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捐资家乡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德鑑翁行述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1期  作者:陳世昌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陈德鉴 人物简传 修缮家庙 捐资家乡

    兴国 陈世昌尊堂叔祖德鉴,字辉,系堂先祖,祖旺公之次子,昆仲有二。幼时家境清贫虽未有高深学历,但天资聪慧才智过人,有胆有识,学有所成业有所就,仕途亨通。初从政,后从军,历任鄕队附、干事、副鄕长后,于风云变幻之故,投身于军界,随营离鄕去台,曾任陆军师部无线电台台长,陆军总部人事参谋,退役后从商。于一九五九年才成家室,今双儿五女,得悉家鄕六修族谱慷慨解囊,而任主修,又捐资修缮家庙。更有甚者,宗球公系下鸿丁柒拾余人应缴款项,槪认承担,其兄侄姊妹均予资助。不但

  • 文章澄緒伯的祖地情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5期  作者:丘玉輝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杨澄绪 人物事略 创业 家乡公益 捐资家乡

    在星同乡杨钧民先生多次捐资支持百侯幼儿园添置桌凳及建设校舍、校坪。后在其兄澄隆带领下为纪念其母连来,兄弟合力在母亲出生地王兰捐五〇〇多万元建设王兰小学,另捐八万元建王兰公路桥,以完其母生前心愿。近年来,澄绪先生共捐资三八〇多万元用于家乡建设。其中;在百侯医院捐三十五万元,兴建一座「观水楼」作为医生宿舍,并购买医疗器械;捐廿五万建百侯镇「侨联大厦」;捐镇政府办公设备三点五万元;捐五万元为侯南村村委会建办公楼,支持百侯敬老院。百侯电视差转台的建设;另捐五万建骨灰

  • 文章家鄉情 感恩心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5期  作者:林旭穩 肖巧玲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东莞大埔同乡会 捐资家乡 奖学金 感恩家乡 教育事业

    一九九六年,大埔县发生特大洪灾,东莞大埔同乡联谊会为受灾的家乡捐款三万多元;二〇〇〇年,高陂镇发生洪灾,该会为该镇捐款二万多元;随后,在兴建三河坝「朱德纪念大桥」、「西河西洋公路」、「大埔中学百年校庆」等公益事业中,又不断捐款达到二〇多万元,二〇〇七年起,该会又义举,每年捐款六万元,资助家乡虎山实验中学三〇名品学兼优的贫困高中生。一系列看似简单的数字,背后却倾注了「东莞大埔同乡联谊会」和张文演会长的一片家乡情、感恩心。会长张文演助学金发放仪式会场「家

  • 文章博愛行仁的田家炳先生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0期  作者:朱尚威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田家炳 人物事略 慈善事业 捐资家乡 兴学育才

    去扶持对手,以酬奉献国家素愿。一九九五年大埔大麻鎭计画在韩江东岸开辟沿江公路,测定路线要从其先祖父蔚如公墓地通过,必将破坏风水,鎭政府接受乡民建议修改为绕道,田翁得悉深感无必要改线,愿意无条件快速搬迁祖坟以配合家乡建设。二〇〇一年四月,为实践捐资诺言,毅然变卖住了三十七年的心爱别墅,得款五千六百万港元作兴教助学,自己却租住一百三十平方米的公寓。这些事例,这种情操,求之当代,究有几人?一九九八年福建师范大学拟建教育书院,请田翁捐资二百五十万人民币,经他重点询问后

  • 文章新修小田混泥土橋記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21期  作者:卿士達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修桥 乡民捐资 桥联 混凝土桥 家乡交通

    应水源出金紫山,蜿蜒南流,经半山冲,源塘,新墟而至小田,复合西来龙井水,河面始广,田畴宽阔,吾村聚居河西,逾三百余户,背山面水,朝夕出入,运输往来必经要衢。旧设木桥,年久失修,势将倾圯,行人裹足,视为畏途。村长唐明贵等有鉴及此,倡议建钢筋混凝土桥,庶一劳而永逸、群起向应、踊跃捐资,乃鸠工庇材,于公元一九八九年九月吉日动工,日以继夜,风雨不辞,不三月而竣工,全桥长一百二十公尺、宽十公尺,共耗资若干元,桥既成,行见坦然大道,化险为夷,咸乐其成而虑其兴作之劳

