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物产交通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故鄉風物憶當年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7期  作者:戴澍霖 出版时间:1971-01-01
    关键字: 往事回忆 大埔名胜 大埔习俗 物产交通 家族世系

    甘泉记以记其事,并在井旁立碑以垂纪念云。吾鄕物产吾鄕耕地甚少,且多旱田,故物产不多,食米尤不足以自给,旱田宜种杂粮,如玉蜀黍、蕃藷、萝卜、菸叶、小麦及蔬菜之属,吾鄕均有出产,而以萝卜,菸叶为大宗。每届农历十一月,萝卜大熟,鄕民即在草坪上,搭木架,陈竹筐,并携同各项应用器具,以土法制萝卜丝,隆冬天寒,北风怒吹,每使人肌肤为裂,而制萝卜丝则必在此时,否则制成之萝卜丝易腐,而无法外销。至菸叶,产制亦至为辛苦,菸叶下种后,必须时时施肥浇水,始易于生长,俟其枝叶繁茂后

  • 文章訪昭通記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8期  作者:申慶壁  出版时间:2008-12-25
    关键字: 昭通 游记 汉碑 交通地位 风土物产

    士稚闻鸡志愿达。同学少年余硕果,横经旧舍种蔷薇。阳春一曲今谁和,大息当前燕子飞。两次回鎭雄,当年结伴同经昭通的,未遇一人,今日重临,细味此诗不禁唏嘘!……刊于今日中国二七四期滇川黔交通枢纽——昭通的今昔〈昭通地区文化资源丰富〉鉴于台湾海峡两岸的沟通、文化交流,最为重要。因此,这一次回鄕的行动,较偏重于文教访问。照中共的政治区划,我的家鄕鎭雄县,是属于昭通地区,地区的专员公署所在地,是昭通市。这里向来是滇东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因此在短促的时间中,仍有昭通

  • 文章晴隆漫話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5期  作者:李兆杰 出版时间:2010-02-13
    关键字: 晴隆县 往事回忆 地方物产 交通设施 乡情乡音

    贵阳 李兆杰贵州晴隆县,原名安南县,属黔西南州,黔滇公路经过其境,廿世纪四十年代改名晴隆县。笔者1938年七月至次年二月任安南县农村合作指导员,跑遍了沙子岭、碧痕营、安姑、紫塘等若干农村,指导农民组织信用合作社。晴隆人聪颖诚信,朴实好客,至今半个多世纪,犹念念不忘。今年2009年六月十七日,晴隆矿难,三名矿工被困井下25天奇蹟生还的故事,经媒体报导,震撼中华大地,不由得引起了我对晴隆的系念,因而漫话几椿事:一、物产富饶 五金蕴藏量大晴隆地处滇黔要冲,山虽

  • 文章海城憶舊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卷 第2期  作者:邱玉欽 出版时间:1971-11-01
    关键字: 海城 地理交通 海城物产 学校教育

    沧桑世变及时且行乐此处即河阳花木北海琴樽」,及翁县长之山不在高水不在深;先天下忧后天下乐等联均颇脍炙人口。城西牛庄,系营口前身,高梁酒驰誉世界,鎭内大小烧锅无不生意兴隆,酒之醇,酒之洌,恐不让白兰地与伏特加也,附近大高坎为张雨帅之故居,雨帅之轶闻颇多,如有机缘为文专述。城北腾鳌堡为海城重要市鎭,在铁路未通前为南北交通孔道,鎭内市廛栉比,今虽式微,犹依稀想见当年繁胜轮廓,笔者曾在此地之高等小学任敎,在此校毕业崭露头角者颇不乏人,鎭北有河名永安河,河上有桥,界

  • 文章臨川概述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6期  作者:廖光華 出版时间:1986-10-01
    关键字: 临川 历史沿革 疆域 地理位置 教育事业 交通 物产

