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研究所共返回2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懷念周自强兄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3卷 第2期  作者:杭立武  出版时间:1987-03-20
    关键字: 周自强 国际研究所 往事 追思

    自強兄是我一向敬重的朋友,也是我在國際關係硏究所的同事,他今年不幸仙逝,痛失良友,不勝軫念。自強兄在國硏所本為顧問,平素對於大陸匪情,有深入的硏究,對於一般行政,也富有經驗。他平日埋首閱讀,潛心硏究,沉默寡言,努力寫作,文質彬彬的體態,頗有儒將之風。國際關係硏究所改制的時候,如何將獨立的機構,改變為國立政治大學的一部分硏究設計,頗費苦心。當時我要物色一位適當的主任秘書,很不容易,後來請他屈就,他毫不猶豫的答應了,使我感佩。他辦事非常負責,本來顧問人員可以...

  • 文章平心走過獨木橋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24期  作者:王熙元  出版时间:1996-02-01
    关键字: 学术 生涯 大学 研究所

    「中央日報」副刊,在去年的三月四日特別推出一個「拿到博士的那一天」專欄,邀請學有所成的知名學者,撰寫回憶當年論文口試通過,獲得博士學位那一天的經過與心情,並對唸博士班的生活甘苦,學思歷程做一番回顧。目的在使後學瞭解他們徹骨的奮鬥與付出。甚獲好評。這個專欄第一位被請撰文登場的博士,就是現任湘編同鄉會常務理事,湘鄉文獻社長,前師範大學文學院院長王熙元敎授,他所寫的「平心走過獨木橋」,就是本刊本期所登的這篇大文,文中報導其求學過程,長達念四年之久,他在師大博士...

  • 文章半百老生修碩士本刋馮社長勵志向學 更上層樓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425期  作者:馮俊華  出版时间:2005-03-20
    关键字: 铭传大学 在职班 招生考试 研究所

    本会理事兼本刊发行人冯俊华,现任桃园先声广播公司副总经理兼台长、复兴广播电台制作人及中华民国广播电视事业协会理事,从事广播工作长达二十六年,曾获行政院新闻局主办之金钟奖及优良广播节目奖。去(九十三)年基于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的人生哲学,考进铭传大学传播管理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在考前,他与其妻有一段对话。

  • 文章陳果夫先生與中國特效葯硏究所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1卷 第1期  作者:黃志毅 出版时间:1979-01-01
    关键字: 陈果夫 特效药研究所 往事回顾

    早晚淸理更换。屋内外还定时喷射灭蚊蝇药液。鸡舍分健鸡、接种、治疗三部门。每一鸡笼牌示1.编号。2.鸡龄。3.体重。接种者办注。4.接种日期。治疗者添—5.治疗日期。6.第几号常山成品,用量若干。孵卵室装置可一次孵蛋六百枚电气孵蛋导台。小桌椅各一,桌台电灯,为史拣选购自鄕间之新生鸡蛋及孵卵后有无变化作取舍专用。在渝在京初期,均采购鸡雏饲养,待长成斤许接种。鸡舍简单,门禁不严,外来因素太杂,影响鸡之成长及试騐。同一常山结晶,结果显异。乃不得不自孵自育,费事费时

  • 文章汪中求教授與我的書緣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0期  作者:胡榮彬 出版时间:2010-08-01
    关键字: 汪中求 精细化管理研究所 所长 演讲 盗版

    著名經濟管理學家、北京大學精細化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汪中求教授,最近應邀來九江縣博萊農業集團作《細節與企業管理》的演講,我有幸親睹這位鄉賢的學術與風采,十分驚嘆與快慰。他的名著《細節決定成敗》,不僅在內地多次再版,而且在台灣、韓國等地出版,其學術的淵博與新穎,海內外已有大量的高端訪談和評論,不用我在此枉言,而我要說的是,他這次演講的精彩、思維的敏捷、精力的充沛以及對基層人員的親和、友善。下午三個小時的精彩演講和流暢優美的板書,讓聽眾目不轉睛,他手拿話筒和粉筆...

