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知音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人有「三知」論古今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7期  作者:二叔公 出版时间:1986-11-01
    关键字: 知己 知心 知音

    一、看「华视」节目的「连环泡」,在一项对白演出中所谓「人有三知」,即「知己」,「知心」,「知音」,笔者因而有所感触。眞的,人生得一知己,可以无憾。春秋战国时代管仲得到鲍叔不祇是知己,可说是生死交,鲍叔之丧管子哭之至哀,泪下如雨,人问其故,管曰:「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士为知己死,而况为之哀乎」?荆轲刺秦皇不逐而为燕太子丹死,亦知己者也。古今中外在人际之间,不少知交,胆肝相照,患难与共的人。三国时期,诸葛武侯与先主刘皇叔之遇,孔明在出师表中有曰

  • 文章知音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2卷 第11期  作者:素瑾 出版时间:1980-11-06
    关键字: 知音 火鸡 狗吠

    外子五音不全,却喜歡引吭高歌,十年前隨我歸寧,夜間鄕村萬籟俱寂,他開始唱男高音;不料全村的火鷄紛紛響應,他唱一句,火鷄群「咯,咯」一陣。弄得全村父老都忍俊不置。今年外子又隨我歸寧,鄕間已改以科學方法養鷄,沒有火鷄了。他大爲高興,夜間又引吭高歌,這次響應的,却是全村的狗吠。每唱一句,狗吠必此起彼落一陣。

  • 文章四知聯詩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9期  作者:林正義 縱精璋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知音 知心 知交 知己 诗歌

    知音林正义人生知己本难求,流水高山在凤楼。路途坎坷寻伴侣,航程风雨见同舟。生死与共知肝胆,甘苦齐尝洞隐幽。百炼千锤缘不解,情深何止到白头。林著诗词集《沧桑拾贝》中有《知音》七律一首,余读后喜获知音而难忘,随步原韵和诗三首、四首相并,可名之为《四知联诗》,未征得林先生同意,冒昧之处,请不为怪。知心纵精璋人生知己亦可求,贵在知心两相投。旅途坎坷手相携,风雨航程喜同舟。生死相悦能偕老,相濡以沫度烦忧。此生相聚仍恨少,再待来世约白头。知交人生知己人爱求,何分雀巢

  • 文章知音何处求?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3卷 第1、2期  作者:薛同大  出版时间:2011-06-01
    关键字: 伯牙子期 知音 古琴台

    汉阳江口雨过晴,悠扬琴声美迎人。伯牙鼓琴期赞叹,高山流水遇知音。次年子期永离去,痛失子期牙摔琴。琴曲千古成绝响,高山流水响知音。☆  ☆  ☆故地重现古琴台,黾山月湖添胜景。游客纷至前留影,情侣期盼成知音。天若有灵魂归来,山水袅飘古琴韵。华夏古贤永传诵,代代人梦遇知音。☆  ☆  ☆随缘澹泊乃从容,吟读漫步调身心。老骥伏枥思求索,学而时习乃悦愉。学知不足不停步,童心不泯路修远。习读前贤多感悟,兴致油然遇知音。☆  ☆  ☆好书读出人生味,似与知音在谈

  • 文章人不知而不愠——君子之风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0期  作者:傅勉文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君子之风 知音难觅 投稿经历 光明磊落

    自然是其乐无穷的。一个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或一个心境坦荡毫无私心的君子,总想不被埋没,要有「知名度」,要扬名天下,要别人了解你,知道你,尊重你,受到重用;而不致于遭冷遇,受排斥,被打入冷宫。这想法是很自然的,无可非议的。但是要兑现这合情入理的想法却是难上又难。故《红楼梦》里紫娟说过一个妙句:「黄金万两容易得,知音一个世难求」。「学富五车」经纶学问也好,坦荡无私心境也好,都不是写在脸上的,而是藏在肚里,隐在心里,稳密着呢,所以紫娟用「万两黄金容易得,一个知音也难求

  • 文章鄕谊悦鸟有知音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10期  作者:黄影帆 出版时间:1977-08-01
    关键字: 鸣觅知音 方中识鸟 杜鹃 百灵鸟 画眉

    自从七月份「宁波同鄕」拙作「埔里的鸟」登出之后,医院同事陈益民鄕长读得津津有味,虽然他惯于夸赞的口中说了些动听的话,但他承认平时不太注意鸟叫,读过这篇稿作之后,才知道院内有这么多珍贵的野鸟,我对他说:「你听,现在树上的叫声,就是白头翁!」他听了一会说:「不就跟麻雀一般的叫法?」由此才明了人的兴趣各别,由兴趣而培养嗜好,由嗜好而孕育情趣,有几分天生的,是不能勉强的。古人公冶长懂鸟语,在历史上也仅有此一记载的传说,而目前,鸟的知音渐多,报纸特写和副刊文章中一

  • 文章知音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7期  作者:柄光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复兴社 永安县长 抗日训练 保训合一干部训练所 荐吾中训团 戴公邀台 知音难觅

    福州、重慶、金門,隨行五十二年,甘苦同嘗,誠敬仰革命、抗日、戡亂,聽差半個世紀,患難同當,痛別離民國二十年的前後,日本人怕中國強盛,在我國的各地領事館及租界爲基點,向鄕村提供鴉片、槍枝給地痞流氓開烟館作土匪,在城市投資烟館、賭場、娼寮、當舖,包庇鄕村土匪與城市竊盜往來聯絡。共產黨徒要奪權則到處挑撥、離間,造成社會混亂,各地鼓動學潮、工潮,所有發生的罷課、罷工、罷市,沒有一次不是共產黨徒在掀起的。而且在豫、鄂、皖、魯、蘇、浙、贛、閩……邊區公然叛亂盤據,建...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