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河道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虞崇堰閘的企劃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83期  出版时间:1985-01-20
    关键字: 虞崇堰闸 河道企划

    「虞」卽常熟縣,「崇」指崇明島,「堰」爲防水的隄,「閘」是放船通過土堤的設施。所以,「虞崇堰閘」當是遮斷常熟崇明間水流的土堤,中設閘口,方便內河船隻,南溜北浮,暢行無阻。(待續)

  • 文章談常州城內的古橋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01期  作者:八駒  出版时间:1993-11-10
    关键字: 古桥 河道 小港 木船 交通

    说起桥便离不开河,没有河便没有桥,所以先从城内的河道谈起。江南水鄕,港汊水道系统,原就复杂,村鎭小港间,木船轻便即可互通,人货交运,便利万分。但陆路交通,则因河道横阻,便非架桥两岸,行人车辆才能通行。在过去鄕鎭名称常以「桥名」名之,至今仍多依之未变,(如漕桥、湖塘桥、小新桥、寨桥等),而且变化亦少。常州城内的桥名变化便很多了,原因是几条主干河道已塡平,筑成马路,又阔又平,两旁绿荫蔽天,路中车流如水,所有古桥也就柝掉不用了,现在的延陵东西路便是。幼时常走

  • 文章彎曲的基隆河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0期  作者:馬世弘  出版时间:1989-12-01
    关键字: 基隆河 龙王传说 土地翁 河道改造

    你相信人世间眞有龙王存在的事吗?这裏有一个土地翁(福德正神)与龙王的故事,是有根据的。在百多年以前,台北地区,荒旱一片,没有甚么河流,居民缺水,民不聊生;一日龙王见之,大发慈悲心怀,想给台北居民开一条河道,引水进来,以解决人们的灌漑和飮水问题,于是龙王就去找土地翁商议。等龙王找到土地翁,说明来意,将要开始行动之际,土地翁怒冲冲的说:「现在土地如此昂贵,开河增値不大,我不同意你在我的土地上开河,无论如何,我是不答应」的!龙王说:「难道你全无恻隐之心,不准备

  • 文章四川通船河道槪述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87期  作者:禮士 出版时间:1969-11-01
    关键字: 通船河道 沅江 岷江 安宁河 安宁桥

    四川河流,以長江為經,由西向東,羣水緯之。或自北以注南,或由南以注北,皆會於長江。大小河流,能擧其名者,以數百計。其不入於江而循三峡以出者,惟東南隅之任何。任何發源於城口山中,北流以趨陕西之紫陽,注於漢水。東南隅之酉水,發源於酉陽秀山山中,東流趨湖南辰州以入沅江。松潘西北隅之德爾達都坤都倫河,發源於羊膞嶺以西,二水併流以入黄河上游。其不入於長江,僅此數流而已。故四川之交通,在鐵路公路未興以前,當以川江為主要之大動脈。河流經流之地,多通舟楫,貨物亦藉之運輸...

  • 文章明李充嗣開白茆塘的故事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16期  作者:袁建球 出版时间:1993-11-01
    关键字: 白茆塘 李充嗣 改道工程 河道疏治

    吾邑之白茆塘,起自城东,至于白茆口接长江,全长三十九公里,水深河阔,为承泄涝水之主要河道。但江水往复,易致淤浅,故历代治水者频加濬拓,布利于民,仅有明一代,濬治即达八次。这里记述明代李充嗣开白茆塘的一段小故事。明正德间,任命江南巡抚李充嗣兼提督水利工部尙书,使治水江南,得便宜从事。正德十六年(一五二一年),李充嗣与分督水利工部郎中林文沛根据工程缓急,决定先治理白茆塘。他们组织民工,疏濬了常熟县东仓到双庙的白茆塘故道一万二千八百二十丈。但当时白茆塘出水口已

  • 文章三北的運河及車壩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88期  作者:黃影帆 出版时间:1975-10-31
    关键字: 三北 运河 车坝 水利 河道 慈溪

