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治学之道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幼年橫塘 槎尹夫子門下受業憶往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16期  作者:唐匀剛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周晋均 授业门徒 治学之道 对对联 作诗词

    夫子晚年,與人題字,或應酬函箋,落款署名,常用周晉均、周槎尹,兩個名字。晉均,因其兄名晉壎,以壎均二字而論,當與子瞻子由一樣,皆出其先人之手。至於槎尹之義何在?槎是木筏,或神祕仙舟。杜甫詩:奉使虛隨八月槎。尹是嗇夫版尹之尹,(字見古文魏徵諫太宗十思篇)猶民,猶夫也。則槎尹,即是船夫。這可能是夫子自取之名號。槎尹老夫子設帳授徒,其琢磨打造門人學業方法,益有三焉:一、每日反覆熟讀左傳、上孟、及三蘇文章。二、每日博覽群籍。(任何書都要瀏覽,但最重要者,當是易知...

  • 文章浅谈治学、修德、立身、建功之道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7卷 第3期  作者:劉林華 出版时间:1995-07-01
    关键字: 治学之道 修德之道 立身之道 建工之道 君子之德

    尝思攸关人生德业成败、生活苦乐者,不外学问、德行、志节、事功四事。故不论何人,尤其有志于追求人生不朽价値者,均应注意治学、修德、立身、建功之道,以求免于失败与痛苦,获得成功与快乐。爰述一得之愚,藉供修为之资。一、就治学言,要好学深思,须一字一句不放过,步入学问堂奥:学所以聚积有用之知识,故当博学、精进;问所以辨明书中之义理,必须深思、审问。因之,欲成为学道有得之君子与术业专精之人才,须一字不识查字典[1],一语不明查辞源[2],必要时应请师友为之释疑解惑

  • 文章清風亮節山高水長——忠黨愛國的張 漑老先生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9期  作者:桑克球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张溉 治学之道 湖南县政 立德立言 热心教育

    仰止靡既,充溢着其浩然正气,永留人间!本县文坛巨星,张 漑澍匀老先生,饱学多才,纵横斯世,师宗孔孟,有敎无类,桃李满门,人才辈出,其书生报国精神,永为后生怀念。谨将漑老治学、报国、忠党、育才、立德、立言、立功事蹟,概述于后,藉供史学者参攷。㈠治学:先生自幼天资聪颖;过目难忘。四岁时,随其祖父讲学旁听,对国学兴趣,非常浓厚,理解殊深,诸生不能作答者,乃祖询之,对答如流,获有神童之誉。启蒙后,受祖敎益甚多,经史典籍,句读释解,有其独到处,国学基础,从此奠定。直

  • 文章「博学之道」粗议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1期  作者:易烈相 出版时间:1995-07-01
    关键字: 博学之道 治学方法 博学原因 态度精神

    (论语宪问篇)我国历代有句名谚:「学而优则仕」。读书人攷取功名,全靠十年寒窗苦读,均系为己谋求高官厚禄,现代学人,兼而有之,亦有为救人济世而求知者,所以孔子所言,确属至理。三、博学之神态与方法㈠神态方面:务要勤学苦学,与无所不学,亦要为己而学,与积极求学,吾人务须具有此项精神与态度,方能达成博学之理念。㈡治学方法:世人治学,各有其研读方法,难趋一致。兹将管见所及,提出下列十项治学之道,以供参考。⒈切实观察:无论宇宙万物之动静,或世间人、事、物;均应勤于细心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