    临川廖光华一、前言临川旧为抚州府治,大陆沦陷前,属第七行政区,为一等一级大县。不仅地处要冲,历史悠久,物产丰富,尤其人文发达,代出贤能,而随政府来台之军公敎各界人士,更为数众多,谨就有关资料,分别予以简介。二、沿革临川古扬州地,秦分置属九江郡,淮南王置豫章郡,地属南城县,东汉和帝永元八年,(西元九六年)分南城县西北境,置临汝县,临川之为县始此,三国属吴之豫章,并以其东部分置临川郡,(临川名称始此)晋、宋、齐、梁、陈各因之,隋文帝开皇九年(西元五八九年)平

  • 文章故鄕的囘憶——永興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8卷 第4期  作者:李名聰 出版时间:1980-10-15
    关键字: 故乡 永兴县 历史沿革 乡镇区域 教育 交通物产

    司。由此汽车火车、辐辏并驰。上通广州,下达武汉,商旅往还,极为便利。六、物产方面 本县素多煤矿,尤以沿便江东西两岸地带,蕴藏更丰。除规较大,远近驰名之鼎新、裕湘、高亭三大煤矿公司之外。其他大小开采之矿场及公司,约在两百家以上。此外如茶油、桐油、及杉、竹等木材,亦属大宗出产,自交通事业发达之后,舟车畅通,地方经济亦因而日趋繁荣焉。以上所记,因其多系民国成立以后递嬗经过情形,手中并无参考资料,仅凭个人记忆,不免挂一漏万。惟思**窃据大陆,在暴政横施摧残之下

  • 文章緬懷故鄉——寧都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7期  作者:李澤源 出版时间:1987-02-01
    关键字: 宁都 地理位置 历史沿革 水陆交通 物产 教育事业

    县城地势东北低,面临梅川,筑有内外城墙,以防水患。西南略高,西郊考武秀才大敎场,文庙以及科擧试场都在西郊,有两城门直通,现在北西、西南城墙已不存在,只北东南之外城仍保留着。城垣周围约十里许,中心有十字马路贯通,旧有雄伟宽敞之州衙,已在民国十八年遭赤匪焚毁,深为痛惜,现在原址仅建一楼一底平房,不像县署。孔庙内肖像也被捣毁,只有改立牌位供祀。三、水陆交通昔日擧子赴省应鄕试,走大道经抚建徒步要七天半,若操小道经宜黄、上顿渡过河,则可省一天半。民国二十三年,国军

  • 文章五華槪況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1期  作者:鍾正君  出版时间:1986-10-01
    关键字: 五华 行政区划 地理物产 交通教育 著名人物

    一、地势及物产远在汉初,尉陀筑长乐台于五华山下,其后人民聚居,台旁村落,便名长乐鎭。至北宋神宗熙寗四年,设县治于长乐鎭,故以长乐名县。民国三年,政府调整全国县名时,因福建、湖北两省均有长乐县,而以福建长乐建县较古,故得保留长乐之名,湖北长乐改为五峯,本县则因城北有五华山,而改为五华。本县位居本州最南端,全县面积约为八千平方华里,县境由东到西,约长一百五十华里,由南到北,约长二百二十华里,略成扇形,扇轴在东端,地沿分向西北西南延伸,南北则略成一弧直线如扇沿

  • 文章從台北到曼谷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2期  作者:范啓鳳 出版时间:1982-01-01
    关键字: 由冬变夏 乡友迎接 物产丰富 地价低廉 交通便利实惠 芭达亚海滩 玻璃底船 观赏珊瑚 参观鳄鱼湖 泰国浴 旋转餐厅 周末赛马 感谢同乡

    其量亦无限制,能吃多少就吃多少,最后还有甜品和水果,眞是物美价廉。曼谷的房地产,亦较台北低廉很多,有华侨同鄕王先生于半年前在曼谷市区买下一栋四层楼房,每层约三十余坪,楼下店面,二三四楼住家兼做羽毛球加工厂,整栋房屋总价仅泰币七十三万铢(合台币约一百四十六万元)。交通秋序良好、巴士车费低廉曼谷市区辽濶,道路宽敞,使人觉得胸襟开朗舒坦没有压迫感,也没有空气汚染的现象。各种车辆虽然很多,但没有看到汽车有排放黑烟的,街上的灰尘飞扬也很少见到,因此市区的空气若与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