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抗战事迹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不容青史盡成灰!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0卷 第1、2期  作者:湯宜諧  出版时间:2008-06-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纪录片 抗战事迹

    三十年來首次偕同老伴走進電影院,觀賞了一部近代史劇—「被遺忘的一九三七」。我們知道那是一部描寫日寇侵華,大肆殘殺我同胞的電影,所以我與老伴二人是以「沉重的心情」前往,詎知散場時,我們卻在「不停的拭淚」下離開!七十年前,也就是民國二十六年的十二月十三日,在中國的國土上—中華民國的首都南京市,發生了一場震驚世界的殺戮戰爭。三十萬中國的骨肉同胞,被日寇用各種慘無人道的手段殺害。諸如:姦殺、劈殺、刺殺、火燒殺、水淹殺、土埋殺,甚至把嬰兒拋向天空挑殺,以及用「百人...

  • 文章靑年節

    来源期刊:《無錫鄕訊》 第197期  作者:白雲 出版时间:1986-03-20
    关键字: 靑年节 节日来源 抗战事迹

    再過一星期(三月二十九日),又是靑年節了。民國二十七年三月二十九日,中國國民黨在武昌舉行全國代表大會,決議設立三民主義靑年團,以訓練全國靑年。民國三十二年三月二十九日,三民主義靑年團召開全國第一次靑年代表大會於陪都重慶,政府爲紀念革命先烈,策勵靑年,特定三月二十九日爲「靑年節」。靑年節是宣統辛亥年黃花岡之役的革命先烈紀念日,但因爲這一役殉難烈士的年齡,其中十八歲至二十歲的五人,二十一歲至三十歲的四十八人,三十一歲至四十歲的十三人,四十一歲以上的六人,不詳...

  • 文章浮海散記弁言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7卷 第4期  作者:蔣實夫  出版时间:1995-12-01
    关键字: 浮海散记 人物生平 抗战事迹

    余祖籍安徽歙縣,明初因紅巾之亂,徙居沭陽,世代務農爲業。幼年由私塾老師啓蒙,及長苦讀自修;喜交遊,獲得師友之敎導,學業稍有進益。迨七七抗日戰起,感於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毅然從戎報國,遂以高中同等學歷,投考中央警官學校特種警察班(駐地湖南臨澧)第一期受訓,畢業後分發軍統局,隨侍局長戴雨農(笠)將軍。民國廿九年底,政府增强敵後策反工作,余奉派至蘇魯豫皖邊區,潛伏於津浦鐵路沿線,先後在徐州附近之茅村及八孔橋一帶,從事秘密爆破任務,致令敵僞地區火車傾覆,遲滯日寇部...

  • 文章金小二子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卷 第2期  作者:前人 出版时间:1980-09-01
    关键字: 金小二子 人物事迹 金玉山 抗战事迹

    灌雲四區大條河,有個金小二子,其家田無半畝,屋僅一間,其父母均五十,以傭人所得,養活四子,民國二十年,金大年十六,卽受雇於鄰,以助家計,金三金四才七八歲;每年冬披茅絮,夏赤全身,金二雖已十五,因高無三尺,雇主均嫌瘦小見拒,小二乃氣憤離家,自往楊家集大隆脚踏車行充當學徒,復以修理試騎之便,故修騎兩技俱佳,正當小二衣食無慮之際,適七七事變,日寇侵華,海屬雖未淪陷,但敵機侵擾,一日數驚,商賈陸續逃避,車行自亦不開,小二歷嚐無業之苦,勢難坐食,乃轉往堆溝,租房自...

  • 文章民族英雄•忠藎永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7期  作者:馬業精 出版时间:1986-07-3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喜峰口战役 卢沟桥事件 吉星文 民族英雄 抗战事迹

    八年的艱苦抗戰,歷盡千辛萬苦,犧牲無數中國人的生命財產,在先總統 蔣公英明領導之下,全國軍民戮力奮鬥,團結一致,終於獲得最後勝利。談到抗戰,使我們聯想起三件大事,永難忘懷,第一是七月七日,抗戰開始的一天,第二是盧溝橋,抗戰開始的地點;第三是吉星文將軍,燃起抗戰聖火的民族英雄。關於吉星文,他成名於抗戰,而在四十七年八月二十三日金門砲戰中壯烈犧牲,終其一生,由小兵而上將軍;由沒沒無聞而入祀忠烈祠,千秋馨香,算得上轟轟烈烈,就他個人而言,人生際遇如此,夫復何求...

