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晚晴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弘一法师与晚晴山房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7卷 第11期  作者:胡國樞 出版时间:1995-11-10
    关键字: 李叔同 弘一法师 佛教

    在杭甬铁路的中心点驿亭,美丽的白马湖畔,有一幢小小的精舍,这就是弘一法师的晚晴山房。一九二八年冬,弘公的好友与学生夏丐尊、刘质平、丰子恺、经亨颐、穆藕初等,鉴于大师住无定所、健康不佳,再加灭佛风潮时有所闻,征得弘公同意后,在此结庐三椽,作为他晚年栖息之所。弘公借用李义山诗句「天意怜幽草,人间爱晚晴」中的「晚晴」二字,题名曰「晚晴山房」。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一八八〇—一九四二),从一九一八年杭州虎跑出家,共二十四年佛门生涯。以振兴佛敎、弘扬南山律宗为己任

  • 文章国父驻节的「晚晴园」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3期  出版时间:1982-11-01
    关键字: 晚晴园 同盟会 名胜古迹

    民前八年, 国父孙中山先生与闽侨胞陈楚楠等各省同志,发起中国同盟会于东京,是冬重游新埠,适逢该地政府禁止入境之期已满,陈楚楠等遂欢迎登陆,随经设立同盟分会,为南洋英荷两属之总机关部,假晚晴园为会所……。晚晴园位于新加坡市区,景色幽美,是个诗情画意的地方 国父第一次到新加坡,就是住在晚晴园,尔后往返南洋,也都以此地为住所。同盟会南洋分会即在此地产生,后改为「南洋支部」,成为革命同志聚集之所。晚晴园原为革命先进张永福先生别墅,后归公有。关于该园之变革兴替

  • 文章晚清高等學堂畢業文憑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31卷 第3期  作者:張永壩 出版时间:2015-06-01
    关键字: 晚晴高等学堂 毕业文凭 展品 历史考究

    溫州教育史館近代教育展廳內東南角牆上,有一張晚清高等學堂的畢業文憑,頗受參觀者注目。這件展品縱長七十一釐米,橫寬五十四釐米。四面邊框裝飾著八條五爪龍,每邊兩條龍,頭對頭排列。邊框四角嵌著”畢業文憑“四個楷體字,框內密密麻麻地印滿了字,很像一張佈告。這張畢業文憑是浙江省官立高等學堂於清宣統三年(一九一〇)六月初四日,發給溫州府泰順籍學生林宗強。這是我國最早的高等教育畢業文憑之一。展品為複製品,原件藏溫州圖書館。畢業文憑 四大特色這張畢業文憑正文分為兩部分,...

  • 文章紀吾粤晚清小説家吳趼人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6卷 第4期  作者:祝秀俠 出版时间:1976-12-30
    关键字: 吴趼人 人物生平 晚晴小说

    述。予曩年在广西大学文学院讲授中国小说史时,曾在桂林旧书肆中搜购得趼人所撰另一小说「恨海」,于其生平亦未加详考。所知无多。今以陈女士来信之故,稍事蒐集其事迹如下:二南海佛山鎭吴沃尧,趼人,号我佛山人,淸小说名家,其作品「九命奇寃」「二十年目覩之怪现状」,称为淸讽刺小说之巨构,传世不衰。「趼人」初名「茧人」。后以某女士画家为其绘一扇面,误将「茧人」二字写成「茧仁」,沃尧叹曰:「彼姝竟以僵蚕视我耶?」因取庄子「百舍趼而不敢息之义,乃改茧人为趼人,后遂以此

  • 文章人间爱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2卷 第4期  作者:彭鍔  出版时间:1986-09-20
    关键字: 人生 心境 《爱亭》

    淡江大学三十年,偶多书下两句示诸生,不意这羣孩子,远游海外,各有千秋,花叶满枝,仍不忘旧,刋写抒情之作,剪报寄慰;谢教授冰莹学姊同客金山,友善犹昔,兹检印其「爱亭」早年文选,写出亦画亦诗心声,均算是我沾光,共博大雅君子一粲,健厂老人彭锷八六年美西。「天意怜幽兰」「人间爱晚晴」,记得健老师说过:「这是一种心境。唯在晚晴的片刻,才领会得到什么是怜惜,什么是记取。」老师一面说著,一面摇著折扇,多古典的午后!在隐约看到的我,怎能体会这晚晴的诗境和婉柔的情意?后来也读

  • 文章晚清時期基督教在四川省的傳教活動及川人的反應(1860~1911)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60期  作者:呂實強 出版时间:1976-07-01
    关键字: 基督教 四川 时期 传教活动 天主教 教案 反教活动

    被官府驱散消灭。结论以上将淸时期基督敎在川省布敎及川人对之反应的情况,扼要说明。于此再就全部过程中演变与趋向,试加阐释,以为本文的结束。就布道工作的发展而言,不论新敎与旧敎,在一八六〇—一九〇〇的四十年间,均不如一九〇〇以后为迅速。从民敎冲突的情形来看,自一八六〇到一八九八的余栋臣打敎,亦达于最高潮,次年余案平息之后,直迄一九一一,未再有重大敎案发生,此均显示川人反敎情緖,大为低落。在一八六〇—一九〇〇间的重大敎案中,几乎没有一次不与对外力侵逼的忧惧与愤恨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