  • 文章我的叔父捐资「建桥」及「建校」摘记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9期  作者:蔣禮瓊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蒋禩炆 家乡公益 捐资建桥 兴办学校 建筑碑文

    我的叔父蒋禩炆先生,于一九三九年投笔从戎,参加抗日作战。抗战胜利后,叔父即随部队远赴台湾,与家鄕断绝音讯达四十余年。一九八二年叔父从香港寄信回家,尔后即互以书信连系。一九八九年四月、一九九〇年十一月及一九九二年七月,叔父三次返回故鄕省亲及扫墓,目睹家鄕亲友贫穷及社会建设落后状况,心中至为悲痛,乃将其数十年军公敎微簿薪俸积蓄之存款,全部汇回家鄕,办理公益事业。其主要者则为捐资修建「鄕情桥」及捐资修建母校(晓江口小学)校舍。兹将「鄕情桥记」及「校宇碑序

  • 文章難忘的容縣之旅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01期  作者:黃武良 出版时间:2003-07-10
    关键字: 容县捐赠 家乡风貌 乡情 捐资助学

    莺歌燕舞的阳春三月,本该是香港的旅游旺季,却因「非典」流行的缘故,各旅游景区门堪罗雀。而香港人也为内地一些城市遭受「非典」之灾,不敢轻易到内地去。我则顾不了这些。为了扶助家乡的贫困学童,毅然踏上了回故乡之路。去年十二月,我曾收到家乡广西容县杨村鎭东华小学全体师生的来信,信中说,他们这所由我父亲三十年代任省主席时出资兴建的学校,目前遇上了一些困难,企盼我向自治区人民政府反映情况,争取得到一些资助。为此,如何帮助家乡的教育事业一事就时刻挂在我心头。时隔不久

  • 文章功德贊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9期  作者:董乾詩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两岸相通 旅台同胞 回报家乡 捐资助学 乡亲赞谢

    乾坤在转 日月在变 探亲开放 两岸相连旅台同胞 情系乡梓 兴资助学 慷慨出钱建造书馆 购置图书 设立奖学 鼓励少年几经费心 改变校园 捐资修路 造福乡间三尺讲台 桃李满天 栋梁之才 加倍出现功德无量 共建家园 家乡父老 无不称赞苇子园村委员主任:刘遵杰苇子园村委会副主任:董芳诗苇子园村小学校长:于修荣供稿人:董干诗二〇〇四年七月十九日(注:看小凤凰剧团唱戏)

  • 文章「慧吾獎學金」回饋故鄉記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62、63期  作者:劉智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慧吾奖学金 捐资助学 纪念碑文 家乡教育

    历经数年,先后发放奖学金二〇〇、六四元,奖励学生七〇六人次,虽然金额微薄,受奖人数有限,但收效颇大,文树中学师生的来信中称:「自一九九五年起,在我校共六次发放奖学金四千八百元人民币,资助贫困且品学兼优的学生达一百六十八人次。在您老的资助下,五十九名失学的儿童重返校园,受益学生在奖励之下学习成绩均明显提高,二十三名学生升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二十九名学生考上了中师中专,户口由农村转为城镇,他们为家乡的建设增砖添瓦,是在校学生生动的现实教材,增强了他们学习的热情

  • 文章羅卓英將軍與虎山中學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3期  作者:羅乾禮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罗卓英 虎山中学 人物事略 捐资兴学 家乡教育

    罗卓英将军遗像抗日名将罗卓英将军(一八九六—一九六一)是一位文武兼资,膺国民政府上将军衔的高级将领。上世纪二十年代,他在中国最早的军官学校保定军校毕业后,先后二度出任虎山中学前身湖山官学校长和尔后的初级中学校长。将军的兴学育才理念,为家乡大埔教育事业建树的功绩将永垂青史。一九三六年春,时任十八军军长的罗卓英将军告假返乡,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完成他多年的兴学宿愿——创办中学。回到故乡后邀请湖寮各界有影响人士商议,明确创建中学的意旨是「造福本邑子弟」,并择定五虎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