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民间风俗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撤樹、蠱毒、鷄鬼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5期  作者:陸銘生 出版时间:1982-01-15
    关键字: 毒树 鸡鬼 民间风俗

    除格林蘭外,婆羅洲是世界第二大島,南屬印尼,北縣馬來西亞及英保護國汶萊。全島僅沿海地區稍加開發外,島中全被原始森林覆蓋,蔽不見天日,人跡罕至,叢林中是猿猴類的天國,祇是没有獅、虎、豹之類肉吃獸,而長達三四十呎的蟒蛇,常常被人發現,因此世人目爲最神秘的島嶼。獵頭族——卽達雅族,是唯一能適應叢林生存的人類。他們深知原始林中有一種毒樹,人莫能近,像陳壽公前文所述的「撤樹」,每當淸晨割取其液,有如割取橡膠一樣,將毒液携回浸濡箭矢和噴筒用的針頭,備獵取野獸及自衞用...

  • 文章拉大筢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8卷 第4期  作者:劉德麟  出版时间:1983-03-20
    关键字: 拉大筢 家乡特产 民间风俗

    拉大筢這玩意兒是俺家鄕昌、濰、壽、廣饒少數幾個縣份的特產,適用於平川之地,不行於山地丘陵,它是一級貧民戶的專門(公認)的行業,這裏說的「專門」是指非窮家不該爲之意,若厚顏而爲,雖無法令明文規定,作爲人所不齒,也就是富人有富人的人格,窮人有窮人的人格這句話,當然富裕人家是不作的,前面所講的「厚顏而爲」是指那些自給自足,有碗飯吃,閉門尙能擧火之家。筢長一公尺餘,長寬相若,筢齒如手指粗大,有竹製鐵製兩種,它與普通筢不同的是兩頭卽上下的寬度幾乎相等,與普通筢的扇...

  • 文章迎神賽會扮古事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8卷 第3期  作者:張衍崇 出版时间:2010-07-31
    关键字: 民间风俗 扮古事大会 迎神赛会

    (注:迎古事豐采 吳耀東攝影)「八月十三大會景,鑼鼓一響人看人。」這是家鄉居民耳熟能詳的一句口頭禪。意思就是說:每年農曆八月十三日,張姓族人奉祀的神明張公法青仁爺(叔公太)誕辰的一天,扮古事大會景(迎神賽會)是我五華縣安流墟最熱鬧的日子,鑼鼓喧天價響,到處人山人海水洩不通,當然四週所能見到的,盡是人擠人了。事實上安流會景扮古事,每年不止一次,除了上述八月十三日之外。另有一次是九月初八日,這天是五顯宮五顯大帝爺的誕辰,居住在安流墟附近的各姓人士全都參與,不...

  • 文章新春憶舊話剪紙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2期  作者:王德謙  出版时间:1980-02-25
    关键字: 春节 剪纸 民间风俗 回忆

    歲月何其快,瞬息又要過年了!年俗在我國是家庭倫理的融和,是敦親睦鄰的機會,是發揮民情潛力的時刻,也是鄕土文化的大展示,同時也表現了源遠流長的傳統意義;可喜可賀。在這一元復始,大地囘春之際,並且在懷鄕情愫縈繞之下,老家年景不禁霈然浮現。在愉快而溫馨的氣氛裡,中國樸實淳厚的民風,本能的流露無遺,所以把過年說成是國人情感的大結合,一點也不爲過,就傳統習俗言,不管吃與穿的改究,或是玩樂的別具匠心,都叫人深以爲農業社會是多麽幸福而富詩意,誰說中國不是一個美麗而古雅...

  • 文章颱風小議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7卷 第3期  作者:胡培利 出版时间:1995-03-10
    关键字: 台风 民间风俗 求雨 《龙潭》

    颱風肆虐,今年故鄕受災慘重,現代科技雖然發達,但尙不能發火箭驅散颱風初始形成中心,防患於未然,現只是在理論上硏究未付諸實現,故今人力尙不能勝天,還要有國際上合作才行,那也是件太複雜的事啦!在文化落後的民間,尙有人認爲颱風是蒼龍在作怪!凡是有高山流水之處必有深潭,人們從古以來美其名爲《龍潭》者可爲多矣!在各地擧不勝擧,每逢旱災之年,過去有些鄕人更是虔誠求雨,冒着烈日酷暑,頭頂不撑傘也不戴草帽成羣結隊向附近某處有名的龍潭進發,表示何等的誠心向老龍祈求降雨,及...

