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桐庐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桐庐怀旧雨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5卷 第9期  作者:沈德亨 出版时间:2003-09-10
    关键字: 桐庐 回忆 家乡 抗战 同乡会

    进攻,当淞沪吃紧时,最高军事当局,首在浙江成立军事委员会浙江诸嵊新宁游击总队,德亨奉命于甬江,召集青年学生成立政治大队,开往嵊县,旋驻桐庐,选定桐南凤岗华林寺,作为短期训练之基地,吾邑张洪、袁锦波、袁可绩等爱国志士,有怀投笔,纷纷前来参加,余以责无旁贷,昼则忙于训练课程之厘订,晚则邀集韬略贤达,作游击战术之研讨,不厌不倦,循循善诱,以期学以致用,出奇制胜,杀敌致果,虽为时无多,但对青年学子,兴亡有责,国家观念民族意识之灌输,为足多矣。事过境迁,犹堪一述。旋

  • 文章古睦勝蹟(五)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卷 第8期  作者:周念行 出版时间:1969-05-31
    关键字: 桐庐佳境 桐邑山岳 桐庐北乡 秦游山 庆云山

    桐庐佳境,以桐君山著名,已述于上。桐君山之东,有山颇淸幽,相传南北朝刘宋时,有名士戴颙、字仲若,原居山阴,闻桐邑多名山,与父逵兄勃来游,见此山而流连不舍,遂隐居焉,后人因名此为戴山。山中林木繁茂,浓荫蓊郁,俨若天然顶棚,倘在炎夏,凉风习习,黄鹂婉转,置身其中,不啻别有天地。而在深秋,又有红叶艳丽,风动,婆娑弄影,更足媚人,而枝叶茂密,四向低垂,形若华盖张空。山顶有仲若所居之遗址,登临其地,视界辽廓,朝暾初升,俯瞰下方,更有红轮绚烂悦目之快感。旁有深谷,名

  • 文章桐庐胜景(二)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0卷 第11期  作者:申屠丹榮 出版时间:1988-11-10
    关键字: 桐庐 名胜古迹 诗词鉴赏 史料研究

    续上期)严子陵钓台严子陵钓台,位于富春江上游,座落在离桐庐县城十八公里的富春山上,为浙江省重点保护的文物古迹。从富春江电站乘船溯流而上,只见两岸秀峯连绵,翠岗重迭,千仞石壁,临江卓立,一江绿水,波光粼粼。其中鸟雀飞翔,啁啾不绝。这里,一年四季风光各异:春天杜鹃似火,染红江水;夏天靑山葱郁,蝉声悠扬;秋天水淸鱼跃,山枫流丹;冬天千峯玉立,万树冰花。山中有东西两大石台,高一百米,耸立对峙,俯瞰江流,这就是「西传皋羽伤心处,东是严光垂钓台」,是富春山水的精华

  • 文章潇洒桐庐迈入工业化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9卷 第4期  作者:孫尚志 出版时间:1997-04-10
    关键字: 桐庐 工业化 富阳 山城 古迹 风景

    桐庐有富春江之胜闻名久矣,过门而不入者,去年应地方人士之邀,今年复承友好之请,或止宿一宵,或盘桓两日,见闻所及所知益多,尤其对其自然环境的欣赏,对其投资环境的体察,皆略有心得。语云:「百闻不如一见」,并非虚言,愿再撰述此文。一、杭州桐庐道上我原有于杭州钱江码头溯江而上作富春江之游,亦曾专程去江干三郞庙了解轮船的时刻表,毕竟班次少、行程久仍未如愿以偿。否则富春江的山水风光可以一览无遗,尽情观赏了,不知何日有此游兴?桐庐杭州间仅九十公里,若以世界的交通

  • 文章富春山水天下秀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6卷 第10期  作者:黎澤霖  出版时间:1974-10-30
    关键字: 富春山 桐庐 严子陵 桐江 故乡风景

    笼堤柳,水浸孤山,景色之美,简直无以言喩。车过六和塔后即傍钱塘江西南行,远望越山千叠,隐约层云中。东顾碧水平沙,旷渺无垠:车行蜿蜒道上,坎坷难平。就这样行三十二公里即抵富阳县城。钱塘江打从这儿上溯而至桐庐,人称为富春江。富春江的风景,可以说是两江风光的代表,大自然间的杰作。江流迂曲,舟行江上,极目远望,有时是水天相接,浑成一片;有时是山穷水尽,稍一转折,却又柳暗花明。所谓「山色四时碧,溪光十里淸」即指此。富春江水的凝碧,风光的明媚,更配以风帆沙鸟,朝雾夕晖

