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梅州中学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省立梅州中学忆旧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3期  作者:李致祥 出版时间:1988-10-01
    关键字: 诗作 回忆 梅州中学

    五县一州独省庠[1]斐声绩著远名扬,莘莘学子齐钦慕,忝列门墙感有光。州中学府最崇高,曾沐春风化雨陶,犹记当年钟校长[2],薪传母校不辞劳。崔巍黉舍矗岗楼,梅市繁荣一望收,隔海栖迟伤往事,当年窗友今安乎。五岭东趋尽揭阳[3],梅州学府负雄岗,菁莪乐育尼山旨,代有英豪为校光。[1] 嘉应州一州五个县仅有此省立高中[2] 钟校长皎光先生,大学毕业后囘母校任校长。[3] 校歌有此句

  • 文章勝春校長先生囑題梅州百年校慶特刊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8期  作者:廖傳淮 出版时间:2004-01-31
    关键字: 梅州中学 百年校庆 题字 笔墨戏剧

    譽貫百秢,湖海遍傳「訓典」;勳彪六合,桃李競著先鞭。

  • 文章在省立梅州中学读书

    来源期刊:《台北五華同鄉會會刋》 第14期  作者:繆培基 出版时间:2004-12-01
    关键字: 梅州中学 求学经历 往事回忆

    然后集合各组所获,定期当众焚毁。此种行动眞是「无法无天」,形同强盗。然而,在军阀割据横行时代,为所欲为,早已视法律如无睹,学生继「五.四」运动之余威,亦认为有权自由行动,警察同情民众爱国热诚,不欲亦不敢出面干涉。无庸讳言,我亦多次参加「纠察队」,劫掠日货,以泄心中悲愤,并且不以为耻。黎校长伯通先生于一九一七年莅任后提倡革新教育,施行严格纪律,注重秩序,坚持整洁仪容,准时上课,尊师重道,举止有礼,同时选聘一流教师,认眞上课。仅逾四载,梅州中学气象一新,学风纯良

  • 文章在省立梅州中学读书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鄕會會刊》 第20期  作者:繆培基 出版时间:2006-02-11
    关键字: 梅州中学 往事回忆 求学经历

    一、本文作者前驻黎巴嫩大使缪培基先生,五华县人,与钟皎光部长是省立梅州中学同班好友,情同手足,晩年同客美国俄立岗州。本文对当年梅州中学有极生动的描述,是珍贵的史料。二、原刊二〇〇四年十二月出版之「台北市五华同乡会会刊」,兹征得该会总干事缪琼编乡长之同意,由本刊全文转载,以飨广大之梅州中学校友,并入辑梅州中学校史,藉传广远,永垂不朽。丘尚尧 谨识二〇〇五年六月十八日

  • 文章梅州中学创校百周年嵩寿颂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8期  作者:溫斐君 出版时间:2004-01-31
    关键字: 梅州中学 百年校庆 散文诗联

    余于一九三三年母校高六届毕业,迄今行年九十春秋,虚度光阴,愧无寸树,尚幸体能保健,今日耳聪目明,腰脚稳健,堪奉告慰。欣逢母校百年嵩寿,撰颂词谨表贺忱。好山好水古梅州,秀丽人文我故土。梅水迢迢源流远,天岌苍苍梅花舞。阴那指峰耸天际,叶帅英风群山护。地灵人杰河山壮,五岭龙势耀九州。我手我口黄嘉应,[1]文章道德誉京都。勋老朴实民敦厚,黉宫林立爱读书。欣逢母校百年庆,树人树木大丰收。劳苦恩师无恙否?山重师恩愧未酬!每忆联床风雨夜,哪能忘点易研朱。[2]惜阴苦读

  • 文章一代师表——梅州中学刘淼华校长的办学精神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0期  作者:丘尙堯  出版时间:1996-03-05
    关键字: 梅州中学 刘淼华 办学精神 梅州精神 办学成就

    抗战胜利后我考入广东省立梅州中学初中卅二届就读(三千多人投考,只录取高、初中共三百人,比今日台湾公立高中联考的四取一还难考取。),那时的梅州中学虽然是一所全国驰名的学府,但规模并不大,高中部高一有四班,高二、高三各三班;初中则一、二、三年级各两班,全校只有十六班,(高中部男女生兼收,初中部全属男生) 八百多人。以视今日台湾的台北市立建国高级中学、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中各有一百多班(笔者所执教三十年的成功高级中学也有八十班),台北县立海山国民中学有一百九十

  • 文章在广东省立梅州中学唸书住校的那段岁月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4卷 第1期  作者:劉超榮  出版时间:2006-01-31
    关键字: 梅州中学 念书 住校 生活花絮

    加拿大刘超荣我在故乡梅县的广东省立梅州中学唸书时,先父根球公在梅城做事,离学校不是很远,我尽可以骑单车或徒步上学。先父从事中学教育十余年,他认为我住学校宿舍不仅可与同学过群体生活,同亦可培养独立处事的能力。所以在梅中唸书三年,我都是住校。当年梅中的男生宿舍有三:居学斋、爱余斋及复兴斋。除在初二那年住复兴斋外,初一初三我都是住爱余斋。爱余斋生活花絮爱余斋与居学斋,地点在校区最北侧之北岗山坡地,是在梅中名校长李时可先生第二次任内完成的。时在民国

  • 文章代台北梅州校友會撰聯賀母校創設百齡大慶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8期  作者:廖傳淮 出版时间:2004-01-31
    关键字: 台北梅州校友会 梅州中学 百年校庆 散文诗联

    千秋盛業,創設垂統晉百禩;五育鈞衡,教誨載道德群師。

  • 文章创造梅州优点 突显梅州特色祝梅州中学母校九十周年大庆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9期  作者:張耀君  出版时间:1995-02-12
    关键字: 梅州中学 九十周年校庆 创业经历

    我于民国廿一(一九三二)年考入梅州中学高中部,毕业于一九三五年,经过会考,这三年是我所受最佳的教育,影响了我以后的一生。高中期间,我每天早上五时起床,到东校场运动后,返家温习功课,吃过早饭后便背著书包路经现在的文化公园,越过虹桥头而到北岗梅州中学,那时我们叫省立梅州中学或五中,而不叫梅中,因为梅县县立中学也不叫梅中,而叫县中,所以都不叫梅中,而叫梅州和县中。晩上在晩饭后温习功课到十时熄灯,作息定时,非常有规律。考起试来,不觉如何困难。那时校长是钟皎光老师

  • 文章追憶恩師李校長時可先生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5期  作者:陳思明  出版时间:2001-02-04
    关键字: 李时可 怀念恩师 人物传记 往事回忆 梅州中学

    凡十年。然后受聘赴省垣广州任大学教授,十二年后重长梅州母校,又达八年之久。一九四六年因病与世长辞,毕生为教育事业鞠躬尽瘁,壮志得酬,为万方所景仰。㈡梅州中学系于民初集务本中学、东山师范、嘉应官立中学、以及梅东中学四校而成,属地方性质。其后因官方主张改为省立中学问题,内部发生歧见,部分师生离校在市之东郊创立私立东山中学,派员赴南洋各地募款有成,校务发展神速,梅州中学为形势所迫,历任校长,莫不励精图治。时可先生初长梅州,亦注重硬体之建设,如丁字洋楼、北仓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