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明清科举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读同安县志略释明清科举层次名称

    来源期刊:《同安》 第40期  作者:林石梧  出版时间:1992-07-01
    关键字: 同安县志 明清科举 科举名次划分

    人注意及之,爰参酌中国考铨制度论著及辞海注释试作解释,以供参考,尙祈 各鄕长不吝指敎:科举名称解释一、秀才:明清称入府州县学生员为秀才。二、举人:鄕试中式为举人。(在省城举行)。三、进士:明清之制,举人会试中式,殿试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唐时依次称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通称皆曰进士。四、解元:鄕试(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五、会元:会试(进士)第一名为会元。六、传胪:会试(进士)二、三甲第一名为传胪。七、翰林:清季凡进士朝考得庶吉士

  • 文章明清科举及山西名进士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5期  作者:王小鴿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科举制度 明清科举 山西名进士概况

    中后期每科约在六五名左右。举人是明清科举路上的重要一站,取得举人资格,便可被授予官职或从事其他职业。那么,山西这些获取「举人」身份的士子的主要去向是哪里呢?现举山西盂县、静乐县等地在明清时期中举者的情况,借以了解当时山西人中举规模及从业状况。盂县明清举人共二〇七人,除了一人未仕和五八人因资料不全未作统计、四〇人中进士外,其余共有举人一〇八。在这一〇八人中,从事教育职业者如教谕、学正、训导、教授等卅八人,占到所有举人的约三分之一,其余三分之二的举人作了知、州等

  • 文章闲话吾埔明清两代科名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5期  作者:郭湯盛 出版时间:1978-12-01
    关键字: 明清时期 大埔科举 趣闻轶事 著名人物

    科擧是封建時代之產物,在昔君主專制時期,多用科擧取士,而一般讀書人,欲獵取功名,亦莫不以參加科擧考試爲進身之階。其制度明淸兩代,大致相同,計分爲邑試考秀才;府試考廩貢;鄕試考擧人;京試考進士;殿試考翰林五種。翰林榜首,稱作狀元;進士榜首,稱作會元;擧人榜首,稱作解元,若能三元及第,堪稱天下奇才,千載難得一見。普通一般士子,十載寒窗,往往欲靑一矜而不可得,倘或僥倖得以折桂採芹,開科發甲?自可陞官發財,光宗耀祖,獲得至高無上之殊榮,所謂「十年窗下無人問;一擧...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