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敦煌壁画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敦煌藝術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期  作者:蘇瑞屛  出版时间:1985-01-01
    关键字: 敦煌 佛教艺术 敦煌壁画 壁画内容 敦煌学

    必经之地。佛敎艺术,便在行旅者的祈愿求福的需求下,广施功德,各洞次第开凿,而有艺无资者也纷纷群集至此谋生,代有增造,促成了今日不朽的艺术。一般所指的敦煌,即自县城东南行约四十华里的「莫高窟」或「千佛洞」,洞建在三危山和鸣沙山下的河谷边,长达三里,有画和塑像的在南端,此段则为工匠和僧侣的住所。各洞依山而建,累累如蜂巢。此外在安西南一百四十华里的楡林窟,和千佛洞,敦煌西南的西千佛洞,也都涵盖在敦煌艺术内,像张大千所摹敦煌壁画,其中一部份即来自楡林窟。佛敎艺术经二世

  • 文章盗寶敦煌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30期  作者:王三慶 出版时间:1988-10-01
    关键字: 张大千 敦煌壁画 文物收藏

    抗日战争之际,国画大师—蜀郡张大千先生曾经带着子姪、门生,两度进驻敦煌,除了根据祁连山的水系方向,为莫高窟由上而下、自南至北,复从北向南,作规划性的编号外,并临摹敦煌壁画,几达三易寒暑,完成作品六十二件,已于生前捐赠给故宫博物院。因此,大千先生一生之成就及其对敦煌学界的贡献,可说和他在敦煌的三年临摹,具有密切的关系。然而,最受国人批评的也是他的临摹过程和盗宝的嫌疑。这件事,在他晚年卜居外双溪摩耶精舍的时候,仍然牵肠挂肚,耿耿于怀。所以,有一次和江兆申先生

  • 文章我与敦煌壁画

    来源期刊:《甘肃文献》 第6期  作者:張大千 出版时间:1976-06-01
    关键字: 敦煌壁画 洞窟考古 文化价值

    大大地提高了敦煌的文化地位。敦煌壁画是在距离敦煌四十华里的鸣沙山千佛洞内,千佛洞是当地人的俗称,原名莫高窟。(胡适之先生曾就囘纥语译莫高二字为桃花,经详查二字出处,莫高实即漠高,指沙漠中的高山,这是在壁画的题记中所发现。)在山的砾巖峭壁上凿有一排排的石窟。峭壁的下面是一道河流,源出天山,经莫高窟十余里北流入戈壁而竭,这些洞窟长约二公里,分五层排列,其第五层现只余一窟,可说是洋洋大观。据说苻秦建元二年(西元三六六年)有一个远来的和尙乐僔开始在峭壁上凿开

  • 文章略论敦煌壁画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32期  作者:沈以正 出版时间:1989-09-01
    关键字: 敦煌壁画 敦煌艺术 中西画风 绘画艺术

    的小龛,较大的壁面,适合大幅的壁画。壁画一般仍用土红色为地,饰以金叶,与黑白青绿等色彩,呈现富丽堂皇的情趣。线条虽然略为纤细,已能掌握形相的正确和婉转流利的变化,尤其染色时的晕散法,层层染开,更显得柔和毕眞。元代汤垕在画鉴中论展子虔的画法时云:「画人物描法甚细,随以色晕开。」历代名画记中谈起隋代大家如展子虔、郑法士和董伯仁,说是「中古之画,细密精致而臻丽。」的确与敦煌壁画的技法可以相互印证的。四、唐:技法洗练,内容繁复唐代国力鼎盛,自初唐迄中唐两百年中,兵灾

  • 文章《絲路花雨》舞蹈源起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46、47期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丝路花雨》舞蹈源起 敦煌莫高窟 历史资料 敦煌壁画

    菩萨更是千姿百态惹人爱怜,那身着石榴裙的女子仿佛是唐代舞蹈家■身影,那衣裙飘转发瓣四散的定是「四座安能分背面」的「胡旋女」,还■那吹笙的鼓著腮,吹笛的打着拍,弹琴的抚著弦……等情态,眞是栩栩如■,充满生机。敦煌壁画经过反复揣摩后,总结出静止舞姿都具有讲究曲线,勾脚,出■,扭腰,手势丰富,头颈别致,表情妩媚等特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姿的重心及动势,揣测每一个舞姿可能经过什么样的路线达到壁画上的那■样子。努力探索后逐渐发现了一种规律,就如同古典舞剧,「圆

  • 文章國畫家胡克敏鄕長八十年展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34期  出版时间:1988-04-01
    关键字: 国画家 胡克敏 八十年展 致力国画 硏究敦煌壁画

    国画家胡克敏鄕长,于三月三十日至四月五日间,在中华路国军文艺活动中心二楼艺术厅擧行「八十年展」,展出近作书画百帧。胡鄕长年届八秩高龄,宝刀未老,炉火纯靑,艺事正値登峯造极之际,此次展出,实不同凡响。希望爱好艺术同鄕,枉驾前往品赏。胡氏于画兼擅中西,来台后欲求专精,致力国画山水花鸟二门。作品构图谨严,用色淡雅,尤其对水墨运用,浑化无迹,造诣极深。胡氏曾获敎育部社敎奖,画学会金爵奖。又他曾硏究敦煌壁画十余载,曾为历史博物馆复制壁画百余帧,另制二百帧在美国纽约

  • 文章張大千和敦煌石窟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20期  作者:展振鵬 出版时间:1983-10-01
    关键字: 张大千 敦煌石窟 郎静山 敦煌壁画 人物回忆

    国画大师张大千安息了,一生多彩多姿的张大千,为后人留下了数不尽的话题,其中有关于「张大千破坏了敦煌壁画」之说,令艺坛接近张大千的朋友为他抱屈,他们认为张大千并未破坏敦煌石窟,而是他发现了敦煌石窟的里层壁画,并加以编号整理,这该是他的功绩。张大千先生和郞静山先生合影张大千是于抗战时期曾在敦煌石窟面壁摹画两年半,这段经历使他的画艺精进上追唐宋,人物画撷取了大唐健硕雄风和丰丽的色彩,一扫宋朝的文弱作风,而轰动画坛;可是从此以后,有关「张大千破坏了敦煌壁画古蹟

  • 文章五百年來一大千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1卷 第3期  作者:李玉 出版时间:1999-03-10
    关键字: 摩耶精舍 临摹 敦煌壁画 园林 迎客松 梅园 梅丘 国画大师

    绘画成就,出类拔萃自成一家,以临摹敦煌壁画,访碑拓石,最为时人乐道。终其一生,对居住环境十分考究。从四川的「梅邨」、巴西的「八德园」、美国的「可以居」、「环荜盦」到外双溪的「摩耶精舍」,皆富园林之胜。「摩耶精舍」除正屋外,大都采用本地木材。沿中庭通道参观一楼客厅、画室、小会客室、餐厅。客厅陈设典雅大方,东墙悬挂一幅于民国七十一年荣获中正勋章时,蒋总统经国先生亲为颁授的摄影,另一幅是和西画大师毕卡索会面的合影,艺术界人士誉之为东西艺术的高峯会议。画室置有先生蜡像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