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曲艺共返回3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地方戲常州灘簧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53期  作者:童致祥  出版时间:1973-02-15
    关键字: 常州 曲艺 滩簧

    在我們大陸上,江長以南的各縣市,風土人情,地方習俗,以及各地的言語,都有不同的地方。俗云:「江南十里蠻」,誠非謬也。就是以民間娛樂來講,亦隨各地的環境而構成。我們家鄕的民間娛樂,除京戱之外,尙有本地的一種戱劇,名曰:「灘簧」。這種地方戱,在我們每個鄕村角落裡演唱,甚爲普遍,吸引力很大,可說是鄕村婦孺們最喜愛的一種娛樂。常州灘簧的名稱,不知起於何時,現在缺乏資料,無從査考。根據辭源的記載:「一種彈詞俚曲,杭俗遺風;灘簧以五人分生旦淨脚色,用絃子琵琶,胡琴鑼...

  • 文章鄖陽曲子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43期  作者:尹林  出版时间:2002-04-10
    关键字: 曲艺 郧阳曲子

    郧阳曲子是湖北省地方曲艺曲种之一,又称郧西三弦。当地群众把这种演唱活动叫作唱曲子。它流行于湖北省西北地区的郧县、竹山、郧西等县鄕。其中郧西、竹山最为盛行。湖北省西北郧阳地区与陕西、河南两省接壤,在历史上曾是各地流民聚集的地方,同时也把不同地域民间艺术带入此地,在旧时的县志中就有描述。如明朝成化年间,郧阳府志中就有如下的记载:「民多秦音,俗尙楚歌,务耕少学,流寓杂处。」郧阳曲子何时形成无资料记载。据老艺人讲,清朝乾隆年间,有一位外地姓梁的人到郧西县作官,他

  • 文章访北京八角鼓曲艺票房记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7期  作者:吳文彬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北京曲艺 八角鼓 集贤承韵曲艺票房

    所谓「八角鼓」,是因为用八角形的手鼓作为节拍演唱曲艺而得名,伴奏乐器只是一把三弦,演唱「岔曲」,如果加入其他曲牌,又称「单絃牌子曲」,久住平津的鄕亲们对它并不陌生,这种曲艺往往与大鼓、相声、戏法、杂技,同列为什样杂耍节目之中。据说八角鼓曲艺,源于八旗军中康乐活动,很受八旗子弟爱好,前请宫内也时有演唱,曲词典雅隽永,写景咏物别具情趣。笔者回京探亲访友得识八角鼓专家伊增埙先生,蒙他介绍北京八角鼓曲票房。北京「集贤承韵曲艺票房」,位于新街口苇坑胡同,主持人是钱

  • 文章追溯溫州彈詞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6卷 第2期  作者:沈不沉  出版时间:2000-04-01
    关键字: 温州 曲艺 弹词 民间音乐 历史

    温州的地方文艺,戏曲方面的大多有轨迹可寻,历代文献或野史裨乘也偶有述及,唯有「温州弹词」却难觅踪影,消亡既久,文献又绝少记载,其来龙去脉颇难追寻。手头虽有几篇介绍文章,也是众说纷纭,语焉不详。去冬我受命主编《温州曲艺志》,在进一步深入追索下总算理出一点头绪。本文拟就温州弹词的定位、演唱方式及其历史演变作概略的介绍,以就正于方家。隋唐以来,我国的民间音乐即开始以曲牌的形式出现,包括当时最流行的「大曲」、「法曲」等在内,大抵由「清商乐」沿革而来。唐人崔令钦

  • 文章馬年説馬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95期  作者:鄔梅 出版时间:2002-02-10
    关键字: 马灯调 民间曲艺 马年祝语 思乡之情

    送走蛇歲,迎來馬年;馬思原野奔馳,人盼經濟騰飛。考古學家們認識,大約距今五千年左右,人類已經開始馴養和役用馬匹子。中國有代至春秋時代,就曾用馬拖著戰車出征,使敵方步兵大敗。在歐洲,古希臘和古羅馬都曾使用過馬車。到了唐代,馴馬和馬術表演已經相當流行,從廣東到長安這麼長的路程,兩三天時間就能讓皇帝的老婆吃到粤產鮮荔枝,就是靠馬的四蹄飛奔。馬對人類歷史的發展還眞有莫大的關係。北歐幾個民族的南遷、阿拉伯人的東征、蒙古人橫穿西伯利亞越過烏拉爾直搗歐洲,如果沒有奔馳...

