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化丰富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文山縣城著名小吃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8期  作者:王需文  出版时间:1988-12-25
    关键字: 文山小吃 少数民族 文化丰富 特产介绍

    记得少小离家时,承儿时同学邀约,吃遍了文山县城的小吃,迄今思之,足供朝夕佐餐,以增添晨昏间佳肴之不足。自开放探亲后,特函家兄王需章撰述县城著名小吃,以响旅台鄕亲。文山人除土著的少数民族外,来自祖国四面八方,既传来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又汇集了各地的风俗习惯,也根据本地的特产,创造了各种口味的多种多样的名特小吃,使锦绣山鄕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现选其别具一格的十二种,作以下简述。三七根炖鸡:「开化三七」是文山的特产,既是高级营养的滋补品,又是多种功能

  • 文章三尖峯憶往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4卷 第1期  作者:譚惠彬 出版时间:1986-01-15
    关键字: 地理位置 思想文化 丰富矿产 往事回忆

    人文思想而言:山麓下设有三所国民小学,高小一所、初中一所,所以说人文思想尙称开化,可做时代的尖兵。文化方面亦站在水平线上。在这一地面的文化方面可说是普遍性的,并不亚于新化其他各鄕鎭。三尖峯在县境内并不驰名,又非名胜古蹟之地,为什么会引起外鄕人对它的注意?如韩非子所说:「其貌不扬,怀抱其才,为世人所爱」。三尖峯是同样的道理:因其地下宝藏特别丰富,鑛产有铁鑛、锡鑛和金鑛。其中仅洪水坪的铁鑛已经开采出来,而且大量的出产,每天动员好几百人!其中的锑鑛和金鑛尙未开采出来

  • 文章慧眼識人才的現代伯樂

    来源期刊:《陽新文獻》 第1期  作者:思兼  出版时间:1986-08-01
    关键字: 成惕轩 骈文 主持考试 酬唱 发掘人才 文化教育 著作丰富

    他是慧眼识人才的现代伯乐。大家在他的精神感召下,往往能互相切磋砥砺,化「文人相轻」为「文人相亲」和「文人相重」。先生的騈文,早已名家,而先生之诗,尤富于时代意义。如民国六十七年十二月十六日「感事」云:州铁无端铸错来,一时羣议沸春雷。运逢天醉鹑虽翦,德验人归凤岂衰。我自深根培葛藟,谁能左股割蓬莱。横流未信终沈陆,旦晚青阳煦九垓。当时正値美共建交,先生此作,感物吟志,适足以激发民族意识,增进爱国情操,端正社会风气,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先生著作甚多,关于文化敎育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