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湖南省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湖南的「社會評論」半月刊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3卷 第3期  作者:劉脩如 出版时间:1975-01-15
    关键字: 湖南省 《社会评论》半月刊 创刊经过

    民国三十三年秋,长沙已陷敌手,湘省政府迁至耒阳,与湘西交通隔绝,另设湘西行署于沅陵,以省府委员毛秉文为主任。中央乃于沅陵设湖南省党部湘西办事处,派张星舫先生为主任委员,主管资沅流域各县的党务,予为委员之一,遂于三十三年冬离社会部从川湘公路到沅陵。时老友匡文炳兄正在沅陵主办中报,从此得以朝夕过从。三十四年春,中央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又派予兼湖南省图书杂志审查处处长,亦于沅陵设处,处址与省党部湘西办事处隔一小河,邻近省政府湘西行署。三十四年三月,予以湖南代表

  • 文章“不足为道话竹雕”——捐赠湖南省博物馆永久展藏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19期  作者:李佑增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竹雕 捐赠 湖南省博物馆 楹联

    可使书道作久远之宏扬,岂不更好?嗣经湖南省博物馆来函商洽,我允无偿捐赠,由该馆设专室展藏,并已达成协议,于九月廿日完成初签。兹将协议书、捐赠书影印附录如后[2](编者按:本期稿挤,协议书、捐增书未能随文印出,谨向作者致歉)。纬德振时章美布远;幽意疏性清风敞怀。最后谨摘录吾邑(湘鄕)先贤许君武先生于七十三年为「中华民国诗人楹联展览集序」云:「圆颅方趾之伦,所以优于禽兽者,以其言语之外别有文字也。……故有文字而后有历史,有历史而后有文化,民族之历史愈长久,则其文

  • 文章湖南省湘剧院来台演出记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30期  作者:劉陽先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湖南省湘剧院 台湾 演出 简记

    湖南省湘剧院应「传大艺术事业有限公司」之邀,一行五十一人,在省文化厅副厅长乔德文先生的率领下,于民国九十一年七月十四日抵台,住宿台北第一大饭店,并于十八、十九、二十、二十一日晩在中正纪念堂国家剧院分别演出<马陵道>、<拜月记>、<白兔计>及<生死牌>四出精彩大戏,获得在台艺文界及湖南鄕亲一致好评。笔者承潇湘居士萧建藩鄕长之推介,获「警察广播电台」<傅雁谈天&gt;节目主持人傅雁小姐之电话,于七月十五日

  • 文章洞庭湖畔的縣政示範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3卷 第2期  作者:李少陵 出版时间:1975-04-15
    关键字: 湖南省 李少陵 县政示范纲要 措施介绍

    一、發誓不貪汚民國三十五年秋,湖南省政府主席王東原先生,爲着要革新縣政,特在省政府會議席上,提出縣政示範綱要,並委聘本人爲安鄕示範縣縣長,消息一出,湖南各報,競先訪問紀載,成爲湖南政治史上的大新聞。當我晉見王主席時,他很懇切的指示縣政示範的理論和辦法;但是不得增加員額,不得請增經費。安鄕縣政,只求戶政示範一項;戶政示範成功後,將來警政示範,敎育示範,建設示範,財政示範,兵役示範……可擇二一行之。必以現在的三等縣編制人員經費,要做出示範成績出來。這就好像從...

  • 文章飞渡海峡展竹雕——捐赠湖南省博物馆活动纪要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21期  作者:李佑增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竹雕展览 湖南省博物馆 活动纪要

    一、邀请信函中华民国八十二(一九九三)年五月十八日,接获湖南省博物馆一九九三年五月八日,邮递挂号信二函,内容如后:其一「李佑增先生:五月五日传眞知悉,经馆长会议硏究,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后:⒈捐赠仪式和特展开幕式同时举行。即在我馆陈列大楼内的厅所举行,届时将有省政府、省政协领导剪彩致词。亦请您作发言准备,届时将有省市电视台、省内各大报纸记者作新闻采访。㈡参加捐赠仪式的贵宾有省政府、省政协、省台办、省美协、省书协和文化厅等有关方面负责人到会。限于您的日程尚没

