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民间谚语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河南民间謌谣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10期  作者:馬世和 出版时间:1974-10-25
    关键字: 民间谚语 民间习俗 农业谚语

    六、立夏不雨立夏不雨,人民憂慮;立夏不下,高吊犂耙。是農諺時令之類,在河南地靠天之農村社會裡,四五月間,正需和風瑞雨,谷苗方可靑翠以興,否則乾旱成災,禾苗枯死,赤地千里,不能下種,將爲農民之憂也;據前輩老農經驗,在立夏之日,多有雨下,可卜秋收,否則不雨不下,則預兆乾旱,勢成荒年,只有高掛犂耙,而散於四方者,民之憂也。/七、二十三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去趕集;二十八,蒸饃饃;二十九,貼花紙;年三十,喝甜酒;...

  • 文章胡说八道一箩筐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1期  作者:風泠 出版时间:2008-05-01
    关键字: 民间谚语 台湾政治 个人评论

    四六一、一舉手、一投足,能幫助他人即是佛心。四六二、富人賺錢容易,利滾利——為富不仁;窮人賺錢不易,錢賠錢——受人剝削。四六三、學識好,不如人長得好,人長得好,不如命生得好;命生得好,不如運氣好;運氣好,不如老爸有錢有勢好。四六四、智者每天謹慎自己的言行;愚者每天製造自己的愚行。四六五、工作壓力愈大,絕不可自己漏氣,要像充氣的汽球一樣,氣愈足彈得愈高,引人側目,才能鶴立雞群。四六六、有位經商男子,早年與妻離異,育有一女。男子多金,經常出入歡場找「幼齒」尋...

  • 文章河南民间謌谣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9期  作者:馬世和 出版时间:1974-09-25
    关键字: 河南歌谣 诗经 魏风 民间谚语

    前言近年来我曾写过一些民间謌谣,在生力月刋杂志上,连续刋登,不过那些謌谣,是全国性的,范围较广,不分省域,不分类别,随钞录先后为次序;约四五百首;现在我再计划写一些关于河南一省区的民间謌谣,为中原文献月刋补白;因为我是河南人,生于河南,长于河南,而梦寐中又是河南,无日不在想着河南,俗语说:『人生难舍故鄕土』从可知故鄕之印入脑海之深也;所以河南风俗,河南民情,比较淸楚,写河南事,说河南话,比较容易,与家鄕父老,兄弟姊妹,谈谈家鄕情况,说说田园桑麻,道也有

  • 文章豫北郷諺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11期  作者:張文德 出版时间:1974-11-25
    关键字: 民间谚语 生活实践经验 歇后语

    吾鄕谚语,包罗甚为宏富,内容五花八门,擧凡天文地理,立身处世,待人接物等,莫不备具,揆其内涵,或为日常生活之体会,或为立身行事之印証,或为阅历之积累,或为成败之经验,虽出诸村夫野老之口,闻之俚俗不堪,然亦有它的道理存在。故仍为生活风俗习惯下的产物,而有其历史文化的背景。谨就记忆所及,区分类别,各类录若干条,聊资谈助。亦所以抒怀鄕之思也。天象、农事类云朝南,水连涟;云朝东,干刮风;云朝北,干硏墨;云朝西,关爷老母披蓑衣。打烂蝼蛄头,下的满街流;打断蝼蛄腿

  • 文章歲序鄉情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卷 第7期  作者:方延豪 出版时间:1969-03-29
    关键字: 故乡深情 往事追忆 民间谚语 春节习俗 腊八粥

    岁尾年头,鄕思倍切,因杂忆故鄕旧事,以南歌子单调拍之,村谣俚唱,所以遣兴,固无关宏旨也。录寄本刊,亦聊为诸鄕长思鄕谈往之一助耳。腊八斋僧粥,廿三送灶神。凋年急景逼穷人。私债官粮都了,是良民。腊八粥起源佛寺,送灶则家家户户,由来已古。吾鄕民风淳厚,官粮私债,无不悉力以赴。八月粜新榖,三春卖早绿。卯粮寅吃实堪悲。无奈寒衣未赎,北风吹。风雪残年,穷苦人倍觉堪怜。未雨先绸缪,及时早安屯。三天起早一工论。祇看田头地角,识新婚。谚语谓但看田头地角,便知那家是新婚