  • 文章小蟲立大功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1期  作者:曾玉明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蚕叶研究所 蚕的故乡 养蚕业

    死亡,否则蛹会化成蛾,蛾会破茧而出,那蚕茧就无法抽丝了。蚕茧变异台湾蚕叶研究所,在民国四十几年,研究人员研究出一套使蚕抽丝不作茧的技术,因为茧抽丝传统方法,是用一只锅烧了一锅沸水,将蚕茧放在锅中去煮,再清理出每只茧的丝头来,再决定多少蚕丝为一股,合并抽丝缠绕在辘轳上,经过干燥处理,然后织成绸缎。如果要做丝棉被内胎,或是棉袍棉袄的衬棉,直接用单片丝棉来使用,那就省事多了。研究人员使蚕不作茧,直接使蚕吐出单片丝棉的方法,这样可省去蚕茧入锅缫丝的步骤,研究人员能使

  • 文章王國華女士獎學金歡迎踴躍提出申請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0卷 第2期  出版时间:1998-06-01
    关键字: 王国华 奖学金 名画家 研究所 同乡

    繼王世煥、王安仁兩位鄕長,先後提供「獎學金」,鼓勵「海州子弟」努力向學之後,灌雲王國華女士,亦提供每年新台幣壹拾萬元的獎學金,希望有更多的海屬下一代靑年學子,求得更高的學問,爲國家社會謀福,爲海屬鄕親爭光。王國華女士,係國內知名畫家,主攻花卉,曾在台北縣擔任民意代表,活躍地方政壇。其夫君張星如先生,擅長書法,半生從事公職,在台北縣府秘書任內退休後,夫婦二人即在家中過著含飴弄孫的愜意生活,王女士每有作畫,張先生即成自然的「題詞落款人」,美麗的畫,配上漂亮的...

  • 文章武進最後一支手工插秧隊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512期  出版时间:2015-07-25
    关键字: 武进 手工 插秧队 科学实验 水稻研究所

    人工插秧的情景已多年不见,在武进水稻研究所看到这一幕时,不禁勾起了回忆。出于科学试验的需要,水稻研究所里不同规格、品系、要求的水稻必须分开种植。因为分类繁多,每一类的面积很小,机械化插秧无用武之地,只能采取人工插秧。附近村里有一帮奶奶级的农妇愿意插秧,她们平均年龄超过了六十五岁,最大的已经七十三岁。眼下正是农忙季,她们多时几百人,少时几十人,前后十多天,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由于机械化插秧的全面推广,有人说,这可能是武进最后一支手工插秧队了。

  • 文章康廬閒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11期  作者:葉祖灝 出版时间:1973-11-25
    关键字: 三民主义研究所 诗文 学校教育

    接任师大三民主义硏究所所长职书勉并勉诸生三民主义硏究所,至善桥边黉舍成。[1]淹贯中西致广大,博通今古极高明。[2]名山志业文经世,化雨滋濡敎蜚声。任重材辁勤补拙,求知求实并求行。其二学海无涯在敏求,[3]恰如逆水去行舟。[4]尊师重道校风厚,敬业乐群正谊修。牢记嘉言「千里足」,[5]毌忘警句「少年头」。[6]磨穿铁砚工夫见,[7]功不唐捐各实收。[8](民国六十二年九月二十八日敎师节稿。)[1] 师大各硏究所,均于去秋迁入新建落成之两栋高矗楼房中

  • 文章文藝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95期  出版时间:1970-07-01
    关键字: 中华学术院 诗学研究所 集会台北 诗词感怀

    庚戌重五中华学术院诗学研究所集会台北辄赋所怀并贻同好屈子去已远,追思付浩歌。离骚徒有属,楚国竟如何?旧俗悬蒲艾,新郊散绮罗。尙闻三户烈,终捣虎狼窠。今日逢盛会,依然沧海滨,不因伤楚泽,直欲颂盟津。摛藻皆时彦,惊才定绝伦。谁云骚雅废,璀灿看扶轮。

共25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