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梅县共返回4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梅县的童谣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刋》 第4期  作者:張公鼎  出版时间:1990-02-04
    关键字: 梅县 童谣 乡情乡音

    童谣,顾名思义,那是指儿童的歌谣,和大人唱的歌谣——山歌,有所不同,童谣是细人子练习口才的工具,轻松而活泼,趣味又简单,同时因为童谣是有韵的,朗诵起来自然顺口,合拍动听,所以,只要小时候唸熟了,一直到老,都可以牢记不忘。我们梅县,无论城鄕,各家各姓,绝大多数都是聚族而居,上屋连下屋,新屋老屋,少则三五座相连,多则十座八座连聚而居,屋前屋后,多半有空地或禾坪,或者小岌岗,这些空地岌岗,正是小孩子游戏的好场所,每当天气晴和的晚饭以后,各家儿童,都不

  • 文章李氏福祿戸續修宗譜序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09期  作者:李光唐  出版时间:1993-10-10
    关键字: 李氏宗谱 黄梅县

    先祖萬一公,自江西鄱陽桃花灘瓦鵲壩遷來湖北黃梅亭前鎭,公生十子,其次正二公,生福祿公,築室考田册註民籍,是爲本文之始,追念先人創業艱難,披荆斬棘,以勤儉起家、耕讀爲本,列祖列宗,以養以育,蕃衍生息,血脈流傳,以有今日之數百戶,人文薈萃,爲考田鎭之望族,緬懷劬勞恩深,罔極春暉未報,曷勝其感愧也,今年歲次己巳,族中父老子弟相互聚議,以宗譜年久失修,決爲鳩工續修宗譜出錢出力,夙夜匪懈,數月而成,用以紀生歿,明人倫,敍派分,繼往開來,昭祖德、而示子孫,實爲吾人愼...

  • 文章源遠流長的黄梅戲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05期  作者:吳紹華  出版时间:1992-10-10
    关键字: 黄梅戏 黄梅县

    花鼓戏、三角戏、二高腔等。它源于黄梅县的采茶歌,即茶山上广氾流行的山歌、畈腔、民歌小调。它是在与黄梅一带流行的弹词、道情、旱龙船、锄山鼓、莲花落、连厢、采莲船、高跷、打花鼓等说唱艺术和民间舞蹈的长期结合中,在湖北淸戏、汉剧、江西湖口高腔等古老剧种的影响下,形成一种富有民族特色的地方戏剧。根据史书记载,明朝万历年间,黄梅采茶调,即以道情形式,传播到江西省鄱阳湖周围各县。到了淸代,黄梅戏的传统戏目、唱腔、表演艺术,已日臻成熟,周围各县,班社林立,名优辈出。淸乾隆

  • 文章踏出「送釣竿囘黃梅運動」的第一步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09期  作者:帥元甲  出版时间:1993-10-10
    关键字: 故乡 思乡 黄梅县 黄梅剧团 黄梅调

    一支钓竿给他们,让鄕人经常有鱼可钓,天天有鱼可吃。因此个人特在去年九月间于黄梅县旅台同鄕会第四届第七次理监事联席会议中提议「送钓竿回黄梅运动」一案,希望藉集体的力量,推动此一运动,所提的具体措施为如下的三项:一、发动亲友到黄梅投资:一个地方若能大量接受投资,必然增加许多就业的机会,也增加了所得的收入,是最直接促进经济繁荣的手段。黄梅县内矿产丰富,劳力低廉,交通便利,潜力深厚,为投资开发大好环境,就个人得自黄梅县经委会提供的资料,可供开发投资的项目有廿八项之多

  • 文章梅县传统客家山歌选粹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刋》 第4期  作者:潘添元  出版时间:1990-02-04
    关键字: 梅县 传统客家山歌 乡情乡音

    一、欖樹打花花欖花男:郞在東來妹在西,妹今無郞郞無妻,郞今無妹難過日,妹子無郞正孤凄。女:天上星子撈月華,地上石子撈泥沙,田裏禾苗撈筷子,催今無雙撈哪儕。男:郞今戀妹唔顧他,妹子也莫顧別儕,蝴蝶思花唔思草,阿哥思妹唔思花。女:秤到好棉紡好紗,種到好棉開好花,親哥都係有情義,妹子斷無戀別儕。男:赤脚過河唔怕沙,敢交人情怕哪儕,哪有蜜蜂唔樣蜜,哪有蝴蝶唔採花。女:欖樹打花花攬花,阿哥攬上妹攪下,牽起衫尾等郞攬,等郞一攬就囘家。男:阿妹愛攬牙嘻嘻,爲等哥攬樹下...

