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晋祠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談古説舊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3期  作者:梁丹丯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剪桐封唐 晋祠 豫让

    桐叶封话晋祠根据司马迁《史记.晋世家》中所述:就从公元前一一〇七年的成王九年,即周武王之子姬诵在位时,有一天,他和幼弟姬虞在宫廷内游戏,他好玩的拾起一片桐叶,剪成圭状递给弟弟说:“喏,这就封你做唐侯!”这事恰被身边的史官听见,立即上前道贺并促择日成礼,他谏劝的理由是:“君言不可戏!”就这样,姬虞果然受封,又因其时称弟为叔,后人便称呼这位因戏言而正位的姬虞为叔虞,当时的唐国,便是如今的晋地,亦即叔虞之子以国在晋水之阳而改的国号。其后,这故事又因唐代柳宗元所

  • 文章太原晋祠的金人传奇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1期  作者:王齊秀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太原晋祠 晋祠金人 传说故事

    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廿公里处的悬瓮山脚下,自古至今都是中国北方著名的游览胜地。《晋祠志》上说:“三晋之地,以晋阳为最,而晋阳之胜,全在晋祠。”这话实不过也。来到晋祠,您会发现这里不仅山环水抱,古树参天;亭台莲池,星罗棋布;楼台云集,雄伟壮观。而且这里的一切都孕育出一段美丽动听的故事。晋祠内对越牌坊前有一座金人台,台上四角各有一尊高二米左右的铁人,它们身穿铠甲,姿态威武。因铁属五金之列,铁人也叫金人。说起这四尊金人来,传奇的故事很多。西南隅的那尊金人

  • 文章「桐叶封弟」的山西晋祠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3期  作者:劉震慰 出版时间:1974-01-01
    关键字: 晋祠 名胜古迹 历史故事 民俗传说

    桐叶封弟于晋源晋祠位于太原市西南约五十里,在「悬瓮山」的南麓。悬瓮山像是一口倒扣着的水缸,缸口还有水流出。水经注:「悬瓮之山,晋水出焉。」就是指的这里。这一带,在周初属唐,成王时拿来封予叔虞,晋国的第一位远祖,「晋」的名称和「晋水」颇有渊源,后来成为山西省的简称。「晋祠」,很可能就是叔虞的家庙。后来逐渐演变成杂祀的庙宇、道敎的宫观,也由和尙来主持,这种兼容的作风,使它成为山西省吸引游客最多的名胜。叔虞的被封于唐,在史记卷三十九晋世家,还有一段非常戯剧化

  • 文章印度泰戈爾太原講學記——崔宸英記憶中的泰戈爾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2期  作者:崔廷鈞 出版时间:2003-07-01
    关键字: 泰戈尔 太原讲学记 徐志摩 晋祠

    多次被听讲者欢呼所打断。徐教授逐句翻译,原语含意无遗。听讲者聚精会神,认眞作着笔记。泰戈尔的演讲具有学者风度,又蕴含着相声大师的幽默,神情并具,体现出泰戈尔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哲学功底,使每一个听讲者无不入神,引起全场听众的共鸣,掌声欢呼声经久不息,回响在文瀛湖畔。四月二十四日,正値阳春三月,春风徐吹,风和日丽,千枝吐绿,万蕾竞绽。在山西外国语学校校长卫西琴陪同下,泰戈尔一行及徐志摩教授游览了素有「小江南」之称的晋祠,观看了祠内八景、祠外八景、鱼沼飞梁、圣母殿

  • 文章晋祠成王桐叶封弟唐叔虞、王氏世祖与晋溪书院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4期  作者:羅強智 出版时间:1999-07-01
    关键字: 剪桐封弟 王氏祖先 晋祠 晋溪书院

    始于太原,故全国姓王的,都是发源于太原,并且是黄帝嫡系后裔。究竟是“功封”,或“剪桐封弟”。根据《史记·晋世家》所载,周武王之子成王,封同母弟叔虞于唐,故称为唐叔虞。叔虞之子燮,因境内有晋水,改国号为晋。后人为了纪念叔虞,在晋水源头,建立祠宇,称唐叔虞,又叫“晋祠”。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晋词当在北魏时建立,距今约有一千六百多年。在这漫长的岁月中,晋祠经过多次修建。北齐文帝高洋,将晋阳定为别都。天保年间(公元五五〇——五五九),扩建晋祠。隋朝开皇年间

