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洛阳共返回6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洛阳牡丹赞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30期  作者:張國柱 出版时间:1992-08-01
    关键字: 杨贵妃 唐明皇 牡丹 洛阳

    仪态万分,雍容华贵之牡丹,已被洛阳定为市花。据说牡丹到洛阳安家,乃因唐女皇武则天冬月游后苑,百花均开而牡丹独迟,乃被贬至洛阳—她是被流放过去的,故后人以其得贬比为韩愈(文公)「夕贬潮州路八千(潮州在广东之东北接近福建)」。至今仍可读到女皇「腊月宣诏幸上苑」诗:「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但也许因牡丹国色天香加上傲骨动人,后来却被称为花中之王,且成为洛阳花之代名词。唐天宝年间,杨贵妃曾因忌妒,得罪明皇。玄宗(明皇)甚怒,令高力士

  • 文章宋太祖与洛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2期  作者:王錫範 出版时间:1978-02-25
    关键字: 赵匡胤 洛阳 乡情乡音

    宋太祖赵匡胤,是我国历史上,有数开国圣明君王之一。宋太祖出生于洛阳,童年也在洛阳度过,故对洛阳感情特别深厚。当了天子,把洛阳定为西京(陪都),大修隋唐故宫,打算迁都洛阳。鼓励元勋功臣,在洛阳建宅修园,在位期间一再临幸。驾崩后,葬在「西京河南府」的巩县,陵曰:「永昌陵」。宋史太祖本纪:「太祖,宣祖(太祖之父名弘殷)仲子也,母杜氏。后唐天成二年,生于洛阳夹马营,赤光绕室,异香经宿不散,体有金色,三日不变………」因为异香经日不散,宋太祖幼年一名「香孩儿

  • 文章傳記——致瘂弦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7期  作者:新梅 出版时间:1977-07-25
    关键字: 洛阳 台北 诗歌

    洛阳写到台北一路写一路修正一半撕去擦枪擦剌刀一半誊到文学史里的传记是上册下半部起笔就已经很不坏幼狮文艺的一个年靑读者发现书里有你的一根白发宛如孩子们在饭菜里常会发现母亲的头发在威斯康辛敎室里邻座的同学数次弯腰检你的老花眼镜每次你都是将它接过来在胸前擦上几下继续戴上完成你未完成的考卷六五、四月定稿读者作者编者主编先生:梅新的「传记——致痖弦」,首句「从洛阳写到台北」,可能是「从南阳写到台北」之误。痖弦是南阳府人。事关大诗人的历史,应予更正,免得两千

  • 文章晋江野人來函照登文獻是什麼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9期  作者:晋江野人 出版时间:1973-09-25
    关键字: 文献 洛阳 读者来鸿

    主编先生赐鉴:我尝服务洛阳西工,在军分校担任过敎官,和巩洛警备部作过参谋业务。视洛阳古蹟古物以及寺庙庵观,公路桥梁、军营公廨的建造,均有政治目的,军事防守,文化汇流价値。不同无稽传言、齐东野语、鬼怪神话。如以想当然之辞、轻佻之笔,状述先民所创遗蹟,并非作践中原文献、只是显得自己太不成器。又尝逃避敌机侵袭,将眷属安置在韩幼彰家中,他家上两代都是孝廉,得窥洛人制作,知道洛阳人气魄和胆量都很大。他们所作制艺,直探说文,而多扬弃朱注。例如:「文献不足故也」。其

  • 文章洛阳名园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2期  作者:李格非 出版时间:1973-02-25
    关键字: 洛阳 园林 风景名胜

    宋 李格非富郑公园洛阳园池。多因隋唐之旧。独富郑公园。最为近辟。而景物最胜。游者自其第东出探春亭。登四景堂。则一园之景胜。可顾览而得。南渡通津桥上方流亭。望紫筠堂而还。右旋花木中。有百余步。走荫樾亭赏幽台。抵重波轩而止。直北走土筠洞。自此入大竹中。凡谓之洞者。皆斩竹丈许。引流穿之。而径其上。横为洞一。曰土筠。纵为洞三。曰水筠。曰石筠。曰榭筠。历四洞之北。有亭五。错列竹中。曰丛玉。曰披风。曰漪岚。曰夹竹。曰兼山。稍南有梅台。又南有天光台。台出竹木之杪。遵洞

