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汪精卫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汪精卫最怕吴稚老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14期  作者:俞振光  出版时间:1994-12-10
    关键字: 吴稚晖 汪精卫 演讲

    凡是年在六十岁以上,稍涉我国近代史的中国人,无不知道汪精卫长相清秀,口齿伶俐,善于演讲,国学及书法都有相当造诣。尤其才华横溢,称得上是本党早期的一个优秀人才。可惜他缺乏中心思想,没有远大眼光。终于落得个卖国汉奸臭名,客死异域的悲惨下场。即使是他在任党国要职阶段,在不同时间、空间所发表的言论,也往往出现前后矛盾,说法不一的情事。不过因为他的身份显赫,地位崇高,无人胆敢加以驳斥而已!每次登台演讲,事先事后都是一片掌声,祗有我们的先乡贤吴稚晖先生,常常当汪精卫

  • 文章一生忠佞説胡汪(上)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2卷 第3期  作者:鄧飛鵬  出版时间:1982-09-30
    关键字: 胡汉民 汪精卫 革命

    報國有心常不負國父孫中山先生生前革命運動,最得力之助手,首推胡展堂漢民先生,次則汪兆銘精衞。胡先生與汪氏,均生于吾粵番禺;又同是日本留學生;(註一)革命同志;少壯相知,身世同感(註二);文章道義、肝膽相照;互相襄助 國父革命運動,鞠躬盡瘁,相得益彰。民國前七年,十一月十六日,同盟會機關報——民報,在東京發行,各同志推擧胡先生爲編輯。「民報」一詞,是 國父採納胡先生意見而定。發刋詞是 國父口授,胡先生執筆寫成。此時,胡先生二十七歲,始用「漢民」筆名,(原名...

  • 文章抗戰時汪精衞組偽府趙叔雍奉命遊說吳佩孚(二)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17期  出版时间:1986-11-01
    关键字: 汪精卫 吴佩孚 汪伪政府

    于是汪精卫再次向山下奉文要求,允许他去什景花园;山下一口拒绝,汪精卫无奈,怏怏南归,到了上海,仍不死心,亲笔写了一封信,派赵叔雍专程北上面投;信中除了仰慕恭维以外,主要的意思是两句话:「非恢复和平,无以消除共祸,外应世界大势;非组织统一有力自由独立之政府,无以奠定和平。」至于希望吴佩孚参加「政府」的意思,却不便冒昩出口;交代赵叔雍,相机试探。鉴于上次任务之未达成,赵叔雍这一囘格外小心;呈上书信以后,盛道汪精卫对于吴佩孚的忠义及用兵,倾倒备至,衷心希望有所

  • 文章陶希聖 九死一生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06期  出版时间:1993-01-10
    关键字: 陶希圣 汪精卫 抗日战争 人物回忆

    早年与汪精卫共事过十五年的陶希圣先生,于汪伪政府在日军胁迫下,签订卖国条约,承认日苏瓜分中国时,逃走香港,将汪的卖国条约全文携出,公布世人,日伪恨之入骨,但香港不久陷落,日军到处追捕陶氏,他与家人在虎爪之下,东躱西藏了四十八天,杯弓蛇影,一夕数惊,艰苦备尝。日军初占香港,在戒严期中,陶氏一度困于九龙塘,闻说解严后,陶氏夹着薄饼数张,飞步冲出,才过一道铁栅,越过铁路,背后就有枪声,沿途血迹,路有死尸,他的惊恐,不在话下。陶氏脱出九龙塘后十五分钟,他的躱藏

  • 文章抗戰淪陷區山東省省歌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1卷 第2期  作者:巨煥武 出版时间:1995-09-20
    关键字: 抗战沦陷区 山东省省歌 汪精卫政权

    民國三十年代初期,汪記政權統治山東,制作山東省省歌一首。這首五十年前的省歌,就是在當時的中學和高小裏,所普遍教唱的名曲;筆者尾隨哼唱,也大受感動。原作詞曲優美,但究係何人之作,則無從查考。今參據莊惠鼎兄所記憶之詞,蔡敬儀兄與胞兄煥文所記憶之曲,不作删改,校訂還原。如大致不差,並得以留傳,應能吿慰原作者,及增進對汪政權之瞭解。至於鄕親好友懷舊,因而一譜在手,方便指唱,尤所企盼。山東省省歌

