀王流放后,曾囘故里暂住,其姊名女嬃,随同囘来,后人因称此地为「秭归」(按秭与姊音同、义通,见后汉书袁注)。秭归是一座古城,在长江三峡之一的西陵峡口。城的东南隅有一座石坊,上刻「屈原故里」四个篆字;坊畔有「屈子祠」,规模不大,但气氛肃穆。祠外几方碑石,是唐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