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祭扫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悼姪壻周濟德君逝世三週年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9期  作者:武陵  出版时间:1971-05-20
    关键字: 悼文 怀念亲人 祭扫

    感泣。一俟大陆收复,同鄕会方面,当将汝衬与其他葬于无锡公墓之棺柩,一同运囘故鄕,重营窀穸,不使汝长作他鄕之鬼也。三年来淸明时节,余与冬声及锡侯先生等均相偕至汝墓祭扫,但见一杯黄土,均泣下而不能自己,汝其知之耶?其不知也耶?余年将望七,体日益衰,凄凉孤苦,生亦奚为?三年前与汝同时患病,理应我死汝生,方为允当,不谓可死者不死,不可死者竟死;该死者不死,不该死者反死;呜呼!天道宁论,尙忍言哉!上文语多感伤,令人同情,作者龚鄕长,今年六十八岁,来台后二十年来,住克难

  • 文章还乡祭扫祷祝文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8期  作者:劉煥文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还乡祭扫 祷祝文 致祭父母 思亲词

    祝章謹以香箔美酒致祭於父母墓前,兒幼承養育,長令就學,學成之後,外出就業,在家時少,未能膝前進孝,旅居海外,更無晨昏定省之奉,今雖已遂首丘之願,而父母均已駕歸西天,兒痛念生未能養,死不能葬,親恩已負,子職難酬,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謹以「思親詞」敬吿在天之靈,永誌兒終生之願,詞曰「歲暮鄕關冷,正雪壓神州,痛念親恩已負,子職虧難酬,不聞爹娘喚兒聲,午夜淚雙流,跪向墓前祭禱,此恨終攸攸」

  • 文章聞先慈逝世致家兄書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7卷 第4期  作者:楊叔進 出版时间:1977-05-01
    关键字: 先慈逝世 至家兄书 怀念母亲 安葬祭扫

    的最大的哀痛;我一想到这里,就是泪盈满眶!母亲是甚么病?临终的情形怎样?丧事办的如何?现在安葬未?这几年你们的生活如何?听王大哥说你的健康还不太好,我眞希望你能赶快好起来,家里的所有,除了安葬费用,都给你,先把身体养好,母亲死而有知,也会含笑九泉。我现正办出国手续,但想尽可能在出国前囘家一趟,为母亲安葬祭扫!也为八哥遥祭。看看你,然后我也可稍为安心的走了,许多话梗塞在心头,写出来的不过是片片断断。祝你健康!三十五年七月十七日(你的弟弟家驹)

  • 文章清明上墳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2卷 第6期  作者:鄭以芬 出版时间:1980-06-06
    关键字: 清明祭扫 扫墓纪实 人伦孝道

    民间淸明上坟祭扫的习俗,压墓纸,表示子孙缘、香火缘,鸡蛋壳,表示完美无瑕,你看左右附近的墓地上,也不是多已摆着这些压墓纸吗?一望而知他们的子孙已来祭扫过了。听爸爸说,大陆各地淸明上坟,也多用一些纪念纸张,摆在坟头,不过纸样、幅度、印刷、颜色有不同罢了。这些小玩意儿,它是我中华民族淸明祭祖扫墓民族习俗的㸃缀品,你别看不上眼呀。』这时我利用余闲,踏着如茵的靑草,在山区东逛西跑,浏览风光。这里原是五股鄕公所管理的示范公墓区,党国元老陈果夫、吴铁城、贾景德、田炯锦诸先哲

  • 文章拾笈獲舊作前人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7期  作者:劉鴻藻  出版时间:1999-02-01
    关键字: 故乡美景 清明祭扫 江淮平原 故黄河

    一、掃墓芳草綠如茵 淸明柳色新攜兒同掃墓 血淚染黃塵二、夜吟夜靜月淸涼 閒吟坐草堂箱籠飢鼠鬥 疑是賊窬牆三、故黃景色黎明梳洗罷 漫步故黃邊昔日波濤湧 今朝麥浪妍河床成牧場 沙岸變良田碧落彩雲蕩 鶬鶊鳴樹顚四、江淮平原無山天地闊 二水潤良疇稻麥盈倉庫 魚蝦滿釣舟河川翔白鷺 湖泊翥沙鷗日麗風和順 花香鳥語柔五、射濱晚眺深深蘆葉覆苔磯 寥落行人晚渡稀白髮漁翁閒對飮 沙鷗漫趁夕陽飛六、春宵即事卿奏銀笙我弄弦 憑欄玩月併香肩鶯聲膩語衷情訴 陶醉春光又一年七、侍母訪姨揚帆逐浪輕舟...

