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狩猎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故鄕狩猎志趣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3卷 第4期  作者:王仕軍  出版时间:1987-10-31
    关键字: 湘乡 狩猎 追忆

    狩猎,故鄕叫「打山」。「打山」有「日山」及「夜山」两种。家父迎福老先生,在当地堪称「打山」高手,因为他老人家除了资深老练,对野生兽类之习性、种类、栖憇出没处所、硏究透澈,了如指掌,而且只凭足迹印痕,即一目了然,立可辨明是何种野兽。同时练就一种常人不及的特殊射猎技巧,即对猎物从不装腔作势,事先瞄准,每当判明猎物疾奔他的警戒范围,他只要将预先平置左手腕肘猎枪,疾快弹起,枪身正对猎物,拨机一扣,百发百中,弹无虚发,一枪中的,无一幸免!比赛分动态射生物静态打萝卜

  • 文章鄂南獵麂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23期  作者:彭澤潤  出版时间:1972-04-10
    关键字: 狩猎 习俗 文化研究

    民二十九年春節前後,鄂南通城、崇陽、通山一帶地區,經常飄着大雪,天寒地凍,簡直變成了琉璃世界。筆者奉命率領游擊健兒,進入敵我雙方都未駐軍,軍事上所謂緩衝區,偵察敵人行動,稍有空暇,就經常與附近居民作打獵活動,增進了不少打獵經驗,迄今囘憶,仍然感覺興趣無窮。鄂南人打獵分別爲獵大獸與獵小獸兩種,大獸指虎、豹及野猪而言,小獸則指的是獐、麂、獾、羚(野羊)、豪猪之類,其中以野猪及羚出現地帶最爲遼遠。當地人把麞、麂、獾、羚及豪猪,混爲一談,統稱之爲『打麂子』,或『...

  • 文章家鄕平原的冬獵(二)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90期  作者:崇安散人  出版时间:1977-04-20
    关键字: 狩猎 猎狗 训练猎狗 猎物

    如蛇形,和细长如蒜梗的细长脚狗,都是属于善跑体型的好猎狗。如果要养成一只凶猛些的猎狗,在幼时可喂以热食。不过,还要训练牠绝对能听人指挥,不能听牠变成太凶猛而去嗷伤人。猎狗幼时,不能把牠喂得太饱而变成肥胖大肚子,肥胖大肚的狗是不适宜于狩猎的。怎样可以养成猎狗绝对听人指挥呢?主要是在牠幼时喂食,只可由一个人给牠吃,不能有第二个人去喂牠,这样长大以后,牠就只听一个人的指挥了。至于训练小猎狗狩猎的技能,如有老猎狗一起带出去,你就可不必费心,牠自会跟着老猎狗慢慢学会

  • 文章家鄕平原的冬獵(四)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92期  作者:崇安散人  出版时间:1977-06-20
    关键字: 野鸡 狩猎 野兽 子弹 陷阱

    猎射野禽,先要赶它飞起后,才予射击,未起飞的野鸡,因羽毛紧密,铁沙子不易射入,尤其雄野鸡,光亮的羽毛,最为紧密光滑,如一枪不能射中要害。打它死命,它受伤后,一口气会奔跑一里多远,它的速度连猎狗也追不及的。雄野鸡在起飞时,轰隆一声巨响,初次狩猎的人,会给它吓得惊惶失措,雄野鸡起飞的速度,快如流矢,要比平常飞行快二倍以上,所以初次狩猎的人给它轰隆一声巨响,先骇了一呆,过后再举枪发射,它早已飞逸得无影无踪了。射击雉鸟类最适当方位,是在面前横飞过去,到达时钟指针

  • 文章皇帝点兵狩猎的围场盛观

    来源期刊:《熱河通訊》 第57期  作者:杜江 出版时间:2008-02-01
    关键字: 狩猎场 乾隆 《永安莽喀》 《避暑山莊後序》

    編者按:本文作者杜江先生,爲承德市避暑山莊林園管理局長,承德市臺胞台屬聯誼會顧問。杜局長除於一九九九年局長任内,成功地推動避暑山莊重要文物來台參展,從事兩岸文化交流外,也啓開兩岸鄉親的交流管道,杜局長多次於本刊撰寫有關承德避暑山莊之景觀、文物及皇室生活介紹之文稿,使旅台熱河鄉親們懷古憶鄉之情,得以更多瞭解與認識,杜局長轉任承德臺胞台屬聯誼會後,更積極溝建兩會聯繫橋樑,藉文化交流使兩岸鄉親加強彼此的達繫,本文取自作者近期出版之「清帝承德離宮」乙書,本刊編輯...

