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汉武帝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專論)多講笑話,少説謊言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80期  作者:王雄夫 出版时间:2000-11-10
    关键字: 笑话 韩复渠 汉武帝 谎言

    大声的问:「大家到齐了没有?没有到的请举手!」还有一则说:抗战时推行「新生活运动」规定行人靠左边走,韩复渠反对,他说:「大家靠左边走,那右边让给谁走?」笑话的主要目的虽然是逗君一笑,内容除了诙谐、调侃、戏谑外,尙有规谏的作用。汉武帝想遣散他的奶妈回家,奶妈不愿意,去求东方朔想办法,东方朔告诉她,明天去向皇帝辞行时,要不断的回过头来看皇帝,第二天,奶妈向皇帝辞行,就照着嘱附频频的回头看望,在汉武帝觉得奇怪时,东方朔在旁大声说:「妳这蠢老太婆,还不快走,妳以为

  • 文章萬榮后土祠秋風樓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5期  作者:吳麥黄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汉武帝 《秋风辞》 汾阴后土祠 秋风楼

    公元前一一三年,汉武帝刘彻率领群臣到河东郡汾阴县祭祀后土。时値秋风萧飒,鸿雁南归。汉武帝泛舟黄河,飮宴中流,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了千古绝调《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本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萧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经历两千余年的沧桑变化,汾阴后土祠现在的状况怎样呢?汾阴后土祠坐落在今万荣县宝鼎鄕庙前村北的高崖上,距万荣县城四〇余公里。这一带历史上称之为「汾阴脽地

  • 文章漢渥洼池

    来源期刊:《甘肃文献》 第19期  作者:竇景椿  出版时间:1983-02-01
    关键字: 雷音寺 汉武帝 天马 大宛 月牙泉

    敦煌县城南约十华里之外,有鸣沙山,在山坳环抱中,有碧波一湾,广约十数亩,形似半月,故称为月牙泉,亭中立碑名曰「汉渥洼池」相传渥洼水出天马,为汉武帝征战之秉骑。所称天马,出乎神异之说,信为水中有天生之马,不是平常人畜牧饲养者,神话相传,未解其中之谜。按汉书记载「元鼎四年,天马出于渥洼池中,(纲目记为元狩三年)武帝作天马之歌。又曰:「太初四年贰师将军李广利征大宛,获汗血马来,武帝作天马西极之歌。汉书应劭注云:「大宛旧有天马种,踏石汗血,汗从前肩髆出,如血,号

  • 文章汉武帝与后土祠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7期  作者:陸峰波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汉武帝 后土祠 历史记载

    后土祭祀发展到汉朝达到顶峰,即由设坛改进为修庙建祠崇拜。汉元鼎四年(前一一三),汉武帝刘彻诏令创建汾阴后土祠,即是对西周以来「大社」的沿袭与发展。「天子大社,祭九州之土」(《左传会笺》),并将此祠确定为西汉帝王祭祀土地神祇的圣地,历代沿袭。当时设在今陕西省淳化县西北的甘泉宫和今山西省万荣县的汾阴后土祠,是并称皇天后土的「两大神灵的奥府」。汉武帝刘彻,生于公元前一五六年,卒于公元前八七年。文帝之孙,景帝之子。即位后,承「文景之治」造成的富强国势和安定政局

  • 文章四川古代的開闢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2期  作者:柳定生 出版时间:1972-10-01
    关键字: 巴蜀 开辟 历史研究 汉武帝 史迹

    处,将大树截去上枝,保持平面,上舖木板树枝及泥土,以成道路。或穴石架木为桥,绝路相续,巴蜀与中原赖有栈道而得相通。今日秦岭山势,虽仍雄伟险峻,而公路开辟后,已不复再有蜀道难之叹。而在古代栈道的险阻工事,却是古人开辟巴蜀的钜大劳蹟。秦赖有巴蜀的资源,先后灭亡六国,一统天下。秦亡之后,楚汉相争,项羽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关中,都南郑。汉高祖从汉中出三秦伐楚,萧何发蜀汉米万船资助军粮,遂能军行无阻,创建帝业。到汉武帝时,御史大夫张汤建议,由褒水通沔,斜水通渭

