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浙江历史共返回3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浙軍杭州光復記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5卷 第10期  作者:顧子才 出版时间:1983-10-10
    关键字: 辛亥革命 杭州革命 秋瑾案 浙江历史

    十八日,上海兵力单薄,由兪炜自告奋勇,率领一标三管为第二支队长,前赴上海制造局保护,以防不测。南京伪统将张勋,据幕府、乌龙之险,召集防营兵队,与民军抗,宁民不堪其扰,羽书告急。浙军由朱瑞为支队长,率领一标各营曁马、砲、辎重、工程等营,出发赴宁,大小十余战,遂克南京焉。(浙军第四十九旅司令部编,中华民国元年五月一日出版)附录:为杭州光复记复顾子才书蒋中正惠赠浙军杭州光复记,披读一过,钦佩奚似!吾浙革命历史,若非亲历其境,经营始终如先生者,窃恐当时光复之事实,以及

  • 文章聊寄鄕情話武肅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6卷 第3期  作者:楊長卿 出版时间:1984-03-10
    关键字: 浙江历史 吴国 钱镠 气相 事功

    一、引言余家浙江临海西阳鄕,尝闻父老言:前村谢岙岭下,设有钱武肃王庙,鄕人对之颇崇敬;庙虽不大,而护持有人,故颇淸洁。及长出外求学,往来常经过其他。盖岭之南侧,面对本邑重鎭—海门,为出入水陆必经之要道。又鄕人因病设奠求神(俗称请老爷),恭请全邑各寺庙神主莅临时,亦曾两闻钱武肃王之名号(一在本邑城内白云山,一即前所述之谢岙幼岭下),故对之印象颇深。嗣读十国春秋,南唐李后主煜虽改奉正朔,纳土归宋,然终不免遭酖毒之惨;及宋史纪事本末曁靖康传信录,徽钦二帝被虏

  • 文章玉璽不緣歸日角錦帆應是到天涯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7卷 第5期  作者:傅斐然 出版时间:1995-05-10
    关键字: 浙江历史 隋代战争 高智慧叛乱 刘元进起义

    隋朝在短促的统治期间,既统了南北,创造了许多历史功绩,但当时也充满着各种矛盾,以致内外战争频繁。仅就浙江地区而言,在隋代三十年中,首尾发生两次大规模的内战。先是隋文帝开皇年间,各地士族武装叛乱,范围颇广,但即被强大的隋军平定,为时较短。其次是在隋末全国农民起义的历史大潮流中,浙江境内也爆发了以刘元进为首的反隋战争,战火几乎遍及浙江全境,而且延绩多年,直至隋朝灭亡以后。一、隋初高智慧叛乱公元五八一年(隋开皇元年),杨坚建立隋朝后,取消了带有鲜卑族影响的北周

  • 文章悠悠運河潤我桑梓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7卷 第12期  作者:伊蓉 出版时间:1995-12-10
    关键字: 浙江历史 城市发展 大运河 杭州西湖 宁波港口 水乡绍兴

    变成了人杰地灵的地方。且不说那用从运河上漂来的一根根神木,一块块金砖,一座座城门筑起的金碧辉煌的城阙——北京城,单看我的家鄕——浙江,就有多少壮美繁华的大小城市在运河两岸相继崛起。杭州,是京杭运河的一端,是具有两千二百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隋文帝杨坚在开皇九年(五八九)平定了南朝的陈,随即把钱塘改为杭州。为了营建东京(今河南洛阳),开始凿以洛阳为中心的运河网,于大业元年(六〇五年)开凿通济渠,与淮水相沟通,通过淮水并连接今苏北的邗沟,直达长江。为了掠夺江南

  • 文章中国历史人物中之浙籍先贤 终老东瀛的朱舜水先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6卷 第3期  作者:古淸美 出版时间:1984-03-10
    关键字: 浙江历史 名人传记 朱舜水 德川光国 中国文化

    敎育部训育委员会编印之「中国历史人物广播讲座专集」中,「朱舜水」一篇,系由国立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曁中国文学研究所副敎授古淸美女士执笔;文化大学美术系敎授吴承砚先生绘图,特在本期浙江月刊转载,以飨读者。(图略) —陈如一提供

  • 文章南戲之鄕好戲多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7卷 第7期  作者:金振華 出版时间:1995-07-10
    关键字: 浙江戏曲 南戏 戏种 发展历史

