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科举进士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常熟进士知多少?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15期  出版时间:1993-08-01
    关键字: 常熟进士 科举制度 历代进士数量 考证补充

    中国封建皇朝自隋代起,开始了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的科举制度。隋文帝废除了为世族垄断的九品中正制,于开皇七年设立志行修谨及淸平干济两科,至炀帝时始置进士科。唐代科举项目甚多,但士人所趋,惟明经及进士,而进士科尤为主要项目。据载,唐武则天载初元年,首次策贡士于洛阳殿,榜名第一者称状元。宋代大体承袭唐制,以进士科为最重。元顺帝曾规定进士分三甲,明淸两代因之。以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头名称状元,二名为榜眼,三名为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头名称传胪;三甲则均赐同进士

  • 文章三笑姻緣中華鴻山的考證(一八)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90期  作者:浦士英  出版时间:1977-04-20
    关键字: 科举 传胪大典 进士 金榜 殿试

    皇帝决定了试卷前十名的次序,其余试卷,皇帝就不再阅看,按照读卷官初拟的名次,逐名拆开卷上弥封,书写金榜,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名列一甲,合称三鼎甲,御赐进士及第;第四名传胪,也就是二甲第一名,其余六名,也列入二甲,二甲人数不定,都是成绩较佳的,其余成绩较差的列入三甲。二甲进士钦赐进士出身,三甲的钦赐同进士出身。殿试的等第名次,非但是授官定职的依据,而且往往涉及终身的荣誉,淸朝有二位名大臣,平日交情甚深,往来密切,有一天,甲大臣直闯乙大臣

  • 文章明清科举及山西名进士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5期  作者:王小鴿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科举制度 明清科举 山西名进士概况

    止,共举行会试正科、恩科、加科、特科一一二科,其中顺治九年(一六五二)和顺治十二年(一六五五)两科分满榜和汉榜。共考中进士二六三九一名,其中山西有一四一七名。明、清科举除文科外,还有武科一类,武举始于唐朝武则天时代,明洪武二十年(一三八七)立武举,行武举;成化十四年(一四八七)设武科鄕试、会试。武科各种规制与文科同。考试科目为马箭、步箭、弓、刀、石等,名之为外场。又以默写武经为内场。清沿明制。清初即下令行武举,并定于子、午、卯、酉年鄕试,辰、戌、丑、未年会

  • 文章茶阳父子进士的故事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50期  作者:饒樂先 出版时间:2014-02-01
    关键字: 茶阳城 父子进士 石牌楼 民间传说 科举制度

    更加高大,雄伟壮观,惜乎于一九五二年,县政府兴建金山路时拆毁)。果如所愿,饶相的长子饶与龄于明万历十七年又高中进士,以后又还高中七位进士和十九位举人。二、为「三代进士」而拼博饶与龄的五个儿子,个个勤奋读书,在科举中分别取得经魁、拔贡、文魁、贡生、举人的功名,兄弟间相互勉励,争取兄弟中再出一个进士,以达公孙三进士,光耀门庭。长子饶堪中乡试经魁后,八次上京赴考,屡求甲榜无成,终赍志而卒。兄弟中佼佼者三子,饶墱十三岁克邑庠生,万历癸未科中广东乡试第六十一名文魁

  • 文章科举制度在民间的生动演绎——义宁陈氏故里的举人石、进士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1期  作者:劉經富 出版时间:2005-08-01
    关键字: 科举制度 丰鐄 石旗杆 陈光祖 进士 客家人

    制度规定,新科举人,顺天田礼部,各省由布政司颁发牌坊银二十两(亦称旗杆匾银)及顶带衣帽匾额,也有制作匾额致送的。后来银两衣帽名存实亡,但民间对科举功名的奖励长盛不衰,从家族到地方都乐此不疲。我读「书院志」、「宾兴志」、「季会文书」,均有对科举功名进行奖励的「赏规」,章程。有一部《聚奎书院》的记载:「登文榜者给旗匾钱肆仟文;登会榜者给旗匾钱捌拾吊文,会元加钱肆拾吊文,武进士减半;点鼎甲者给旗匾钱二百一拾吊文;点词林者给旗匾钱壹百陆拾吊文;主事给旗匾钱壹百吊文,中书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