  • 文章竹雕捐贈報告詞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21期  作者:李佑增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竹雕 捐赠会 报告词 湖南省博物馆

    熊馆长、徐公君虎前辈、各位贵宾、各位先进、各位乡贤、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各位女士、先生:大家好!今天,我能站在湖南省博物馆的这个大厅里,接受各位的指教,格外感到荣幸!记得,自一九四四年,我中途辍学,离别了老家娄底市—那是我生长的农村。参加了对日抗战,胜利后,本已返回故乡,原拟重拾书本继续就读。但,由于局势久久没有安定,不得已,我从安江经长沙远走广东湛江。一九四九年辗转到了台湾,一别便是四十年。直到海峡两岸开放探亲以后,才实现了我的还乡大愿。这是我三次

  • 文章東安縣九龍岩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15期  作者:孫仲琦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九龙岩 湖南省通志 自然环境 书法艺术

    九龙岩,位于东安县芦洪巿鎭之九龙山山麓,是载入湖南省通志的名胜古蹟之一。据明「一统志」载:「东安九龙岩,常有樵者遇黄衣九士」,谓之曰:『吾九龙居此久矣!语讫,莫知所在。』宋王观有诗云:「山寒蛰龙眠忽醒,黄衣九老岩下行。」传说九老乃九龙所变,故名。岩名始于唐代,显于宋初。至淸代,游览者渐少。九龙山山上有深潭,山下有泉井,「翠峰欲活,峭壁如削。」有苍松翠柏环绕,景致淸幽。岩有两处门洞,主洞门高十五公尺,宽十公尺;左边为侧洞,高十公尺,宽五公尺,岩共有九个洞

  • 文章漣源一中簡介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35期  作者:漣源一中  出版时间:2008-02-01
    关键字: 校情介绍 办学历史 现代基础设施 湖南省涟源市第一中学

    湖南省涟源市第一中学的前身为一九三八年创办的国立师范学院。当年著名文学大师钱钟书于兹执教,以国师为原型写就世界名著《围城》。后国师西迁,一九四六年改办为省立十五中,一九五二年更名涟源一中,一九八〇年定为省重点中学(现称为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近七十年来,学校培养出四万多名合格的高、初中毕业生,其中不乏党政俊杰、军界英才、商界巨子、学界名流。学校现在高中教学班六十个、初中班十六个,学生共五四〇〇余人,在职工二七六人,其中特级教师五人,高级教师八八人,一级

  • 文章不尋常的一天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27期  作者:李佑增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湖南省博物馆 台北市 “故宫汉代文物大展” 百年大地震

    前言湖南省博物馆行政室主任游振群女士,于八十八(一九九九)年九月二十日,由台北来电话;「我馆同广州博物馆一行十三人,应「故宫」迎接千禧年举办汉代文物大展,随马王堆墓和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出土文物来台,盼能与先生见面。」「请决定时间,欢迎 光临寒舍面聆指教!」游主任接着说:「我们留台期间,只有明天为自由活动,但午后还与记者有约,可能要在七点以后。」就此决定明晚见。百年来大地震不幸二十一日凌晨一点四十七分,集集发生芮氏规模七点三的强烈地震。于睡梦中被惊醒,顷刻

  • 文章我是受中國國民黨培育的一員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2卷 第2期  作者:謝海泉 出版时间:1984-04-15
    关键字: 个人回忆 中国国民党 入党经历 湖南省党校 党政工作

    而对党国,毫无贡献,至感愧疚!囘想一生,在靑年时受中国国民党的培育,才能有能力到社会服务工作,贡献社会,并培育我受等敎育高,使对国家社会,能稍尽棉薄。而引发我写本文的动机。特按中国国民党对我的培育,及我对党的服务顺序,一一说明。二、入湖南省党校就读我于民国十四年母亲逝世,民国十五年父亲逝世。谚云:「长哥当父,长嫂当母。」我的大哥,名谢芳泽。我排行老四,名谢芳藻。先父在生时,命名我的别号为海泉。我的大哥,系湖南省高等师范(后改为湖南大学)毕业。与雷铸寰、吴海岳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