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教育捐资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廖光華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6期  作者:蔡桂行 出版时间:1999-04-01
    关键字: 廖光华 年幼经历 担任军职 同乡会务 教育捐资

    发行人凡七年,迄八十五年被选任名誉理事长,并获赠「十年有成,临川之光」银牌。又八十四年倡组江西抚州地区十一县市旅台同鄕联谊会,并组团赴大陆抚州各县巿参观访问,八十五年春节在台北巿天成大饭店扩大举办联谊餐会,编印「抚州文献」创刊号任文献社社长,并担任探亲访问团名誉团长,抚州联谊会名誉会长。先生热心教育,仁爱为怀,先后在江西同鄕会及临川同鄕会认捐廖有余堂奖学金达十五年之久。又在金门开瑄国民小学设立蔡雪玉女士纪念奖学基金,台北巿江西省同鄕会捐设华玉奖学基金、大陆腾桥

  • 文章捐资教学诲人不倦—李先庚的爱温暖学子心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8期  作者:資料組  出版时间:1988-12-25
    关键字: 李先庚 投身军旅 献身教育 捐资助学

    本报记者周森惠访】今年七十六岁的国立政治大学教授李先庚,青年时代投身军旅为国效力,中年时期献身教育。他任教政大廿七年期间,自奉甚俭、不图个人享受,视学生如己出,经常资助清寒学生生活费及出国深造费用。目前已退休的李先庚,最近更捐献一百五十万元作为清寒奖学基金嘉惠学子。李先庚教授是云南大理人,民国廿五年毕业于政治大学前身的中央政治学校,当时日寇侵华气焰甚炽,战争随时一触即发,满腔热血的李先庚,选择从军的报国捷径,首先在国民政府陆军总司令部经理财务工作。由于

  • 文章「慧吾獎學金」回饋故鄉記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62、63期  作者:劉智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慧吾奖学金 捐资助学 纪念碑文 家乡教育

    纪念叔父的苦心,也可以告慰九泉之下的伯父及父亲了。奖学金的停发,虽然令我伤心难过,但奖金基金的善后的处理,感到十分的满意,正义脑筋灵活,心思细密,做人处事、圆满周到,他为奖学金付出了不少心力,我在此对他表示由衷的敬意与感谢!纪念碑文碑系正义(县政协委员)亲自撰写,全文如次:慧吾奖学金乃旅台本县人氏刘智先生捐资设立,先生字慧吾、一九二二年生于本县文树乡,一九四七年在重庆政治大学毕业后即前往台湾。先生之叔父荣毕公曾设私塾,延师授馆,重视教育,誉满乡里,一九三六

  • 文章羅卓英將軍與虎山中學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3期  作者:羅乾禮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罗卓英 虎山中学 人物事略 捐资兴学 家乡教育

    罗卓英将军遗像抗日名将罗卓英将军(一八九六—一九六一)是一位文武兼资,膺国民政府上将军衔的高级将领。上世纪二十年代,他在中国最早的军官学校保定军校毕业后,先后二度出任虎山中学前身湖山官学校长和尔后的初级中学校长。将军的兴学育才理念,为家乡大埔教育事业建树的功绩将永垂青史。一九三六年春,时任十八军军长的罗卓英将军告假返乡,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完成他多年的兴学宿愿——创办中学。回到故乡后邀请湖寮各界有影响人士商议,明确创建中学的意旨是「造福本邑子弟」,并择定五虎

  • 文章家鄉情 感恩心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5期  作者:林旭穩 肖巧玲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东莞大埔同乡会 捐资家乡 奖学金 感恩家乡 教育事业

    人团队」做出如此感人的善举呢?分析起来主要注是来自客家「崇文重教」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他们明白发展教育是国家强盛,社会进步的根本。一个地方要发展,要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首先要从教育抓起,因此,选择支持对像是品学兼优的三〇名贫困高中生,他们把有限的钱用在扶持这些正处在非常困难的学子读完高中上,进而使这些困难学子能顺利走入大学的校门,一个家庭能走出一个大学生,就能带动一家脱贫,甚至更多、更多…。他们就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带动国内外各地的大埔同乡会或是外出埔人

  • 文章人益神榮慶永生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8期  作者:謝如劍 出版时间:2012-02-01
    关键字: 刘永生 虎山中学 八十寿诞 公益教育事业 捐资母校

    牙科,一门七杰,济世活人,兰桂腾劳,诚兴旺发达之家。嘤鸣寄意,关怀倍至刘永生学长胸襟开阔,高瞻远嘱,和谐谦逊,博爱亲仁,朋友众多。十余年来,对社会公益教育事并慷慨捐资数千万元,其中虎中母校捐资达一千八百万元,对各兄弟校友有困难,亦伸出援助之手。吾与刘学长有一段以文会友神交达八年之久。而联系之彩虹侨乃是由廖世觉先生主编的《台北大埔会刊》。一九九六年第三十四期刊登拙诗《贺母校虎中六秩大庆》及《咏县城新八景》,吾亦拜读刘学长大作《我感觉到的『虎公精神』》,以后每年

  • 文章民国时期的台山教育(一九一二年——一九四九年)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8卷 第2期  作者:雷飛鴻  出版时间:2000-06-30
    关键字: 教育体制 华侨捐资助学 台山学校发展史

    初中初职有十五所,小学有一千一百十余所。都是侨捐资兴办所致。教育行政组织民国元年台山县敎育行政组织,依据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各县敎育行政组织设立督学局,为专管全县敎育行政机关,设局长一人,科员数人。(科员人数则视各县敎育业务繁简而定)。民国二年省议会决议,以『督学局之名义为部章所无』,应予裁撤,仅设学务专员一人,属县公署参事会之一员。民国六年,省长公署通令各县撤消学务专员,设立劝学所,由县长委任所长一人,劝学员四人。并规定所长及劝学员任用资格。民国十一年,孙中山

  • 文章愛國實業家·文化播種者——姚美良先生的心路歷程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3期  作者:何偉廉 出版时间:1997-02-01
    关键字: 姚美良 人物事略 文化教育 公益捐资 兴建家乡

    国内受教育。近年来他潜心研读有关客家源流方面的书籍,发现居住在粤东各县一百三十八个姓氏客家人的祖先,他们大多数系来自福建宁化石壁村,而且繁衍了世界各国将近五千万的客家人口;而他们的后裔中,有不少杰出的人物,如文天祥、张九龄、洪秀全、孙中山、邓小平、李登辉、李光耀等等,而这些人物在亚洲政治舞台上,都曾经先后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为了寻根,美良先生于去年五月间亲自踏上了福建宁化石壁村那块土地。此后数月,他仆仆风尘曾多次往返闽西、香港和东南亚各地,联络海内外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