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私塾共返回4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求學生涯之回顧(上篇)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4卷 第4期  作者:何秀閣 出版时间:1984-05-01
    关键字: 求学 忆文 私塾

    前言读前期东北文献(第14卷2期),见有王良先生之「读私塾年代」一文,不禁忆起余亦曾读过半年私塾者,虽为时甚暂,然其印象似独深,因念及个人求学过程,无论小学、中学及大学,所历之坎坷横逆殊突出,遭遇之曲折险阻亦奇多,倘缕述经过,可能不让奇情之小说,今垂老,趁尙有记忆力,自宜濡笔记存之,就此公诸鄕长前,或亦可博读者之一灿。初高小浑浑噩噩,入初中遽告逃学民国肇建后,凡读私塾者,槪为先读私塾,继入学校,未闻先读学校,再改读私塾者也,独余异于是,竟是已读至初中,及

  • 文章歲暮憶兒時同唱放假歌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35期  作者:牛翁  出版时间:1981-01-20
    关键字: 私塾 放假歌 学校 同学

    我生于淸光緖辛丑年七月初十日,七岁入学,已在淸廷变法维新,废止科举,创设学校以后,我先祖父及先父仍送我至本鎭秦姓老童生所设的私塾开蒙,识了几百个方块字,读了一本百家姓和三字经,还描过几个月红字,翌年就转入安东小学,读了一年后,又再进私塾继续读了五年,那时学校为春季始业,并且还是用的阴历,第二学期,记得快要过年的时候,先生敎我们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初等小学国文敎科书第二册最后一课「放假歌」,儿童们因为盼望的新年快到,将放寒假,大家非常高兴,都把这课书读得

  • 文章私塾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3卷 第8期  作者:於建勳 出版时间:1981-08-06
    关键字: 启蒙读书 回忆私塾 私塾礼俗

    读四月十四日中国时报第二版,标题为「尊师重道正名始,敎员一律改称为敎师」。使我囘忆起,许多陈年往事,更有许多感慨,以白头宫女话天宝方式,草成此一拙作,以供同好,鄕亲,为人父母者,为人师表者,为人子弟者,包括所有国家未来主人翁,能有些微影响与裨益,就不虚拙文了。囘忆数十年前,江浙一带私塾,大多设在宗祠或庙宇内,因为地区宽广,加一简单设施就行,也有因为学生人数不多,由学生环境较好家庭,拨出环境较幽静的空余院宅,作为私塾用的。我启蒙读书,就是利用我家新建

  • 文章私塾糗趣一束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9期  作者:縱亞平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私塾 趣闻 教育 清末民初

    清末民初吾乡村塾教学之情况,七十岁以下的人已鲜有人知之,笔者在乡读书时,听闻一首传咏私塾教学的打油诗,因其描绘生动,今犹记得,诗云:「漆黑茅柴屋两间,猪窝半棚紧相连,牧童八九纵横坐,赵钱孙李喊一年。」诵此可知塾舍人畜杂处,村童所学也不过是一本薄薄的百家姓、三字经,而一喊就要上年。此外,还有一首描述私塾晩读的诗,也很传神:「鸟雀归巢噪晩风,大家齐逞好喉咙,赵钱孙李周吴郑,天地玄黄宇宙洪」。意谓在夕阳西下,鸟雀归巢的时分,村塾塾师要命学童温读一下当天的功课

  • 文章一個大學校長的自白⑵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6期  作者:劉道玉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刘道玉 校长 自传 私塾 教育

    (本文作者劉道玉鄉親曾任武漢大學校長多年。本章曾在本刊發表,但原稿多有修正。謹白)

  • 文章乡村私塾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39期  作者:羅尚 出版时间:1965-11-01
    关键字: 乡村私塾 授课内容 费用

    公立小学未普及于鄕村时,鄕村儿童,多入私塾受发蒙教育。穷鄕僻壤,私塾并无常设者,大约居处相近之人家,约好十来个孩子,便找地点,请老师开学,其目的在使孩子们认识几个字,记记流水帐而已。此种蒙馆,只教三字经、百家姓、五言杂字、七言杂字,增广贤文等书。习字系描红,老师用土红写好一二三四之类简单字,学生再用墨笔照描一过。每日也有一,定课程,学生早上到学堂,背诵头一天读的书,然后由老师教未读过之「生书」,然后习字,然后考字。考字是老师写几个曾经读过的字,要学生认

  • 文章我的童年教育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4期  作者:大生 出版时间:1997-02-01
    关键字: 教育 家庭 私塾 竞智小学

    想起来那时一个私塾老师除伙食外,每年可净得银元八百元。而现在我这个高级工程师,每月生活费只银元十元左右,想吃到七十年前家塾老师的伙食已不能够,更谈不到其他,悲夫!三年家塾家庭付出很大,我也学到不少。因为家塾学习时间长,每天天亮起床,洗完脸去上早学,直到吃早餐。上午下午是上新课及写字。晚上还要上晚自习。总计起来毎天不少于十个小时。也没有星期天。老师敎学也有改进,启蒙课本用国文(大城市小学用的语文课本)比三字经、百家姓、论语等好懂多了。老师对我上课进度不太

  • 文章私塾年代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4卷 第2期  作者:王良 出版时间:1983-11-01
    关键字: 私塾 私学馆 农村教育

    韩昌黎先生师说开始便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开始学习时,当然要从师,但我所入者并非学堂,而是私塾。几位私塾老师,对我只能做到传道、授业,未能尽到解惑之责。此不能怪罪老师,而是当时传统风气,「四书」尙未读完不能开讲故耳。当时余只有六岁,便至离家一华里左右之大杨家窝堡去上学。私学馆房东名张国。他四弟名张君,约十一二岁,与我一同共读,后来张国之长子张文权亦来入学。为一所新设之学馆,有二十余名学生,多数为三里五村殷实富户之子弟。请

  • 文章慎終追遠憶清明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4卷 第4期  作者:於建勳 出版时间:1982-04-06
    关键字: 清明节 宗祠祭典 私塾岁月

    各县市农会,于每年年终,仍以旧式版本,大批印制,赠与各家各户,作为农事一年之参考,总算保存了一点固有的中华文化。「淸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最为人熟唸,这首七绝,是唐代诗人杜牧所写,形容淸明时节的天候情形,我浙虽处长江边缘,(农历系以黄河流域气象为准记载),但我浙淸明时节下雨,仍属常事,与诗人所写仍相恰合,这首唐诗,祗要年逾半百的人,进过私塾或学校的,大概都经过摇头幌脑背过,这句话毫无轻视那时读书人的意味,实在是那时唸书,背书习惯使然,现在许多

  • 文章半饑半餓的職業——塾師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2卷 第1、2期  作者:徐潔波  出版时间:2010-06-01
    关键字: 私塾 郑板桥 秦桧 塾师待遇 半饥半饿

    民国前,国内各地多无学校之设立,孩童读书,除少数权贵富家子弟有能力请老师至家中设馆施教外,绝大多数人家的子弟,只有进「私塾」受教一途,也就是所谓的「村塾」。村塾的设置地点,不一而足,有的设在祠堂,有的则设在私家宅第。至于束脩(学费),多无定额,视学生家境量力酌收,所以「塾师」的待遇极低,勉可餬口。清人郑燮(板桥),是我们江苏兴化人,年轻时曾做塾师,他有一首自嘲诗:诗曰:「教馆原来是下流,傍人门户度春秋。半饥半饿清闲客,无锁无枷自在囚。课少父兄嫌懒惰,功

共46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