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憶往共返回29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怀鄕忆往过清明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37期  作者:江南  出版时间:1979-04-15
    关键字: 清明节 怀乡

    的岁月,那梦幻似的往昔……往昔,我曾倚在奶奶怀里摇弄柳枝、花球,往昔,我曾在姊妹羣里乱掷杨花,往昔,我也曾在表妹耳鬓■过嫩嫩的柳叶,和那幽似兰蕙的杨花,往昔,……往昔,是多令人神心醉啊!然而如今呢!?往昔,靑梅竹马的友伴,今天已是「纵使故园花依旧,怕红颜不似!」了。往昔,只能留给我无尽的怀念!往昔,祇徒增我客中的惆怅!「淸明无客不思家」。「家」,我又怎能不思家呢?不用说家是雕楼曲榭,就是茅屋之椽也是温馨的,何况,白发的奶奶、母亲还在倚闾等待着我归去呢?「寒食

  • 文章季乡长锡斌先生自述「八秩忆往」——摘记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2期  作者:謝世寧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季锡斌 《八秩 摘记

    政院长阎锡山先生两则箴语:⒈摆脱开,摆脱开,粘惹上洗干净很不易;持得住,持得住,掉下去爬上来甚为难。⒉义不应为,须戒之于始;责所当尽,必努力至终。㈤故副总统谢东闵先生,六十二年在丰原台中县政府讲话,有三点令人记常新:⒈「我看到启聪、启明两所学校,内心有很大的感想,这些孩子有眼不能看,有耳不能听,有口不能说,我们和他们比,真是幸福万分,应该运用我们正常的官能,多做有益于社会人群的事,最低限度,亦要修身正己,不走邪路。」⒉「每个人都有脑,脑内都蕴有无限的宝藏,这可

  • 文章儀竹園草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3卷 第3、4期  作者:薛同大  出版时间:2011-12-01
    关键字: 小院吟草 小城 偶感

    ●小院吟草一生跋涉已成翁,古稀憩休小院中。金镶玉竹四季绿,青砖黛瓦天然居。儿女长大飞离巢,电话问候节日聚。读书电视似旅游,海峡两岸少不了。猫咪欢逗白兔憨,赫娣汪汪惹人笑。油菜花香迎蝶舞,竹影婆娑夜色皎。灯下静读古贤文,漫步园中觅新词。历经沧桑心未老,修篁临风不寂寥。●偶感留笔晓风冷月残梦去,阳春惊蛰雁阵来。童稚纯眞自天性,叟妪拙朴归自然。濡霜遍染秋枫晚,夕暮嫣照媲朝晖。春雷惊醒人生梦,冬雪风号夜读经。●小城忆往古河穿城卧龙桥,小楼傍依莺啼飘。楼鸟无影桥已

  • 文章趣園往事話童年(三續)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9卷 第3期  作者:凌可 出版时间:1981-07-15
    关键字: 童年 追忆往事 巡回夜校

    下,坐在一块大石头上,享受着应时美景。抬头一望,棚架上的嫩枝已展开了茂密的掌状圆叶;一串串细细小的绿色果实也累累可见。我正呆呆地望着它们出神,忽然,一阵淸晰的记把我带到数年前的一个晚上来了。读者诸君,别的话暂且搁置一下,趁着他们都在讨论夜校问题,请先听我讲一小段往事吧:那是个皓月当头、晴空万里的中秋之夜。我那时大约是四岁左右。我祖母那晚的兴致格外好,吩咐全家趣园赏月。先行布置一切。地点指定在乐余亭畔的葡萄架下。于是安置桌椅,陈设瓜果。赏月的情调没有比这样更好

  • 文章往事流水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53期  作者:袁子予 出版时间:2004-10-10
    关键字: 追忆往事 忧思感慨

    瓜棚豆架,閑話日常,每個人生的出世,有三個階段,從青少年,漸入中年,再踏進老邁途徑,所經過的作人、作事、處境,簡括一句,各有前因,正是剪不斷、理還亂,不如先找個話題兒,就由個人客觀地,依據你我他三位代表,涉身處地,假藉白頭宮娥,細談天寶往事,抽象的如數家珍般,開壇:時代,已轉入二十一世紀,地球村的一角人類,不斷地跟進日常生活,兢爭生存,祇有方式,所謂手段之不同,就難免雞雞鴨鴨,爭端不休。姑由十七八世紀,直迄而今,奈生不逢辰,瀕困於變亂中成長,一部中華民族...