  • 文章天台童謠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卷 第2期  作者:逸非 出版时间:1971-02-28
    关键字: 天台童谣 天台县 童谣 民间风俗

    一月亮亮亮!囡(女兒)來望娘,娘講我心肝肉,爸當我似盤花;哥哥駡我小潑婦,嫂嫂咒我離千家(嫁了多家都被退婚);嘸(讀姆無也)觸(音觸,是吃的意思)哥哥飯,嘸穿嫂嫂衣;前堂觸飯後堂嬉,拿把花扇趕金鷄(錦鷄之異名),金鷄脫落塘,花被花眠床。二燕啊燕!飛上天,天門關,飛過彎,彎頭白,飛過陌,麥頭搖,飛過橋,橋上打花鼓,橋下娶新婦,新婦多少長?長到奓(讀如「駝」音大的意思)姆鼻頭樑;新婦多少奓?奓如奓姆(弟婦稱夫之嫂叫奓姆)鼻頭屙(音ㄜ,與尿意同,謂鼻孔裏的排洩...

  • 文章難忘家鄕過年節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5期  作者:徐泉松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故乡民俗 过年节 民间风俗 清明节 端午节

    陽波 徐泉松江西萬載民風淳樸,歷來重視過年過節,並且務必使年節過得充實而有意義。與全國各地一樣,「團年飯」是萬載民間過年的一項重要內容。這頓飯弄得格外豐盛,並要求家人一個不拉的同享。在外工作的人會千方百計趕回來,只有家人全部到齊,大家才圍坐入席,否則就會等著盼著。千百年來,萬載的這種風俗從未改過。這樣做出於兩種考慮:作爲父母而言,他們希望子女平平安安,快快樂樂,並以年飯這種形式表達心跡;作爲子女而言,趕回家中吃年飯,是對長輩盡份孝心。平時各自忙著,無暇繞...

  • 文章憶西湖競渡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7卷 第6期  作者:佚名  出版时间:1975-06-30
    关键字: 西湖 端午节 赛龙舟 民间风俗 粽子 艾剑蒲旗

    「梅霖初歇,正絳色海榴,爭開佳節,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處玳筵羅列,鬪巧盡輸年少。玉腕綵絲雙結,艤畫舫,見龍舟兩兩,波心齊發,奇絕,難畫處,激起浪花,翻作湖間雪,畫鼔轟雷,紅旗掣電。奪羅錦標方徹,望中水天日暮,猶是珠簾,棹歸晚,載荷香十里。一鈎新月。」右喜遷鶯一闋,爲宋人吳子和描寫端午日,杭州西湖競賽龍舟景象也。西湖自宋蘇東坡守郡日,大事濬治,湖牀加深,葑田絕跡,不似今日下水數尺,便是湖泥,故後人從未聞西湖可供競渡者,再閱西湖遊覽志餘所載,南宋偏安杭州時...

  • 文章香山寺傳奇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2卷 第2期  作者:高雙印 出版时间:2010-04-01
    关键字: 香山寺 佛教文化 风景名胜 各地名胜 民间风俗

    佛教何時傳入中國?眾說不一,根據中文大辭典(中國文化大學印行)註釋,一、秦始皇帝時佛僧東來說;二、漢武帝時佛像獲得說;三、漢哀帝時佛教傳來說;四、漢明帝時傳來說。唯思想信仰的滲入,往往在不知不覺間,較爲可靠的則爲後者,即東漢明帝時遣蔡愔前往西域,將佛經及佛像,與沙門迦葉摩騰、竺法蘭以白馬負經至洛陽,明帝建白馬寺使二僧譯經,佛教的信仰乃逐漸推廣普及。歷經魏晉南北朝與儒、道思想的相互激盪融合,至唐初約五百年間而完成漢化,這種文化上的交流,不但影響學術思想、國...

  • 文章中原零縑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4期  出版时间:1979-04-25
    关键字: 《中国文字论丛》 史宗周 文艺演出 民间风俗

    史宗周新著「中國文字論叢」出版立法委員史宗周先生新著「中國文字論叢」一書,係由敎育部國立編譯館編印發行。正中、黎明書局及中央文物供應社經銷。本書計分以下三篇:第一是複輔音歧化考述篇,重在闡明複輔音之成音,演化,蓋昔學者於此,雖偶有論及,多語焉不詳,乃經多年鈎稽,以聯綿字,轉註字比併硏究,於諸書錯綜遺緖中,考其演變,尋其脈絡,條理分析,以成結論。第二是論文字篇,乃以文字之形音義,綜核引證,務期尋源溯流,藉明本末。第三是杞宋方言釋例篇,以杞宋古代遺語,尋求古...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