  • 文章畬民的生活習俗與社會制度(上)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卷 第8期  作者:藍天 出版时间:1969-05-31
    关键字: 图腾崇拜 畬民神话 随山狩猎 游牧生活

    移徙的主因,约有两端:其一为天然的,由于古代的畬民(当时尙不称畬民,而仍称为徭民,或称畬民),均系随山狩猎,过着游牧时期的生活,故食尽一山则他徙;其次为人为的,系经历代的变乱,或受其他人为的压迫,乃不得不东流西徙,随山散处。考诸史乘,分布于广东潮州一带的傜民,时人称之为畬民,如潮州府志云:「潮州有山畬,其种有二:曰平鬃,曰崎鬃。其姓有三:曰盘,曰雷,曰蓝,皆傜族。」又李调元卍斋璅录有云:「广东潮阳有畬民,山中男女椎髻跣足,射猎为生。」可见当时的畬民,是依山

  • 文章旅美瑣談

    来源期刊:《浦東》 第22期  作者:陸志明 出版时间:1980-10-15
    关键字: 美国见闻 爱犬殉葬 建造熊宫 严禁狩猎

    历史悠久,园内树木荫深,寄生着不少的野生动物。这是和金门大桥、渔人码头,以及华埠齐名的观光胜地,台北市赠送的宫殿式的凉亭,也将建筑在此。政府对于园内的动植物严禁狩猎破坏,游客们也都能遵守规定。想不到最近来了许多中南半岛,包括越南、高棉、寮国的难民,他们在这公园里布设了许多陷阱,捕捉了一些兔子、松鼠、鸽子等野生动物,也采取些园内栽种的果实,拿来当作食物吃掉了。这一来可引起了大风波,报纸和电视纷纷刊映这消息,那些被杀的野兔野鸽等照片,也一再被显示。于是那些自然环境

  • 文章故乡狩猎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3卷 第12期  作者:於建勳 出版时间:1981-12-06
    关键字: 狩猎 家乡 回忆 农民 豺狼 动物

    多年了,每年到了秋天,鄕愁就随着风,随着雨,随着薄薄的寒意,从心头涌出了无限鄕思,又是故鄕狩猎的季节,那往日的情怀,风干的野味,有否在阁楼簷下,串串挂起?老家在浙江淳安南鄕(实施保甲制后,改称龙山鄕),恰恰在新安港下游,富春江的上游交会点,一个小小的山庄,叫于家庄,说它小,是因为我们的村子,祗有几十户人家,打开地图,淳安有才标点符号那样一个句点大,新安港,祗有豪发般的一条蓝线了。打猎是家鄕秋收冬藏,农闲时际的一种休闲活动,也是农业社会农民的一种副业,深秋以后

  • 文章雪地狩猎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5卷 第1~4期  作者:老溫  出版时间:2013-12-01
    关键字: 雪地狩猎 往事回忆 故乡情

    家鄕氣候四季分明,冬季降雪是常事,地凍冰封無事可做,大人攜槍帶犬,往雪地尋覓野兔蹤跡,大地一片雪白,最易發現兔蹤。因兔在雪地走過必留下帶有塵土的腳印,目標明顯,循此足跡追蹤,很容易發現其藏身洞穴,然後緩步繞到其背後方向,近距離射擊,成功率很高。孩童則玩抓鴿子遊戲,方法是把附近雪地清理數平方公尺空間,安排機關釣餌,捕捉野鴿,十拿九穩會有收穫。設置陷阱的結構,是用高粱桿一節,約五、六寸長,在兩端各插上有叉頭的竹枝,形成丫狀,再用細竹條尖端插上一粒玉米,再把這...

  • 文章圍獵與放鷹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6卷 第1期  作者:張訓  出版时间:1994-03-01
    关键字: 人类社会 西周 狩猎 八旗 放鹰 社会风俗

    围猎」作为人类的社会活动,是很早以前的事了。大约与人类社会开始同时,原始人群为了生存,便开始捕猎野兽,作为生活的来源。阶级社会出现以后,狩猎便成为王宫贵族们娱乐的一种方式。他们在酒醉饭饱之后,为了消遣,便举行围猎活动。围猎就是打猎。因为猎捕野兽要用包围的办法,所以也叫「打围」。「打围」这个词最晚在宋朝已很流行了。宋代诗人陆游有诗云:「狼烟不举羽书稀,幕府相从日打围」。又道是:「倦游自笑摧颓甚,谁记飞鹰自打围」。从诗句里我们知道打围时还要有鹰。我国何时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