  • 文章「花都」文壇話芳芬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10期  作者:葛國崢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鄢陵文学 民间文学 民间谚语 戏曲作品 小说路口

    鄢陵县文化事业源远流长,先民们在劳动之余,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创作了丰富多彩的歌谣、故事、传说、谚语等,更有文人骚客自由结杜、诗歌唱和、著书立说、刊印收藏。鄢陵文坛上虽无遐迩闻名的巨掣大家,但众多的业余文学作者遍布城鄕,他们生活工作在第一线,感情充沛,创作欲旺盛,作品鄕土气息浓郁,表现出淳厚的黄泛区风土人情,像不知名的芳草野花,芬芳四溢。一、民间文学民间文学的采录是民间文艺学的基础,也是进行理论硏究的前提,它是我国当前波澜壮阔的民间文学运动的洪流之源

  • 文章飲食與健康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3卷 第1期  作者:劉心敬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健康生活 饮食健康 养生杂谈 民间谚语 少荤多素 芝麻 小米 饭后散步 心宽

    1要想人长寿,飮食须讲究。2把式是练出来的,健康是吃出来的。3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晩餐吃少。4少荤多素,健康长寿。5多吃蔬菜,有益无害。6少食盐,少吃糖,少患病,人健康。7要想人长寿,多吃豆腐少吃肉。8长吃黑芝麻,明目又养发。9小米是个宝,养胃又健康。10朝食三片姜,犹如人参汤。11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12桌上常有醋,家人皆长寿。13一日吃三枣,终身不显老。14一天一个蛋,营养不缺欠。15瓜果梨桃常入口,健康身体自然有。16不吃煎、炸、烤,疾病自然少

  • 文章恩有恩報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0卷 第1期  作者:邱文梅  出版时间:1989-03-01
    关键字: 民间谚语 因果报应 穷书生 小白蛇 外出乞讨 白蛇报恩

    恩有恩报,仇有仇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当报不报,时间未到。—谚语海属一穷书生,中年丧偶,未留下子女,后亦未续絃。外出餬口。正月十五开学不几天,屋后小解,见一手指粗几寸长小白蛇绻缩抖颤,怪可怜的,遂包回放抽屉里,盖上棉絮,饭时悄悄给点吃的。天复天,月复月如斯。小蛇大了,食量也大了,抽屉容不了放桌底箱内。时主人常嘀咕,先生饭量怎么一天天大呢?欲有辞退之意。年终告主人说,照顾不来了,请另聘。小白蛇呢!又悄悄地放走,小白蛇啊!我无法养你了,你另求生去吧!先生

  • 文章泛談「七夕」與「中元節」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卷 第3期  出版时间:1968-09-15
    关键字: 七夕牛郎织女的传说 乞巧节 七夕鹊桥 七夕的民间谚语 中元祭祀的民间习俗 祭祖先 东京梦笔录

    今年農曆閏七月,不但有雙中元的佳節,同樣是有雙七夕的美景;我們旅臺人士,久別鄕關,却有每逢佳節倍思鄕的感歎!更何況一年中有同樣的雙重佳節。因此,我草就此文爲浙江月刋來凑個熱閙。不過,我國各地之歲時節物,依據禆史紀載,實大同而小異。祇以昔日吳越接壤,(今之蘇杭)風土習俗,更較相同。當否,尙冀風俗通專家鄕長,不吝指正!一、七夕良宵的意義七夕,是一個富有詩意的美景良宵,嘗讀唐、詩人杜牧詠七夕云:「銀燭秋光冷畫屛,輕羅小扇撲流螢;天街夜色凉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 文章冬至谚语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5卷 第12期  作者:平山  出版时间:1983-12-10
    关键字: 民间习俗 冬至 谚语

    中学毕业生一斤,大学毕业生二斤分配之。冬至尙有谚语数则,为历代老农之传下,为千古不朽之传言,如「冬至月头、卖被买牛」。「冬至月尾,卖牛买被」。「三夜霜,煖如汤」。冬至百六是淸明。农村甚少日历,仅凭记忆所得,由冬至翌日起算,过了一百零六中日,即是淸明节,毫厘不爽冬至如在月头,即十一月半以前,月尾,在十一月半以后,是年月头冬至,天气必然和煖,可以把棉被卖去,买条小牛囘来,养到明年十月,卖去牛来,稳赚利息一笔。如属该年冬至,在十一月月尾,必然天气寒冷,要把牛只卖去,购买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