  • 文章執法如山的張培梅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7期  作者:李應瑞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张培梅 人物简介 人生经历 抗战事迹

    簡歷與個性張培梅字鶴峰,山西省崞縣中泥河村人,生於一八八五年。幼年讀私塾考中秀才,在家鄕曾任教師,一九〇五年秋季考入山西陸軍小學堂第一期學習軍事,於一九〇七年又被保送保定陸軍速成學堂深造,在該校加入同盟會。一九一〇年畢業回晉,任新軍第八十六標二營前隊三排長。辛亥革命太原起義後奉命在巡府衙門附近殲滅清軍。山西革命軍政府成立後張任一等副官,隨北路軍司令兼四標標統張瑜北取大同。復隨民軍攻克雁門關後,於辛亥年十一月二十四日隨閻錫山率隊攻占包頭。爲了精誠團結完成革...

  • 文章黃杰先生傳略

    来源期刊:《湖南文献》 第6、7期  作者:吳相湘 出版时间:1972-10-10
    关键字: 黄杰 人物传略 抗日战争 生平概述 抗战事迹

    黃杰,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東征、北伐、討逆、抗日諸役,均著戰功。民國卅三年夏領遠征軍,大舉渡怒江,反攻滇緬邊區,與駐印軍會師,打通西南國際公路,抗戰全局從此好轉。當時有「銜命邊關去,揚鞭馬若飛」之句,意態豪邁,似諸葛武侯五月渡瀘氣槪。三十八年冬,大陸情况惡化,親率第一兵團三萬餘衆,揮淚自廣西入越南。不幸竟被困居富國島三年又半。堅苦忠貞,武德維揚,終得如願,全師遣運來臺灣。朝野稱之爲「海上蘇武」。十餘年來,統軍主政,尤多新猷。而時時不忘「澹園」祖訓:泊然於...

  • 文章冷眼旁觀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3期  作者:夢僧 出版时间:1997-02-01
    关键字: 罗卓英 抗战事迹 武汉保卫战 印缅对日作战 历史趣闻

    抗戰軍興,民氣激昂,上海南京退卻,物質未能盡撤,輿論偏頗,以焦土抗戰為倡。長沙大火,即是酆某欲為天下先。不意敵蹤未至,而名城竟付劫灰,酆某亦以身殉。武漢保衛戰,羅卓英先生出戌武漢,代陳誠調度軍事。十月廿五日 蔣公下令撤軍,並「電令駐武漢部隊,在撤離之前,將凡有可被敵軍利用之虞的設備施均予破壞」。 蔣公廿五日日記:「武漢之爆烈破壞,不僅敵一無所得,失其攻武漢之目的,且示其同歸於盡之決心。」(見蔣總統秘錄第十一冊一五二頁)有蔡孟堅者於傳記文學為文云:「當武漢...

  • 文章抗日戰爭中的黃維將軍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3期  作者:王楚英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黄维 抗日战争 人物事略 罗店战斗 抗战事迹

    黃維將軍江西貴谿人,在羅店、淞滬、武漢抗日戰役中,戰功彪炳,後出任十八軍軍長,參與抗日諸戰役,均是羅卓英上將麾下戰將,廿六年中秋節,羅將軍賦:「戰地中秋」詩並親書以鼓舞士氣,取得多次勝利。——編者

  • 文章抗戰烈士狄新民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29期  作者:朱崇鈺  出版时间:1986-12-01
    关键字: 狄新民 人物简介 抗战事迹 人物经历

    狄君新民,字維邦,山西平定縣山泉村人,自幼聰慧,讀小學時卽名列前茅,爲諸生冠。家本務農,以其英才聰明,認有可造之材,於高小卒業後,卽入省垣太原考取省立第一師範就讀。其在鄕時,因鄕間唯一之娛樂,則爲農閒時,晩間習唱鄕曲(中路梆子戲),狄君不但能唱多曲,且可拉胡琴以佐唱,可見其聰慧天賦。至於普通鄕間學習之拳棒刀槍,均所熟習。於省立一師畢業之後,卽派在本縣第二高小任敎員,服務熱誠,成績卓越,後調爲縣敎育科督學,民二十五六年時,因敎育科長懸缺,卽派其代理科長,達...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