  • 文章細說「錦綉」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2卷 第4期  作者:梁中英  出版时间:2004-10-30
    关键字: 团员群像 锦绣发展 锦绣远景 锦绣曲艺团

    来,从下午两点到晚上九点,玩者尽兴,唱者痛快。锣鼓敲响,引来一批曲艺新秀,他们年纪轻、本钱足,学习能力强,进步神速,引发我们正式组团的构想。台北市申请牌照不易,就由朱伟彬利用他过去票友演出的资历,提出房产证明,在台北县申领「锦绣曲艺团」的牌照。今(九三)年五月廿六日,拿到以朱伟彬领衔的正式牌照,他理所当然的就是团长,周德建是副团长,笔者被推为荣誉团长,五姨执掌财政。二、锦绣基地六月下旬,我们租得台北市西宁南路三六号狮子林大厦七楼第一室为锦绣基地,解决原先

  • 文章喜聞粵劇譜新章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14期  作者:蒙天祥 出版时间:2006-10-10
    关键字: 粤剧 曲艺活动 粤剧创新

    今(二〇〇六)年夏天,为庆祝关圣帝君宝诞,在香港举行了一场「港台省深珠澳粤曲演唱大会」,由香港东方之珠曲艺团主办,香港广西同乡联合总会参加协办。大会从晩上七点钟开始,除了有港澳的名唱家演唱,还有来自广州、珠海、深圳的著名唱家助阵。当晩可容七百多人的会场,座无虚席,形成爆满状态。因为听这些巨星齐集一堂献唱,机会十分难得。在各首精彩唱曲中,安排了一首「刘三姐(在传说中,刘三姐不但是广西家喻户晓的歌仙,在全国也肯定她是歌仙)之喜结良缘」,由深圳来的李强先生和曾

  • 文章郑州:全国最好的曲艺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5卷 第2期  作者:陳煒 出版时间:1993-04-01
    关键字: 曲艺 民族文化 演出 观众 戏曲

    九月八日这天,是値得河南民族文化曲艺宫纪念的日子。从这天始,它的名字又一次走出郑州,走出河南,远播世界。因为这天晩上,有一三〇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家人来到这里,幷观看了演出。他们是曲艺宫今年八月被河南省旅游局定为旅游景点之后接待的第一批客人。这是一批不寻常的客人。他们中许多人的头发已经花白,步履已经蹒跚。他们从广东,从香港、台湾,从日本、泰国、新加坡,从世界各地,不远万里来到中原,是为了了却一桩心愿「寻根」。他们是黄河流淢汉民族的后裔。一六〇〇年前,他们

  • 文章(劇談)寧波的京班戲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3期  作者:賀鑄 出版时间:1968-04-01
    关键字: 宁波 京戏班 地方曲艺 南派武生王虎辰

    在寧波登臺演唱,時間較久,賣座較佳的伶人,先後有王虎辰、金少山、李萬春、張如庭、陳鶴峯,以至厲彥芝領導之厲家班。仍就記憶所及,約略述之:先說王虎辰,王虎辰在北方初無藉藉名。到上海鬻藝,僅能在第二輪戲院登臺,惟其藝事確有獨到之處,故雖在閘北更新舞臺,連唱數月,吸引不少觀衆。惟以當時習尙,已在第二輪露臉者,無法立即改入第一輪戲院演唱,乃由寧波天然舞臺——其時臺址在右營巷。邀請獻藝。王虎辰除豢養猴子一隻外,別無嗜好,專心藝事,近乎書(戲)獃。不菸不酒,不食大葷...

  • 文章(劇談)寧波的京班戯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5期  作者:△賀鑄▽ 出版时间:1967-02-01
    关键字: 宁波 京戏班 大鸿寿徽班 地方曲艺

    上期述及以三麻子爲首的「大鴻壽」徽班,是在寧波多年來演進成爲「京班」的。在這一段漫長的歲月裡,伶工們取全國南北各地曲調、演技,去蕪存菁,綜和「徽調」「崑腔」「皮黃」「亂彈」蛻變成爲「京班」。這撫育它的「搖籃」,惟有我寧波足以當之。以寧屬各縣民間雄厚的財力,足夠使「大鴻壽」的業務蒸蒸日上。同時還訓練出一位傑出人才:麒麟童周信芳!那時,戲劇界並沒有所謂「科班」「劇校」。寧波的大鴻壽,說他是「水路班」也好,說他是「梨園」「敎坊」也不會有人來辯正。祗是在寧波境內...

共35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