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海岱中学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滄桑歲月五十年(一)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3卷 第1期  作者:劉朝賢  出版时间:1997-06-20
    关键字: 流亡学生 海岱中学 迁校江西 流亡·台湾

    的情形传回家中,在兵荒马乱之际,无法释怀父母之惦念,至今思之,内心尙感无限的遗憾。因为有前两批到南京同学的指示与协助,很快办妥一切登记手续,心情为之一定。在南京期间,大部分时间是往来于三牌楼与边营小学之间。兄弟二人有时对未来的一切长谈,有时在附近散步。记得有次在新街口商场每人买了一些日用品,在精神与物质上也得到无限慰藉。五、海岱中学设校宜兴巧遇乡亲前辈所有鲁南、鲁西南到达南京经收容办妥登记的各县立中学学生,系根据硏商决定集中成立海岱临时中学,经总校长马观海先生

  • 文章天堂路上(五)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9期  作者:方速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海岱中学 南迁杭州 旅途回忆 杭州青年中学

    宜兴县城校本部的通知,说:国都要从南京迁到杭州去。海岱中学也决定南迁杭州,但校方不统一带领,愿去者自行前往,立即起程,赶赴杭州集合,不愿去者听从自便。这消息像天上掉下一颗炸弹,范氏家祠里立时炸了营。紧接着:「南京已经放弃」的消息也从丁蜀鎭上传过来了。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使年幼的我们感到手足无措,大哥在几十里外的校本部急切之下无法联络,面临着有生以来第一次必须由自己做出重大抉择,师生同学之间更加互不相顾了。我和堂哥等几个人很快便拿定主意:到杭州去。我们做出这样选择

  • 文章流徙天涯蹤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8期  作者:潔民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海岱中学南迁沧桑史 被骗来台入军 台湾艰难军旅生活 追忆感慨

    人生历程中,亨通坎坷各有不同,所形成的结果,也迥然有异。有人一生的经历,静海无波,平平稳稳的渡过。但正値战乱,流徙天涯,以流亡学校为栖身之所,风雨饥寒的困境者。生死静扎的关头,就要靠几许天助,和自我的赌注,方得转危为安。在我的岁月中,就有二、三件往事,萦绕在脑海,无法扬弃,故以简述之。海岱联合中学,是流亡学校中最早成立,较早上轨道的学校,在<踏上流亡学生征途>一文中,将校况已提及,不再赘述。当学校停课、断炊时,借机返乡。在折返后,是否重回母校

  • 文章天堂路上(四)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8期  作者:方速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丁蜀镇风貌 陶文化 海岱中学流亡学生 艰难困苦生活

    注:瓮,浑圆厚实的体态,象征著一种圆满亲切的民情)陶都海岱中学二分校校址范氏家祠所在的双桥林,行政区划属宜兴县丁山区,区政府设丁山鎭上。丁山鎭北邻蜀山鎭,两鎭间只隔着约一里路空档,几近相接。丁山鎭较大,蜀山鎭很小,这一带的人习惯两鎭合称叫做丁蜀山或丁蜀鎭。丁山鎭其实没有山,是滨著一条大河而建的,鎭上的街屋沿着河岸呈东南西北斜向伸展,透逶迤迤二浬路长。鎭街的东侧有很多店舖,西侧靠著大河,店舖很少,多是堆放陶器的货场和码头,街面上商贸颇见繁华。蜀山鎭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