  • 文章王縣令山左得二寶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8卷 第1期  作者:醉侯 出版时间:1976-01-25
    关键字: 王县令 曲沃县 桐庐夕照图 黑龙戏雨图

    (續故鄉怪異錄)吾邑先賢王慶雲公,明崇禎年間,爲山西曲沃縣令,因注意民間疾苦,常隻身微服出訪輿情。一日,過酒肆見一士人,儒巾敞服,面貌淸癯,手持墨畫一幅,向店家換酒被拒,王在旁觀之,見紙上繪一漁夫,兩手持竹筌,在水潦中捕魚,前面有小蝦一羣,跳躍逃逸,伸屈之狀,隻隻生動可愛,心甚好之,問其售價,答以白銀一兩,王卽由囊中取付之,並沽酒邀其同飮,覺其量甚宏,展問姓氏里居,答以張姓,逸其名,到處爲家,已忘故鄕所在,王憐而奇之,請其來家小住,張慨然允諾,王帶張自後...

  • 文章白雲源頭是詩家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0卷 第8期  作者:高志林 出版时间:2008-08-10
    关键字: 《桐庐县县志》 富春江 白云村 诗词鉴赏

    晚唐诗人方干留在世上的诗句真不少。在我翻阅了廿七本全唐诗后,方诗人的山水诗,尤其是越中山水诗对我的印象特别的深。因此,我误以为方诗人是会稽山阴人士。后来遁「唐诗之路」泛舟富春江,来到桐庐县,才知方诗人原是富春江山中的芦茨溪人。于是兴趣极浓的寻到了芦茨湾,拜谒了方干先辈的旧居遗地。《桐庐县县志》记载:「芦茨溪,一名白云溪,亦名白云源,自建德县马岭发源至三早桥入境汇入桐江。」白云源在桐庐县城西南四十里处。初入,谷地宽广,石头路平展,溪水缓流。再往前行八、九里

  • 文章富春江上的桐君山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3卷 第12期  作者:樹泉  出版时间:1991-12-10
    关键字: 富春江 山水风光 桐庐县 桐君山 桐君传说 中医医术 中药研究

    美妙的岩溶古洞,如富阳的灵山梦幻、桐庐的瑶琳仙境、建德的灵栖三洞(灵泉洞、淸风洞、霭云洞)比之桂林的芦笛岩亦并不逊色。如今杭州大都会区包括了旧杭州、严州两府各县。西湖、富春江、千岛湖皆归属于其范围之中,甚至皖南的黄山与千岛湖相距不远,几乎与此相联成了一体。桐君山与七里垅的严子陵钓台相邻,皆在桐庐县境,濒临富春江南岸,同属历史久远的古蹟。桐君是中国传统的中药之祖,桐君山乃其故里。史载:黄帝命相君与巫彭采药求道,止于桐庐东山(因桐君而名桐君山)结庐山侧桐树下,识

  • 文章古睦勝蹟(四)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卷 第7期  作者:周念行 出版时间:1969-03-29
    关键字: 历史遗迹 杂文随笔 郁达夫先生纪念碑 白云源 风雅先生归隐存 子陵台下白云村 潇洒桐庐 公余午睡浓 人生安乐处 谁复问千钟

    」其地林木荫翳,风景幽美。昔有梅树数万株,花时如海。所谓「十里长洲九里花」之花田深处,相传即是此地。十里长洲的下游,有桐君山雄峙江左。桐君山孤峯突起,壁立千仭,其下,天目溪自西来,汇合富春江(由桐庐至富阳)浩荡北流钱塘,入海。故此山三面环水,风光旖旎。隔天目溪,便是桐庐县城。由天目溪起岸,循石径登山,山上有「桐君道观」一栋,内供桐君塑像。香案下设有张口木刻佛像,游者投铜币于中,人每称桐君为铜君。相传昔有异人结庐于山侧桐树下,有问其姓者,则指桐以示之,因名其为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