    中国戏剧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有雏形,有名的楚国艺人优孟孙叔敖谏楚王的故事就是证明。到了唐代,出现了参军戏,戏剧已初具规模。但就其表现形式来说,仍比较简单。宋代,北方出现杂剧;在浙江的温州一带出现南戏,当时叫做『永嘉杂剧』。它是中国的戏剧最早的比较成熟的形式。南宋迁都杭州后,北方的杂剧亦南移到杭州。当时杭州供百戏杂剧演出的『勾栏』、『瓦肆』,遍于城内外。『楼台飞舞祥烟外,鼓笛喧呼明月中』,戏剧和各种民间艺术亦得到很快发展,古老的傩戏、目莲戏以及

  • 文章浙大今昔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4卷 第7期  作者:宋晞 出版时间:1982-07-06
    关键字: 浙江大学 历史 学校 教育 演变

    一、自求是书院到浙江高等学堂浙江大学是我国著名高等学府之一,它的前身是求是书院、浙江大学堂和浙江高等学堂。求是书院创立于淸光緖二十三年(西元一八九七),迄今已有八十四年的历史。浙大校本部在杭州的蒲惕巷,后称大学路。有求是桥,求是云者,含有「实事求是」及「寻求眞理,崇向正义」的意义。求是二字又为浙大校训,表明其一线相承的渊源。出身浙江高等学堂的陈布雷氏有云:「吾浙江高等学校承求是书院之旧址以设学,其学风乃独以和易著。」求是书院的总理(即创办人)是陆懋勋氏

  • 文章富陽王在中兄紹興金淵兄邀宴感賦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7卷 第2期  作者:皮大慧 出版时间:1985-02-10
    关键字: 游宴感想 浙江回忆 历史发展

    臺北棲遲久,心驚風雨頻。蕭索情歸處,常念故鄕人,富春江上渡,往事記猶新。誤闖敵前哨,幾乎見死神。東洲沙上血,已化碧草茵。激戰江南岸,故人鬼魂瞋。轉眼四十載,淒涼刼後身。漫遊山陰道,山花爲我顰。臨流懷古哲,空羨葛天民。蘭亭修禊事,千古一番新。幾度經漓渚,船艤鑑湖濱。粼粼鑑湖水,葑田生紫蓴。越水吳山遠,勞人泥土親。同是天南客,豈分主與賓。擧杯茶當酒,味勝席上珍。縱談天下事,難免嘆家貧。葡蔔總是酸,莫妬富貴人。生活賴鈔票,難與煙霞親。渾水一同混,鮑魚肆爲隣。徒...

  • 文章浙江省民元以来之林业施政记述(上)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5卷 第12期  作者:李守藩  出版时间:1983-12-10
    关键字: 浙江林业 农林建设 历史发展

    民国三十四年八月,倭寇投降,历经八年之艰苦抗战宣吿结束,台湾重囘祖国怀抱,鼎革伊 始,百废待擧,需才孔殷,省政当局,积极向国内罗致专家硕彦来台工作,有「森林为台湾之母」,「无森林即无台湾」之林业施政,亦不例外,我系浙江省民之一,自民国十一年起即置身浙江省林业岗位参与各项林业措施,民国二十七年起且总绾全省林业之策划兴革大计。卅六年秋来台,仍本学以致用愚衷,初在林务局服务,卅九年应国立台湾大学聘掌实验林,四十八年改应台湾省林业试验所邀,以迄于今,岁月推移

  • 文章兩浙人文三千年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卷 第4期  作者:髙越天 出版时间:1968-10-31
    关键字: 文物之邦 历史沿革 浙江历史文化

    张先、毛滂、周邦彦等以文艺,皆名重于时。逮宋室南渡,建都临安,浙江成为政治中心,人才更形荟萃,浙人之杰出者,如李光之耆德,陈傅良、杨简、王柏之经学,王应麟之博闻,史浩之名位,陆放翁、高九万与永嘉四灵之诗,吴文英、王沂孙、张炎、高观国诸人之词,叶适、楼钥之文,以及张九成、王十朋、陈亮、周密等之学术著作。无不焜耀一时。而吕祖谦开浙东学派,主张治经史以致用,不规规于性命之说,力矫关洛闽各派理学之空疎,尤启浙人尙知笃行之风。即际末造,谢翱则西台恸哭,放歌朱鸟之章,唐

共33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