  • 文章汉武帝与酒泉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64、65期  作者:張正春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汉武帝与酒泉 酒泉的历史 历史资料

    两千多年前,西汉武帝时期,骠骑将军霍去病大败匈奴,于是有了汉武御酒,「酒泉」因此而得名……从此翻开了中国历史上精彩的一页;平定河西,边陲安宁,开通丝绸之路,遂有汉唐盛世。横扫欧亚的汉武神威,襟怀欧亚的中华气度,「丝绸之路」是文明之路,「化干戈为玉帛」的社会理想,形成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空前的经济贸易、广泛的文化交流、强大的政治体制,长期稳定的国家统一,揭开了世界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一幕,这就是汉武帝设「酒泉郡」的历史意义。张骞凿空,苏武牧羊,班超

  • 文章秋风楼与汉武帝的《秋风辞》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2期  作者:卜兆祥  出版时间:1998-07-01
    关键字: 秋风楼 汉武帝 《秋风辞》 传说故事 诗词

    秋风楼位于汾阴后土祠北端之后,因楼内藏有汉武帝的《秋风辞》而得名。该楼东依峨嵋岭,西傍黄河岸,与陕西韩城芝川鎭司马迁祠相对。楼高三十二.米,下部筑有一高大的台基,凌空横跨于一条东西贯通的深沟古道之上。可谓托地傍水一名楼,居高临险耸入云。楼分三层,面阔进深各五间,建筑艺术独待,楼台气势磅礴。游人登楼依栏远眺,北瞻龙门,南望华岳,大河壮观,尽收眼底。楼身比例适度,檐下斗拱简洁,结构精美古朴,形制巍峨劲秀,实为现存古建之珍品。秋风楼创建年代,现无确凿史料可考

  • 文章汉武帝茂陵规制及卫青霍去病墓石刻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46期  作者:韓伯毅  出版时间:1981-07-15
    关键字: 汉武帝茂陵 霍去病墓石刻 寿陵 陕西文物古迹

    咸阳原上冢疙瘩,赛西瓜」,意指这三县的特征,到泾阳县,每家后进房屋均有楼,而三原县每家坟上均有塔,而咸阳原上,都有历代皇室的陵墓,及其王公、或大臣的墓冢,如北原周文王周武王,南原汉武帝一系列九个墓,加上各大臣贵戚等,「北邙无数荒坵」,汉武陵园为其中最大而最整齐者,再西数华里就是衞靑及霍去病陵墓。汉武帝刘彻、史前一五八—八七年,是西汉第五位皇帝。汉承秦制,西汉前期,从高祖至景帝,天下太平。武帝继承了前代所创建的基础,政治上坚持统一,及实行中央集权。经济上实施盐

  • 文章連雲港藝文誌引言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6卷 第4期  作者:湯大民  出版时间:1994-12-01
    关键字: 海港城市 古代文明 汉武帝 隋唐时期 北宋末年 《西游记》 地方志

    了「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浩叹。而信史表明,千古一帝秦始皇确曾东巡至朐山,于此立下了石阙,作为统一的中华大帝国东大门的标志,并面对大海中缥缈的仙境做了一个乘风御浪、跨越生死的宏伟的梦。在上古,这一片海天之间神奇的空间,为我国古代的哲学、宗敎、文化、艺术提供了美妙的幻觉、痴迷的信仰和激越的诗情。汉武帝是务实的。他在这里设置了朐县城邑,建立了鄕里编制,官营冶铁,征收渔税。终两汉至三国,这儿为东海郡、国属地,文化归属齐鲁文化圈,东海(包括朐地)学者是当时齐鲁汉学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