  • 文章剝皮詩話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6卷 第1期  作者:邱文梅  出版时间:1994-03-01
    关键字: 吴佩孚 洛阳 汪精卫 摄政王 格律诗

    入冬,苦雨绵延经月,无聊翻旧,偶从报上获「剥皮诗」数首,兹录两首于后改字的:一九二七年吴佩孚被北伐军击败,只身逃往洛阳,称今后不问军政,将以飮酒看花终生。谢觉哉乃仿王昌龄诗嘲讽云:白日青天竟倒吴,砲声送客大车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雄心在酒壶。入木三分,讽刺绝妙。这是改字的「剥皮诗」。相传汪精卫因谋刺摄政王载沣而被捕时,曾口占五绝:「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后来被清软化而降,抗战时又堕落成卖国贼。有人在报上发表《改汪精卫

  • 文章吳稚老的筆戰妙論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32期  作者:獨醒  出版时间:1979-08-15
    关键字: 吴稚晖 笔战 相关事迹 汪精卫 同乡会

    民國十六、七年時,黨國元老吳稚暉與當權派汪精衞曾展開一次筆戰;稚老發表了一套妙論,大意是:「咱們二人筆駡,有一點不同處,我駡小汪是駡到他的痛處;小汪駡老吳,只駡到我的癢處。我駡他,等於揭開他的瘡疤,痛得他直跳脚;他駡我,却替我抓癢,越抓越舒服!」當時有人問吳稚老對於這次筆戰的看法,稚老微微一笑:「凡是筆戰在當時都沒有結果的,只有靠時間來證明。不出十年,狐狸尾巴就露出來了!」果然,稚老說完這話後第十年,汪精衞就現出原形。筆戰當時誰會想到他是一個叛黨叛國的大...

  • 文章抗戰時汪精衞組偽府趙叔雍奉命遊說吳佩孚(一)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16期  出版时间:1986-10-01
    关键字: 汪精卫 汪伪政府 吴佩孚 铁狮子胡同 皇道派

    在事变既起,河北省主席于学忠每月的接济,已经断绝,要靠「最高顾问」三千元的月薪过日子,态度上硬不起来。就在这僵持的情势中,汪精卫从空而降;一下飞机,便被接到铁狮子胡同一座有名的大第——作为明淸两朝国都的北平,宏敞豪华的「大宅门」不知凡几;偏偏短时下榻,就会在这一所能引起汪精卫无穷沧桑之感的巨宅,眞是冥冥中不可思议的安排。这所住宅,曾见诸吴梅村诗篇:「田家铁狮歌」;田家是崇祯田贵妃的父亲田宏遇:铁狮正就是铁狮子胡同命名的由来。田家旧居不知几度易手,入民国后为

  • 文章世界百年文化學術傳人吳稚暉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30期  作者:周振華  出版时间:2004-08-25
    关键字: 吴稚晖 孙中山 同盟会 北伐 蒋介石 中日关系 汪精卫

    大千世界何乎?膚淺言之:即空間之精神與物質,在時間中變換式狀而已。吾之地球,即大千世界之一,吾之人類,即地球上變換而出之一式狀,又謂「無一事一物不進者,此天演自然。」是故吳稚暉是一位進化論者。支持蔣介石北伐抗戰一九〇五年吳稚暉在英國倫敦結識孫中山並加入同盟會,爲其追隨孫中山參與革命之始。蔣介石結識孫中山係由陳英士在日本東京所介紹入同盟會。此時吳稚暉在英國,並先與孫中山認識和加入同盟會,爲革命之先驅。民國肇造,蔣介石追隨陳英士於上海,鞏固新局,至爲重要。一...

  • 文章汪精卫背党叛国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1期  作者:鐵軍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汪精卫 历史人物 人物生平 抗日战争

    微叹有声,搜箧得衣物付佣妇,令质钱市果馔。及亲友至,则亟语笑款洽,似无所忧者。兆铭亦忽忽不措意,不知母何为而委屈烦重若是也。母所生子女各三人,劬劳太甚,诸子以此长成,而母亦以此伤其生,不获终其天年,悲夫!」汪精卫为峦念其母亲,一九二二年请温幼菊先生画了这幅画,自己写跋于文后,叙述其幼年生活,亟为感人。二、汪精卫的成长环境汪精卫字季新、季恂、季辛,原名兆铭。精卫其号,亦为早年投稿「民报」时的笔名。一八八三年五月四日(清光绪九年三月二十八日)生于广东三水县。他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