  • 文章清明時節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9期  作者: 出版时间:1970-03-15
    关键字: 清明节 春祭国殇 淸明祭扫 人生感怀

    的时候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四月是一个重要的关键,能顺利的完成播种揷秧,收成便会与时俱近的,为他们带来美好的盼望。四月五日是淸明节,也就是民族扫墓节,每年这天到先人的墓地,把坟堆上的杂草拔除,把周围扫的乾乾净净,祭扫一翻,这是一件「愼终追远」的孝道,也是敎育子孙不忘祖德亲恩,进而启发继起的后人,若更能对在生的尊长父母克尽孝道,对身边的亲友更有礼义,中华民族一脉相传的道统,是事死如事生的,是爱人如爱己的。三月廿九日的靑年节,是纪念革命先烈们在黄花岗流血牺牲

  • 文章十月朝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5期  作者:介生  出版时间:1971-11-20
    关键字: 十月朝 故乡习俗 祭扫新坟 糯米团子

    阴历十月初一称十月朝,陷匪前故鄕的习俗,在十月朝那天,如有当年营葬新坟的人家,都要去祭扫新坟。鄕间农家在十月朝还要吃荠菜肉饀的新糯米团子,并且从那天起开始把秋收的稻谷开砻碾米,储藏起来,作为来年的食粮和开消而有余。

  • 文章故鄕舊俗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7期  作者:一峯  出版时间:1972-11-20
    关键字: 十月朝 荠菜新糯米团 祭扫祖墓 《锡金识小录》

    故鄕旧俗,十月初一,名「十月朝」,鄕人朝上都吃荠菜新糯米团,多数人家和淸明一样要到祖坟上去扫墓;在当年新葬下的坟墓,则不论那一家在这天,都要去祭扫的。按「锡金识小录」载:「十月初一挈盒扫墓如淸明」,可见吾邑旧俗在十月朝是家家要到祖坟上去扫墓的。在南门有一座癞疥菩萨庙,十月十三那天,去烧香的人很多。「锡金识小录」载:「十月十三秽迹大士诞,惟南郭保安寺有像,三头六臂,甚可畏怖,殿曰「无梁殿」,是日都往进香」。癞疥菩萨或许就是秽迹大士。

  • 文章大陸探親回憶記事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5期  作者:徐有德  出版时间:1988-09-20
    关键字: 开放探亲 西岳华山 西安见闻 玉泉院 祭扫祖墓

    民國廿六年抗日戰爭爆發,余是年輕的靑年人,隨着抗戰風氣和浪潮,參加我國抗日聖戰的陣營,隨部隊轉移山西戰場,因年輕之故,離家一日,如同度年,好像小鳥入寒林,風光處處好,思家心終切,出門不由己,飄流在異鄕,時光在催人,抗戰勝利再戡亂,38年轉進來台灣,迄今回憶五十餘多年,飄流異鄕爲客旅,每逢佳節,倍思親,不由想起少小離家老年回,鄕音已催鬢毛衰,親朋相見不相認,驚問客從何處來,此情此景眞憐憫流浪人兒心情向誰訴。自政府開放大陸探親後,每個老兵,心急如火,想回家探親...

  • 文章壬申春祭記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71期  作者:壽明  出版时间:1992-05-20
    关键字: 无锡同乡会 春祭扫墓 安坑无锡公墓 游览活动

    今年(壬申)我无锡同鄕会春祭扫墓于四月廿六日举行,是日春风和煦天气阴,上午八时参加同鄕八十余人在国父纪念馆停车场集合,于八点四十分分乘两辆同兴公司的大游览车出发前往安坑无锡公墓。十时卅分在公墓忠灵厅举行春祭典礼。总干事过克厚报告:「今天因陆理事长有要事不克亲临主持,特请常务理事荣宝全先生代表主祭」,陪祭同鄕八十余人,由张我佛鄕长恭读祭文,诵声抑扬顿挫文情并茂,行礼后即各自上山扫墓。正午在公墓礼堂聚餐,筵开九桌,菜肴丰盛实惠,荣常务理事及总干事等至各桌敬酒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