  • 文章山西的舊誌整理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4期  作者:曹振武 出版时间:1999-07-01
    关键字: 山西旧志整理 译成白话 晋祠志》

    运城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张博文等人点校后,于九十年代初正式出版。《崞县志》稿编纂者佚名,现分存于原平市史志办公室和山西省图书馆。此外,刘大鹏编修的卷帙浩繁的《晋祠志》光绪三十二年(一九〇六)即脱稿,一直束之高阁,八十年代未经慕湘、吕文幸点校,也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一九九八年十月

  • 文章三晋与晋祠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83期  作者:王輔羊 出版时间:2014-01-01
    关键字: 晋祠 三家分晋 三晋由来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晋人御师必于殽,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杨伯峻注:「二陵者,东崤山与西崤山也。」唐刘长卿《送王端公入奏上都》诗:「途经百战后,客过二陵稀。」明于谦《暑月将自太行巡汴》诗:「三晋冲寒到,中州冒暑回。」中州为古豫州(今河南省一带),因地处九州之中。陈去病《自阳高县抵大同》诗:「云饼飞处射精光,三晋云山接大荒。」大荒即边远地区。晋祠是周朝晋国开国君主唐叔虞的祠庙,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悬瓮山麓。晋水发源

  • 文章晋祠与周柏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9期  作者:王繼祖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太原晋祠 历史背景 建筑介绍 周柏

    身临太原不涉足晋祠,无疑是一件憾事。美丽古雅,融水色山光和文物古迹于一体的晋祠,位于太原西南二十五公里的悬瓮山麓,晋水源头。是中国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的创建年代已不可稽考。只从西周初晋国的历史和烩炙人口的「桐叶封弟」的故事,便可证明其历史的悠久。晋祠,以祭祀西周晋国开国之诸候唐叔虞而得名,曾名唐叔虞祠。现存记载晋祠最早最详的历史文献,当推北魏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和《魏书·地形志》。这两部史学名著分别载有:「悬瓮之山,晋水出焉

  • 文章晋祠张三峯石洞传说《选自「晋祠杂谈」》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37期  作者:張友椿 出版时间:1990-12-01
    关键字: 张三峰 晋祠 石洞传说 史料记载

    晋祠南面南峪口,有邋遢师傅洞的古迹一处,据赵谦德《张仙洞记》说:洞在县(太原)西南二十余里南峪内北山的顶端,虚岩很深,古柏苍翠茂盛,泉石淸奇美丽,是张三峯眞人遯迹的所在。上有玉皇阁,阁后面的东北上是洞口,里边横两丈多,深一丈余。洞顶悬石累累倒垂,石壁的隙缝裏有一大石榻天然可憩。榻的前面平石上眞人磨擦下的足迹至今还存在着。村人相传明初有道人来往于此,自称是张邋遢,不明白他是仙人,……榻处壁缝故深黑,道人坐卧其间,光芒四射须眉可数,从此以后都怀疑他不是一个

  • 文章晋祠是个好地方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82期  作者:劉建昌 郭培義 丹英 出版时间:2013-07-01
    关键字:晋祠是个好地方》 山西方言 民俗小调

    晋祠风景区是个举世千古闻名的好地方,此地有泉水、周柏、唐碑等,并出产北地少有的稻米,眞是个三晋宝地。试就《晋祠是个好地方》这首歌曲而言,其中叠字连连,如「呜都都」、「圪洞洞」、「哗啦啦」、「嘘溜溜」、「香喷喷」、「闻丢丢」、「肉津津」、「山根根」、「手心心」等九组,衬字有「哎哟」、「呃呀」、「哎得」、「哎嗨哟」、「哎咳哟」等五组,一看就知是山西中部方言民俗小调,如果唱起来,一定引起同乡老辈们不止的思乡、乡愁等感慨。现将歌曲歌词列在下面,以飨读者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