  • 文章洛阳·牡丹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2期  作者:濤南 出版时间:1970-02-01
    关键字: 洛阳 牡丹 名胜古迹 名花

    洛阳属河南省,民国后以县治,位于陇海铁路线,交通称便,依山临水,土地肥沃,农产丰富,商业辐辏,在我国历史上有光辉的一页。洛阳是帝王的故都,也是文化的古都,在抗战前也曾作过我们政府的陪都。水秀山明古蹟胜地洛阳南依嵩山,北临黄河,近郊有靑山,有绿水,也有广大的平原,山明水秀,阡陌相连,山林田野靑翠明媚,自商周秦汉魏晋五代以迄于唐宋等朝代之古蹟,史籍斑斑可考,古刹寳寺、牌楼石坊等建筑,多有其辉煌之历史,断碑残碣皆含我古老深远文化,魏碑唐书,摭拾皆是,有帝王

  • 文章洛阳·牡丹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7期  作者:郭子彬 出版时间:1970-07-01
    关键字: 洛阳 牡丹 诗词 赏花

    牡丹为音译观赏花之名称。原产中南半岛,唐初始移植东西京培养。取名「木芍药」。与洛阳北邙所产之牡丹同科而不同种。藉供皇室贵族观赏,寺庙佛尊拈笑,红门士女悦目之用。为慰安身心极高享受,奢侈生活最大糜费,且不幸亦为仁心仁术的诗人克星,爱国保种的骚客凶神。属落叶灌木之毛苌科。高约二三尺。叶成二回羽复状。其色淡绿,春末开花。花色随杂交而颜色变化不一,品种不胜枚举。雄蕊甚多,雌蕊周围有囊状之盘,果实为蓇葖类之一种,生密毛。蕃殖大约是分根与播种。播种成长较慢,但可

  • 文章岳家重地话洛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4期  作者:馬世和 出版时间:1977-04-25
    关键字: 洛阳 沿革 名胜 诗歌

    周公营洛平王迁,东汉光武魏曹沿;西晋司马北元魏,隋有炀帝唐昭宣;五代后梁与后唐,九朝都会不虚传。佚名謌秦置三川郡;汉改曰河南郡;后汉徙都之,改曰河南尹,兼移司隶校尉治此;三国魏置司州;后魏置洛川;五代徙都之,仍曰司州河南尹;东魏复曰洛州,改置洛阳郡,又分置河南郡;北周于洛阳称东京,置洛州;隋建东京,改洛州曰豫州,又改为河南郡,置尹,寻改东京为东都;唐改为河南府,改东郡曰东京,寻罢京复为东都;五代梁复为西都;后唐复为东都;晋复曰西京;梁曰西京,河南府洛阳

  • 文章西安碑林禇书拓本兼谈洛阳石经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66期  作者:王世成  出版时间:1987-01-25
    关键字: 碑林 文物 洛阳经 考古

    后学,乃与光禄大夫杨赐等,奏准定正六经文字,邕并自书册于碑,使工镌刻,历时九年,从熹平四年至光和六年(一八三年)大功告成,立于洛阳门阳门外太学前。及碑既立,后儒晚学,咸往取正。可见当时对印刷未发达之时,以拓摹之重视。惜至汉献帝初平元年(纪元一九〇年),遭董卓之乱,石碑损毁大半,其后永嘉之祸(三一一)前赵刘曜王弥入洛,「焚毁二学」经石再毁,元魏百余年,任意破坏,遂大致颓落,所存者委于榛莾,道俗随意取之,其后虽有修葺之议,而成罕覩。至于石经之迁徙,始于东魏帝武定

  • 文章洛阳桥的故事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9期  作者:君實 出版时间:1983-11-01
    关键字: 洛阳桥 历史故事 传说

    你听说过人下海,向海龙王送信的故事吗?我在这儿将告诉你一段奇妙的传说。原来在福建省晋江县有一条江,叫做乐洋江;它源出惠安县西南,到了晋江县境,向东流进大海。据传唐朝宣宗皇帝来游览的时候,觉得这里的风光很像洛阳,于是当地就把这条江改名「洛阳江」。洛阳江上本来没有桥,两岸的人往来,全靠「万安渡」的渡船;因为接近海口,所以江中的流水很急,渡船常常翻覆,造成很多人不幸死亡。有一次,有个姓蔡的妇人乘搭渡船过江;船到了半江心,突然吹起一阵大风,加上水流湍急,眼看

共62条记录 1/7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