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校对之误共返回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零星的回憶(四五)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0卷 第4期  作者:雨堂  出版时间:1988-12-01
    关键字: 不白之冤 凄风冷雨满江城 校对之误 每况愈下 词源索引 假借

    ,五经、四书、古文、唐宋诗中,也未见过「红城」二字。过一会儿,脑际灵光一显,忽然笑起来了:「这句诗出于『聊斋』中的『嘉平公子』,不是『红城』,而是『江城』。原文是『凄风冷雨满江城』。所谓『江城』即江边之城也。现在坊间所售的一些廉价书,偸工减料,校对太差劲...」接着大吹特吹:「我年少时记性很好!最爱『聊斋』,尤其是故事里面一些骈文如「臙脂」判词、「江成」、「马介甫」、「八大王」、「黄九郞」、「席方平」以及最后一篇「花神」中的「讨风姨檄文」,百读不厌,当时皆能

  • 文章錯字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9卷 第2期  作者:湘靈  出版时间:1977-02-01
    关键字: 错字 印刷物 手写之误 校对

    相当的修养,才能发现、改正错字,甚至内容上的错误。古人校书是两个人作的,一个人唸原稿,一个人对印刷样张,好像吵架一般,故称为校仇。现代的校对工作是一个人独任,既看原稿,又要看样张;既要求速度,又要求精细,往往顾此失彼,眼睛一眨,错字会跟着成了漏网之鱼。一篇文章,三校之后,难免仍有错字;一本书五校之后,亦仍有小疵;俗谓校对工作如秋风扫落叶,总扫不干净,其艰难可知。印刷物中的错字,有的是撰稿人手写之误,有的为手民误植,校对未及发觉。错字,有的无关宏旨,有的却一字

共2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