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环境变化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聖嬰現象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01期  作者:蒙天祥 出版时间:2003-07-10
    关键字: 环境变化 海洋气象 儿童癌症

    二〇〇三年六月,國際醫學專家發表研究報告指出,現今全球得癌症的兒童人數增加,與「聖嬰現象」有關係。科學界將兒童得癌與「聖嬰現象」扯上關係,這還是首次聽聞。「聖嬰現象」是大約二十年前,氣象學家創用的新名詞。一開始,學者發現每年十二月起,太平洋海面都出現反常現象,海水溫度升高,海面颳起颶風,甚至發生海嘯,造成多件海上和沿岸陸上重大災情。這種現象和可能和「溫室效應」有關,每年十二月底,從美國西岸開始「作怪」,像個大自然的「搗蛋鬼」、「淘氣鬼」。由於它總在聖誕節...

  • 文章憶戀故園仲夏之夢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19期  作者:唐宜俊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回忆故乡 仲夏之夜 环境变化 乡间趣事

    大自然恬静的乡野仲夏夜情趣而不可得,只好将这种憧憬年年寄望于将来荣归故里时再次重温旧梦了;可惜!我于八十五年仲夏返鄕探亲时深感叹故乡人事山林环境巨变,虫鸟在农药捕杀之余不多,致入夜林声泉韵虫鸣鸟唱之天籁音稀,已不复往昔当年仲夏夜梦萦情境,小住十数日,故园旧梦难寻矣!然往昔故园仲夏夜之梦常萦怀留恋难忘,「她」像一位盛熟的,热情而惹人迷恋的少女,「她」亭亭玉立,似荷花般「香远益清」!是那么高洁!幽雅,夏日火伞下的小生命谁不在「她」荫润的怀中滋抚、成长、茁壮。现正値

  • 文章鄕俚新釋 「下湖幹活」俗話的由來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趙登亞  出版时间:2003-12-01
    关键字: 沭阳东小店乡 “下湖”干活 历史考证 自然环境变化

    在江蘇省沭陽縣東小店鄕,不但境內五一·一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根本沒有湖,就是鄰鄕也見不到,但這裡的人們一直把「下田幹活」說成是「下湖」幹活,這是怎麼回事呢?聽一些上了年歲的老人和查考沭陽縣志等資料,基本弄淸。原來,在明、淸時期前,東小店鄕原名爲獨樹鎭,曾以當時的繁華聞名于唐、宋、元、明、淸時期的沭陽。可惡的淸康熙七年大地震,使獨樹鎭及四周成了一片汪洋,當時稱金湖,許多詩人等曾來這裡觀賞「金湖落雁」,後來湖水漸乾,在東小店鄕這塊地區現出乾灘,人們白天下湖打魚幹...

  • 文章雲南邊區及台灣幾種蜂類的習性生態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0期  作者:石安玲 出版时间:1990-12-25
    关键字: 云南边区 台湾地区 蜜蜂种类 生活习性 生态环境变化

    蜂爲能營社會生活的節枝昆蟲,尾部有刺能螯人畜,大至分蜜蜂、水蜂、土蜂三種。萬寶全書說:土蜂作房於地穴中,形大體黑;水蜂作房於樹上腰長而體黃;蜜蜂有人飼養及在野營生,身短而足長。中國大辭典說:蜂有蜜蜂、馬蜂等種。筆者生長於氣候溫和雨量豐沛,森林遍佈適合各種蜂類生長地方—雲南邊區。從小喜歡爬山玩水,愛山中各種昆蟲動物。對蜂類有所接觸,亦有所瞭解。來台灣以後四十餘年興趣依然。近年見台灣部份人士,一提到蜂似就有過敏反應,認爲除了蜜蜂,任何其他的蜂類都會主動攻擊人...

  • 文章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古今谈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4期  作者:馬壯行 出版时间:2009-07-01
    关键字: 生态环境 黄河流域 历史发展变化 破坏严重 治理与重建

    黄河之水天上来,她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喇山麓,全长五千四百六十四公里,流经青、甘、川、宁、蒙、陕、晋、豫、鲁九个省区,注入渤海,一百六十多万年的沧桑,一言难尽。一、古代良好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伟大的中华民族黄河中上游的黄土高原,是地球上黄土覆蓋最广阔的区域,总面积六十万平方公里,黄土厚五十到一百米。古代森林覆蓋面积百分之五十八,其余是草原,植被茂盛,雨水充沛,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形成良性循环,动物、植物、矿物资源都丰富,生态系统平衡处于最优状态。《诗经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