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民族文化的发展共返回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中国民族文化何去何从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4卷 第1、2期  作者:程石泉  出版时间:1982-06-01
    关键字: 民族文化的起源 民族文化发展 弘扬民族文化 孔子 孟子

    中国民族文化是开放的,是优势的。自黄帝建国于今已四千八百余年。黄帝为征讨不祭祀的人—「史记」上说黄帝「征不享」不享是不祭天地神明祖宗的人—曾和炎帝,蚩尤作战。尧舜时代为了同样的理由征讨共工、驩兜、三苗等民族(请读「舜典」)。大禹王也为了有苗「反道败德」,在七十天中征服了他们。禹王在涂山来会诸候三千人。所谓之诸候便是今人所谓之部落。汤武革夏之命,掩有天下。鉴于殷王朝的宫庭遗址、陶瓷、靑铜器、文物、在今之湖北武汉和江西赣水流域淸江大批发现,再加上见于殷墟

  • 文章西寧在蛻變中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4期  作者:樊鴻征  出版时间:1985-10-10
    关键字: 西宁城 回汉民族 抗日战争 建设发展 民族文化

    世界上一个伟大的民族文化,即以宗敎而言,西宁有汉人膜拜的城皇庙,有全国最大最庄严的淸眞寺,有自元朝兴建及蒙藏同胞崇信的宏巍大佛寺及红觉寺,尙有外国人建立的福音堂及天主堂,各信其信,互相尊重,人民在信仰上获得极大的自由与满足。西宁城有三响定时炮,中午十二时正一砲,称为「午砲」,晚间八时一砲,称为「头更砲」,十时一砲,称为「二砲」,始于何时,不得而知。两门老旧的古炮,置于省府前广场,由士兵装药包燃放,无论刮风下雨,从未间断过,砲声刚好及于全城,极为准时,所以这三声

共2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