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石器时代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嶺南文化第一道曙光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2卷 第2期  作者:鄭弼儀  出版时间:2004-04-30
    关键字: 岭南文化 旧石器时代 遗址 文化脉络

    在广东英德有8000—12000年前、先民石器和陶器之「牛栏洞遗址」,在粤西封川有7000年前「簕竹口遗址」,在东南沿岸南澳岛有9000—13000年前新石器遗址,及其后珠江三角洲青铜器时代之浮滨文化,与相当在中原春秋战国之曲江石峡遗址、博罗梅花墩窑址等。至此,岭南古代文化发展轮廓:是珠江三角洲在新石器时代的「土著文化」(渔猎和采集),当与北江、西江、东江等遗址之延伸,如北边的石峡文化(农业)交会时,逐渐进入了文明的殷商时期,而嗣后的南越文明,则是殷商(中原

  • 文章難忘故鄉母親河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8期  作者:熊典科 出版时间:1997-04-01
    关键字: 故乡山川 安义县 潦河 母亲河 旧石器时代文化

    涧流沿途汇入千百泉流就形成溪流。然后又不断地汇入涧流和溪流,最终成为河流,起伏跌宕自西流入我的故鄕。在故鄕湉湉流程六〇公里后,蜿蜒东下,经吴城入鄱阳湖,注入长江,东流至海。母亲河是一条古老的河。故鄕有一位爱好考古的青年胡贤钢,在母亲河不远处,获得旧石器时代人类文化遗物砍砸器、尖状器、刮削器等。这一重大发现经中科院专家鉴定确认后,证明五万年前母亲河就在流淌,古人类就生活在母亲河边,他们最早汲吮母亲河的乳汁以求得生存。由此称她为古老的母亲河是当之无愧。母亲河

  • 文章吳文化漫談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45期  作者:高爕初  出版时间:1998-07-20
    关键字: 吴文化 江南 中国文化 丝绸 新石器时代

    远东第一大港,大批知识分子东渡西行留学,西方文化相继传人,给吴文化注入了现代因素,吴文化进入了「汇通中西,融合古今」的发展阶级。考古资料表明,早在新石器时代吴文化已放射出灿烂的光辉。它对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距今七千年到五千年,以稻作文化为主体的吴地农业文化已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浙江余姚河姆渡、马家浜及江苏吴县草鞋山,无锡仙蠡墩等地发掘出了遗存的碳化稻,表明吴地先民驯化野生稻已有七千多年历史,吴地是中国稻作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吴地水稻文化以后被传播

  • 文章常熟到底有多少年歷史?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11期  作者:曾康 出版时间:1992-08-01
    关键字: 常熟历史 钱底巷古文化遗址 新石器时代遗址 发现经过

    」当时,文物管理委员会的黄先生便告诉他:「这些都是几千年前常熟人的老祖宗用过的劳动工具,自然是古董。」金木匠笑着说:「这种石头东西,我们村里不稀奇,在田里耕作时常能挖到,如果你们要,我能帮你们去收集。」黄先生说「当然要囉,谢谢啦!」不久,金木匠果眞带来十几件石器和陶罐。当被认定确实是新石器时代的文物之后,黄先生就不辞辛劳,步行前往金木匠的家钱底巷去考察,一面收集散在村民中的已出土文物,一面开展保护文物的宣传。次年,南京博物院派了两位专家来常熟,到钱底巷进行初步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