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泰伯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江南鼻祖吴泰伯(三)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46期  作者:張永初  出版时间:1990-04-20
    关键字:泰伯 泰伯 梅里古镇 月牙池

    泰伯墓 又称泰伯墩,吴王墩、至德墓、皇陵。早在东汉桓帝永兴二年(公元一五四年)就下令建泰伯墓,给五十户守冡。东晋明帝太平元年(公元三二三年)在墓南建庙。以后历代都有修建。前几年政府又修建一新。一九八二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泰伯墓地依山而建,朱黄色的护墓围墙,逶迤四周,气势雄伟。墓区前为「月牙池」,池北是墓门,石坊中门上刻「至德墓道」四个正楷字。进去是戟门,即供祭祀用的享堂,中门堂上悬「三让高踪」匾额,红漆底配着金花龙纹。前廊的石柱上刻「志异征诛,三让

  • 文章梁溪聯話(二十四)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73期  作者:弘農氏  出版时间:1984-03-20
    关键字:泰伯 墓门联 对联

    泰伯墓,在邑之鸿山,嘉庆间邑令齐彦槐题墓门联云:至德无称,三让两家天下;高山可仰,一坏万古江南。惠山至德祠,祀吴泰伯,某题联云:草昧造三吴,自南河阳城箕山以来,天锡兹土;豆登崇百世,立君臣父子兄弟之极,民无能名。又某题联云:上德不德,希踪巢父,抗节子臧,是名敎完人,三让高风殊卓绝;求仁得仁,介弟仲雍,裔孙季札,更后先济美,二泉流泽卜灵长。(唐尧时,许由居阳城,巢父居箕山,尧欲以天下让之,俱不受。春秋时,曹国宣公卒,诸侯欲立子臧,子臧去国逃之。)惠山

  • 文章古吴春秋 泰伯奔吴建吴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71期  作者:朱海容  出版时间:1992-05-20
    关键字: 无锡 吴国 仲雍 泰伯 春秋

    商朝末年,子姓的商王国日趋衰落,姫姓的周侯国逐渐兴起。周国的开国君主是古公亶父,他在今陕西岐山县境一带建立了国家,国号就叫做周。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长子叫泰伯、次子叫仲雍;三子叫季历。季历的儿子叫昌(即后来的周文王)古公亶父认为昌自幼聪敏,有灭商兴周的圣瑞(才能),想把周国的君位传给季历,再由季历传给昌。太伯、仲雍深知内情,为了成全父意、避免祸害,便假借为父亲拿药治病的名义,带领一小支马队,吃尽千辛万苦逃奔到江南无锡的荆蛮之地。无锡在太湖之滨,远古时先民

  • 文章记吾邑泰伯鄕邹氏子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99期  作者:江楓  出版时间:1986-05-20
    关键字: 泰伯 张士诚 瑶台第一妃 徐达 常遇春

    元末明初,张士诚先在至正起兵,称诚王,后又在姑苏称吴王,卒为明将徐达,常遇春所擒,解送金陵缢死;在他知道大势已去,将要败亡之时,聚集宫中许多美女及珍宝,都关在一室,放火焚烧,美女中有八位最为出色,其中尤以徐姬号称瑶台第一妃,在宫中作最后一次伤离诀别的酒宴时,徐姬乘人不备,偕一老妪带着珍宝逃至吾邑泰伯鄕的唐庄,天色已晚,到一家姓邹的老妇家中求宿过夜,老妇贫困,仅母子二人相依为命,询得徐姬来由,老妇对她说:「吾儿年已二十,家贫未婚,如能嫁与我儿为妻,我能留你

  • 文章沭阳吴氏呈献「泰伯墓」归宗碑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5卷 第3期  作者:吳誦清  出版时间:2003-09-01
    关键字: 江苏沭阳 吴氏家族 泰伯 归宗碑

    吴氏始祖「泰伯墓」,位于无锡梅里之鸿山,方志记载,颇为壮观,因兵燹而年久失修,至明朝弘治间,县令姜文魁重建碑亭,历经天启及淸代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陆续整建,极具规模;海峡两岸开放文化交流,世界各地宗亲寻根,络绎于途,海内外吴氏后裔呈献归宗碑,以示崇敬,兹抄录沭阳吴氏碑文如后:始祖泰伯 偕弟仲雍 袭位三让 仰体亲衷 远走荆蛮 立国开宗 圣云至德 着我家声 季札逊国 封于延陵 挂剑赠徐 信义尤崇 孝悌为本 事亲毕恭 鄱阳迁歙 曰少微公 仕唐御史 蕃衍皖中

  • 文章无锡泰伯庙全真教道士捉痴鬼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86期  作者:崇安散人  出版时间:1976-12-20
    关键字: 无锡 泰伯 全真教 道士 捉痴鬼

    泰伯庙道士的降妖捉鬼,大陆陷匪前,在家鄕常常听到,那种不可思议的奇蹟,眞是令人难以置信。有人说在这太空时代,不应相信这种不科学的迷信事;有人说并非不科学,只是目前的物质科学还没有把它的道理证明出来,不知二说孰是?—编者—

  • 文章故乡相传的神仙故事泰伯庙里出眞神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88期  作者:錫山聞人  出版时间:1985-06-20
    关键字: 泰伯 神话传说 历史事迹

    這是一篇遺稿,錫山閒人是同鄕會故幹事莊孟照鄕長的別號,此稿已交給我十餘年了,當時我看了內容似太荒誕,所以把它放在旁邊,直到現在。前年莊鄕長還常常婉轉地試探我的口氣,意思是要我把它快點登出來,我每次囘答:「快了,不要急」。昨夜有些失眠,想起莊鄕長作古快要週年了,我答應他的事,還沒有辦,殊覺惶惶不安,後來睡着了,矇矓中居然見到莊鄕長來向我大肆咆哮,悍然質詢,說我言而無信,一味敷衍,給他嚇得醒來混身大汗,早晨急忙在雜亂的紙堆裏把此稿尋出,亟將在本期刊出,以便彼...

  • 文章故鄉近訊吳文化博覽中心宣告成立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53期  作者:顧建明  出版时间:1990-11-20
    关键字: 吴文化 传统文化 吴歌 泰伯 祭祖

    年来故鄕人士为继承泰伯精神,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而筹建的「吴文文化博览中心」(暂名),五月三日在三千多年前勾吴国故都梅里(今称无锡县梅村鎭)宣告成立。吴文化是华夏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由当年周太王长子泰伯让贤奔吴、开拓江南而发祥,并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和吴歌、民俗等「活文物」。现存的泰伯庙和泰伯墓位于无锡城东,经多次修复已初具规模,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泰伯庙、墓和吴文化,在海内外有很大的影响,国内外报刋曾作过近百次报导介绍,有四十多个国家

  • 文章禮儀之邦 忠義之士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75期  出版时间:1976-01-20
    关键字: 礼仪之邦 忠义之士 泰伯 梅里 吴氏宗祠

    无锡梅里,为吴泰伯莅鄕开基立业之居地,无锡经其悉心开发,遂成为礼义之邦,嗣再发扬光大,始被世人称为无锡文化甲天下,故梅里实为我邑文化之发源地。文史家邹景衡鄕长,出生梅里,所著梅里与台湾一文,引经据典,申述甚详,曾刊于民国六十年十二月四、五两日台湾中央报副刊,为海内外学者专家所推重,兹应同鄕所嘱,爰将原文分为两期刊出,以飨读者,而供参考。 ·不阿编识·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