    三北家鄕夹在横贯东西的山脉与沿钱塘海岸间的村落之间,有横贯东西的水道,就是所谓运河,但当地人从来不名之为运河,只是称为「河」而已。虽然据辞书载:「运河系运漕之河,贯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全长一千四百四十公里,北连通县,南迄杭州。」但另条则有「凡人工所成之河道,藉以通舟楫皆曰运河。」之语。根据后者解释,三北河道之为运河已毋庸置疑,因为它的确是为了适应当地运输及水利需要而开辟的。犹忆在家鄕时,每走一村一鄕,都是沿河之石板路,如此则河与村落之间,成为不可

  • 文章故鄉江南之旅隨筆(二十)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467期  作者:馮俊華  出版时间:2008-09-20
    关键字: 老街 中国遗产 河道 咸亨酒店 菜色

    接续上期)仓桥直老街曾经获得「联合国亚太地区遗产保护奖」,所以有人称「老街」是中国遗产活生生的展示地。老街主要有河道(古代的护城河)、民居、石板道路三个部分组成,全长二点二公里,河道两旁以水乡居民为主,大都建于清末民初,其中有各式「台门」四十三个,集中反映了绍兴的传统建筑特色与民情风俗。晚餐选在绍兴百年老店—咸亨酒店品尝越菜风味,咸亨酒店在绍兴拥有灵秀的水乡风情,深厚的文化蕴藏,璀璨的饮食文化,这家餐厅建筑是老楼青瓦粉墙,条簷屋脊,流露出明、清时

  • 文章豐縣的黃金時代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1期  作者:鴻飛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除恶霸 革新旧俗 剿灭土匪 审查户口 疏通河道

    在那里?幸有状元集的李为楷老人家,时任县警备营长,带着几十个民勇跟着我,随时提供准确的情报,并给我领路,我才能顺利的将土匪全部消灭,他老人家才是勦匪幕后的大功臣,由这番话可知王又公胸怀坦荡,战不居功,光明磊落的言行,所以能成为国家的名将,令我印象深刻,感佩非常。结语:他如疏河道:开挖复新河,由砀境孙洼进入丰县,直到微山湖,自西南向东北,贯穿全境,并疏濬其他重要河道,使丰县永免水患,约三年余完成。量土地:全县土地,历经数代继承分割,买卖转让,均因时局变乱,多未

  • 文章記導淮委員會事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4卷 第22期  作者:陳果夫  出版时间:1976-02-20
    关键字: 淮河流域 国家民生 河道治理 水利工程

    江河淮濟,古稱四瀆,向均獨流入海。惟自淮水下游故道淤塞,於是爲害滋大,蓋其水自上游下流,無法入海,則不得另謀宣洩,因此匯注運河,流入長江,轉而入海。如遇山洪暴發,水勢猛漲,或以長江水位高漲之時,宣洩不易,則下游地區如安徽之盱貽、五河、泗縣、靈璧,江蘇之泗陽、淮陰、淮安、寳應、高郵、興化、江都、以及鹽城、阜寜各縣,不特屋舍損毀,秋收減色,人命以及六畜損傷之慘,往往令人談水而色變。有識之士,莫不倡言疏浚,以利宣洩,張南通主張尤力。哀世凱時代,且令蘇皖二省巡按...

  • 文章解縣張樹勳將軍事略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13期  作者:韓克溫 出版时间:1979-01-01
    关键字: 人物事迹 为民服务 人物评价 兴建河道

    口中央委员会疏散办公处。仅铝质克难房屋数间,不但傍山而设,常遭洪水冲淹,且因野草丛生,环境杂乱,诚筚路篮缕,一片荒芜,将军不辞日夜辛劳。胼手胝足。以斩荆披棘之精神,未经半载,擧凡道路之舖设,宿舍之兴建,河道之濬筑,操场之修展均及时完成。分院同时擧办两期训练,各项总务行政设施,甚获多方赞誉。将军之功不可没也。分院开办之初,由于木栅地区,尙未有自来水设备。院内员工及受训硏究员均缺水使用。将军首先建设储水塔,除供应院内使用外,并配合台北县基层建设中心,安装水龙头于沟子口,便利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