  • 文章生朝放歌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25期  作者:丁幼泉 出版时间:1997-10-10
    关键字: 追忆往昔 反思 诗赋

    又何妨。无椎可凿壁,囊萤尙有光。朗诵生豪气,何须发悬梁。新籍初在手,面对感徬徨。字僻不知义,词诡意茫茫。无师求自解,「辞典」细参详。蛙步致千里,艰苦实倍尝。读书上百卷,大胆写文章。一稿试「投石」,居然受誉扬。幼驹逢「伯乐」,调教出多方。拔擢任「佐理」,引荐入「甘棠」[2]穷途获激励,笔耕「路」正长。无奈烽烟起,倭寇太猖狂。国运危垒卵,男儿应承当。投笔从戎去,慷慨赴鄱阳。匡庐聚多士,长啸气轩昻[3]。坚贞期共守,磨励以自将。忧患方在抱,河山待重光。时艰不及待

  • 文章哭黃大耀鄕兄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40期  作者:梁之直 出版时间:1988-04-10
    关键字: 黄大耀 回忆往事 追思悼念

    驚傳噩耗慟知友暮春三月的一個早上,綿綿春雨未歇,突然接到大耀不幸在臺東榮工處南廻鐵路工地猝罹車禍噩耗,這突如其來的晴天霹靂,頓時使我愁緖萬千,心急如焚。孤燈春殘,從北面山吹下來的嚴酷餘寒,伴隨着怒捲狂風,心中就像那窗外的樹木,在不停搖曳,哀號、抖戰,我默然呆立,黯然無語……眞不敢相信,大耀就這樣不聲不響的離去,因此我在想,希望這消息不是眞的,深恐打斷我們仍有相聚的幻想;深恐一旦隱憂成爲事實——大耀眞的離我而去,那將會使我突然帶來悵惘和痛苦,且會是很濃烈、...

  • 文章思鄕懷舊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6卷 第1期  作者:鍾蕙蘭  出版时间:1996-03-31
    关键字: 思乡怀旧 番薯 回忆往事

    毫不逊色,其美味更富有醲郁的鄕土味。记得在广州巿居住时,大伯父每次偕我访醒魂伯父母时在他东山路的住所,经常听到,熟!蕃薯。熟!蕃薯。由远而近传来不断的叫卖声。醒魂伯母习惯的用细绳索吊著小竹篮,内放些小钱币,由住所的骑楼垂吊至楼下烘蕃薯的焗炉架边,向小贩换取已烘熟的蕃薯。拉上来大家分食。一九四九年秋天,国内局势不稳,大伯父偕世春哥赴香港,大哥随省府西迁琼岛,没几天即接到大伯父托人带信嘱我速即离穗赴港,不得延误,而当时羊城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在人人自危之下,各自

  • 文章車過高公橋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1期  作者:王觀淸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高公桥 赶庙会 回忆往事

    陽春三月,風和日麗,恰逢禮拜天,在妻子的提議下,我們一家四口驅車去趕唐梓山三月三廟會。行至草店北下坡的高公橋時,一陣觸景生情的刺痛感,促使我不由自主地剎住車,兒女問我停車幹甚麼?我便如實講敘自己三十多年前路過高公橋的情景。那是一個冬天星期六下午,我從棗陽縣一中放學後回湖河鎭,五時許,又渴又餓又累又冷的我剛剛走到高公橋,此時,一輛冒著黑煙的貨車駛進高公橋,我趁其緩緩爬坡之際順勢扒上車。誰知,不出十米,車突然停住。「巴媽的!找死!」伴隨著武漢蠻口音的臭罵聲,...

  • 文章浮生小記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01期  作者:行舟 出版时间:1985-04-01
    关键字: 瑜伽 回忆往事 学员 茶会

    瑜伽協會三年有成印度瑜伽術是一種修練身心平衡的健身方法,目前已風行世界,臺灣最初係由全國醫師公會產生的鎭海籍國大代表華淑君女士引進。記得十八年前,在本會羅斯福路老會所太極拳健身班中,華女士第一次展示瑜伽術,大家看了覺得好奇,請她義務敎授,那是臺灣最早的一個瑜伽班,筆者也是學員之一,但因學習的同鄕都已上了年紀,對抬腿、彎腰、坐臥、起伏等動作有點力不從心,漸漸失去興趣。以後華老師在其金門街診所及臺灣大學校園內兩地展示,吸引了不少瑜伽愛好者跟隨學習,逐漸發揚光...

共296条记录 1/30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