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神木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溪头神木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6期  作者:陳沅淵 出版时间:1991-10-10
    关键字: 诗作 景物 神木

    霜凋雪虐古爛斑,拔地直凌雲漢間。百代賢豪隨化盡,祇存此木傲空山。

  • 文章鐵路之旅——阿里山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6  作者:黄淑賢  出版时间:1996-10-01
    关键字: 铁路 阿里山 日出 神木

    真的,只这一次看到了日出,看够了日出的伟大奇观。早餐后,到阿里山森林游乐区揽胜。高耸石猴山乘登山小火车约一小时到石猴山,是一座高约二三〇公尺的山石,石尖上坐着一如猴形的天然石,高不可攀。只能远距离的和它拍照。附近有可拾级的山路,崎岖难走,有亭可憩,抬头尽是受尽风霜的古代林,新绿的第几代和老朽不可彫的,处处是,任你享用足够的森林浴。三千多年来受尽风霜神木,凡来阿里山的游客,永远不会忘记这历尽沧桑的主角,它高耸著树身矗立在小铁路旁,像守护神似的,迎接着来此的游客

  • 文章神木的叹息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鄕會會刊》 第20期  作者:前人 出版时间:2006-02-11
    关键字: 神木 散文诗联 艺文选粹

    巨人—雄軀千尺魁梧豪邁皓首蒼顏矗立拉拉山上昂頭四望專家精確求證高齡超三十五個世紀樹立道旁石碑鐫記東睨太平洋萬里鵬翼振奮翱翔天風氤氳浩氣毓壯西連崑崙天宗頻浥辰星月日精華健體延年超脫大化朝飲玉山群峰玉露夕滌普陀柳泉青筠涵育金剛不壞之身三千五百年悠悠歲月中目睹周代封建帝制建立歷代王朝興起與沒落敗者為賊勝者成王英明以興腐敗而亡歷史重演葫蘆依樣迄廿世紀戰禍遍及世界可怕微小的一粒原子彈足以毀滅整個臺灣戰禍之源出自人心的虎奪狠取野蠻佔有的弱肉強食仗勢貪婪不勞而獲的不法...

  • 文章要做大樹莫爲小草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5期  作者:葉藩 出版时间:1980-05-25
    关键字: 阿里山神木 人生感悟 以物喻人 奋斗

    凡是看过阿里山神木的人,少不了要惊叹一声:「好壮啊!」任谁都会情不自禁的想去触摸一下那粗壮的树干,猜一猜它是经过几代风霜?然而,我们要问:「与神木同时的其他植物呢?为什么只有神木能得天独厚,巍然屹立于天地之间?」这确是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我想一定会有很多人这样想过?岂但是阿里山的神木,就是马路上抬头可见的行道树、公园里的风景树,乃至一般庭院的花树;是不是都长得一样茂盛?想想看:一般的树苗,同时栽植,同一块土壤,为什么有的成长得枝叶如盖,有的却散乱零落

  • 文章宝岛行 阿里山神木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63期  作者:陳聽濤  出版时间:1999-01-15
    关键字: 宝岛台湾 阿里山 原始森林 三代木 神木

    名为「三兄弟」、「四姊妹」;还有的两树交叉若拥抱状,便取名「永结同心」。这些比拟的名字,都是森林公园工作者的想象为游人提炼雅兴而已。还有名唤「三代木」的森林景观,是有一棵古木的第一代本身早已无枝无叶,树干枯倒卧地,树腹空膛,已成朽木。不知相隔了多少年其上又生新木,再过若干年后木已衰枯,竟旁出枝芽,生长成为挺拔的大树,被起名为「三代木」。但以上还不是正宗的神木,最为壮观的一棵「神木」树龄千年,树体雄伟,靠根主干须十多人拉起长手方能合抱,树身高约十丈,没有树皮

  • 文章參觀大雪山林場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22期  作者:盛朗奎 出版时间:1974-01-01
    关键字: 大雪山林区 林业公司 制材工厂 雪山神木

    升吊机把它送到车上,大部份都是机械操作,辅以部份人工。高山木材,就这样源源的送到山下了。看了集材运材以后,因为时间关系,不能再上去看伐木的作业情形,所以就上车再去附近的二处名胜地。一处是「天池」,所谓天池,就是在海拔一千多公尺的高山上的一个大池,池水很淸澈,永不干枯,池边建有小亭,以供休息,可辟为观光胜地,但尙须加以人工布置。「天池」还是 总统游览看到后的命名。另一处是「雪山神木」,是一棵红桧,树龄已有一千四百年,胸围一二、七公尺,胸径四公尺,树高四九公尺

  • 文章老兵吟草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6期  作者:楊明煊 出版时间:1986-01-01
    关键字: 春游花莲 天祥眺望 溪头神木 鹿港风情 朝天宫 生辰感怀

    金门忆往海天幷壮金门句,历刼余生吊战场,怀古宁头英气在,还将彩笔荐馨香。春游花莲旧地重游别有情,故人健在慰生平。洄澜景物多明媚,鸥鹭同赓海上盟。花莲晓望高山晚日排云出,淑气迎人眼未花。远浦扁舟随浪返,鱼罾挂处认渔家。天祥所见口占层峦峭壁称奇绝,凿洞车行百丈中,若说桂林山水秀,天祥雄峻是神功。北廻道上旅游纪胜雾散山奇绝,车行树倒流,故人前有约,旧地又重游,海日连云秀,渔舟远水浮,风光凭领略,佳胜入吟眸。溪头神木感赋杉木森森曲径通,万竿戞玉此山中,奇珍神木

  • 文章故鄉見聞錄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8卷 第2期  作者:辛子方  出版时间:1996-06-01
    关键字: 新浦计程车 江海书画会 湖海艺文社 宋瘦秋墓园 燕尾港水闸 神木七里松

    一望无际,从燕尾港远眺,渔船幢幢,船杆林立,是海面上另一种繁荣天地。神木七里松▲大伊山之东,约七里处,有一株古老的松树,据估计传说,约有千百年,因此此处地名也就「七里松」,一语双关。抗战时期,日寇经过此处,因天气寒冷,乃锯下一段松树枝,烤火取暖,不料松树流出的浆水,变成红色血水,把日寇吓呆了,认为此乃神树,不敢再锯了,此松现列国家二级保护物。桃红配柳绿▲灌云县伊山鎭东五、六里地,公路两旁,一大遍果园,三四月间,桃花红、李花白,眞如歌词中描绘:「桃花红、红映映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