  • 文章吾梅儒林前輩掌故兩則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刋》 第5期  作者:張國基  出版时间:1991-02-24
    关键字: 梅县儒生 历史掌故 艺文选粹

    我從前在梅城念中學時,有國文恩師孫波庵先生,圖畫恩師梁伯聰先生,喜歡談吾梅儒林前輩的掌故。茲回憶他們所述掌故兩則如左;㈠孫恩師說:有一次,提學使某公來吾梅主試,出的題目是:洛神十三行賦。洛神是洛水之神,即宓妃。洛神賦是曹子建所作,洛神十三行是晉朝王羲之所寫字帖,現僅存十三行,是很珍貴的字帖。吾梅儒林前輩張其翰先生,是辭賦名家,見學使出此題目,甚合其意,便興高采烈,奮筆疾書。不料,他正奮筆疾書時,學使下場巡視:來到張先生座後。張先生見學使來看自己所作的文章...

  • 文章大陆行吟——梅县丙村井塘返乡记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8期  作者:溫磋達 出版时间:1994-02-20
    关键字: 梅县丙村 返乡探亲 散文诗联

    人云大陸虎狼群;途說道聞莫苟同。吾愛吾鄉水土美;人讚人言中外聞。往昔井塘民旱困;而今阡陌水利通。童山赤土全改色;綠野田疇一望中。交通建設稱便利;水陸空航全國通。珠海白雲咫尺近;梅州勝景馬如龍。電照光明遍遠近;絃歌書韻達三重。半世別離面生陌;人文敎化自相容。青年朝氣雞鳴舞;見義勇爲大漢風。勤勞樸實母儀範;由義居仁父子從。秋收冬藏田園樂;漁唱歸帆滿載豐。休閒茶道天倫趣;荆樹花開喜臨門。高樓大廈平地起;廠場踵立聳煙窗。經濟起飛就業廣;遠景前瞻欣向榮。人行熙攘忙...

  • 文章梅县中山日报及汕报之琐忆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3卷 第1期  作者:劉超榮  出版时间:2005-01-31
    关键字: 《中山日报》 《汕报》 梅县 历史变迁

    后记:一、本文有关中山日报及汕报之历史,主系参依赖光临先生著「七十年中国报业史」(民国七十年三月中央日报编印)有关该两报资料。二、蒙台湾之同学丘尚尧、陈欣华两兄惠赐极多有关该两报之资料,谨此致谢。诚如尚尧兄所言:「在台之人(乡亲)已垂垂老矣,往事早已淡忘。」欣华兄言:「对兄所托蒐集有关早年梅县中山日报汕报一事,很难,难过台湾之(大专)联考。」三、甘萌先生如仍在台,敬盼惠赐教言。

  • 文章涯寫阿姆話(吾梅俗語)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27期  作者:晨鐘  出版时间:2013-02-24
    关键字: 阿姆话 梅县俗语 客家文化

    年初接到家乡嫁到新竹的大细姑曾彩宥小姐电话,她说她父母从梅县来台探亲,在台人生地不熟,找不到人讲话,她父亲喜欢唱山歌,也找不到知音,说台北市梅县同乡会古理事长龙建先生要她来找我。次日曾小姐从竹北搭车到新竹火车站,我开着二十年车龄之老车把她及她父母接到家里来。他乡相遇,亦属乐事。曾老先生不仅健谈,而且是梅县山歌老手,据说他在梅县文化公园、剑英大桥桥下公园经常与人对唱,驳山歌,在寒舍客厅便自弹(三弦)自唱起来。我是喜欢听,但他弹著三弦要我唱我可不行。后来开始

  • 文章人狐聯姻的怪譚——故鄉花月詞鈔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95期  作者:吳紹華  出版时间:1990-04-10
    关键字: 黄梅县 奇闻异事 人狐联姻 怪谈

    都是配合音乐来歌唱,所以必须按律制词,依调塡词,据词的内容标题。但到后来,曲调和词情就不一定相关,各个调名,只作为文字结构的定式,不再标志声调作用。有些词牌,正名之外,另标异名,也有同名异调,一名数体的。词牌之得名,大抵都有其具体来源。人狐联姻简介笔者的故鄕—湖北省黄梅县,普遍流行于民间的一种小令,名为「花月词」的,相传是在淸朝时期,曾发生一件人狐联姻的奇幻事件。依据传说,男主角为一靑年敎师,女主角为一狐狸妖精,此种「花月词」小令,即为该狐妖所作,现将

共48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