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感触共返回2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過灞橋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6期  作者:陳沅淵 出版时间:1991-10-10
    关键字: 诗作 景色 感触

    千古銷魂此處催,停驂我亦下徘徊。離情似被柔條繫,詩興何由與雪來。

  • 文章述懷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99期  作者:大樹後人 出版时间:1976-10-01
    关键字: 诗句 七言 感触

    (和起濤先生書贈同鄕會原韻)留得丹心壯此身,莫愁猶是未歸人;一聲霹靂驚幽燕,萬頃波濤起胆薪;殘照幾曾延惡命,大風終必凈膻辛;樓船不及雙輪速,躍馬吳山趕上春。

  • 文章還鄕曲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17期  作者:張敬  出版时间:1992-01-20
    关键字: 返乡感触 还乡曲 乡情

    由于看到痖弦先生这两天卢仝茶局的羣英会,邀请到老北京各位,敍述大家在多年隔绝之后,回到北京的感触。这篇沧桑话旧的纪录里,虽然有泪影笑语,以至市声、叫卖、吆喝的模拟逼眞,毕竟掩不住大家心底的沈痛,尤其对于我这在北京长大,台湾长老的游子更是无比的哀怨,短短八天之中的所见所感,写的那首七言古诗还鄕曲三十韵,可以说是给他们各位的话题做了一个撮要大纲,甚至说两天联副的文字也给我的诗句内容做了注脚说明。最先见到还鄕曲很欣赏的是曾永义兄,他说快找一位硏究生做注之后

  • 文章旅遊述感二則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80期  作者:陳文秀 出版时间:2012-07-01
    关键字: 旅游感触 鹳雀楼 五老峰

    (一)鸛雀樓蒲州城西鸛雀樓,滄海閱歷自千秋,高出洲渚聞低嘆,之渙題詩在上頭。浮世古今塵滾滾,黃河日夜水悠悠,新邦重建翻新貌,中外登臨樂勝遊。(二)橫隱蒼空五老峰俯瞰秋無際,群峰列短屛,鶻盤山翠濕,龍挾海潮腥。花雨開鐘梵,神風語塔鈴,玉柱峰不遠,誰與叩青冥。

  • 文章艱辛歲月話南丹(下)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37期  作者:潘宗武 出版时间:1987-07-10
    关键字: 往事回忆 人物感触 奋斗经历

    九、瑣事瑣憶記片段(一)獨山巨室莫鳳樓獨山的南寨與南丹的六寨相距不過十二華里,毗連關係比較密切。南寨莫信之莫鳳樓兄弟,譽懾一方。我第一次巡視六寨區內各鄕時,哥哥信之已去世,弟弟鳳樓透過陳區長堅邀我到南寨小敍。陳區長認爲應去訪問,一則表示睦鄰;二則他哥哥信之去世時我適値參加在桂林舉行的全省行政會議,也可藉此表示慰問之意;三則他兄弟對南丹毗連獨山邊境地區民衆,也曾有過不少幫助。我和陳區長於午餐後卽輕騎前往南寨,預定接受晩餐後卽回六寨,由於他誠懇接待,也想多了...

  • 文章詩集序、及詩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8期  作者:黃新硎 張任民 徐啓明 黃華表 黃同仇 梁伯秋 黃新硎 秀松 韋永超 勞聲寰 勞建奇 前人 麻森 李曼石 鄭梓湘 程西平 廖國僑 張毅祖 牟甲銖 黃斯鴻 梁如鐵 凌龍玟  出版时间:1982-10-10
    关键字: 诗词作品 旅途感触 祝寿词

    徐啓明先生詩集序黃新硎余早歲讀論語: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羣,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烏獸草木之名。又孔子對伯魚曰:學詩乎?對曰,未也,子曰,不學詩,無以言。就孔子之言,詩對於人的生活交際,包羅甚廣,所以人不可不讀詩,年長後對詩的觀念,甚爲濃厚,對古詩今詩之佳句,多所咏諷,因是對聲韻之學,略通門徑,也弄筆操觚,學作俚詩,余年二十,在陸川詩壇試投稿,詩題爲「春菊」,主評者爲進士公呂哲林先生,投詩二首,七絕、錄一「名高隱逸愛...

  • 文章廣西聯話(七)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6期  作者:謝康 出版时间:1982-04-30
    关键字: 诗词对联 人物感触 创作背景

    筆者先祖父莘農公,爲本省名書法家之一,前淸同治初年拔貢及鄕試擧人,曾進京考進士,禮闈報罷後,任岑溪縣訓導,後改任柳江書院山長(卽院長),及鳳山書院龍城書院山長,以敎書爲終身事業:於光緒壬寅年(一九〇二)卒於家。享壽七十三歲。當祖父健在時,每年必貼出親筆揮寫的一副新撰的春聯,惜多未存稿。又八十年來叠經喪亂,(特別是三十三年倭寇蹂躪我家鄕;三十八年**佔據大陸以後)縱有遺稿,亦難倖存。玆就筆者記憶所及,先父早年爲我錄示祖父所撰春聯摘錄數首如下,藉留紀念。例如他...

  • 文章雷殷與民初内政(中)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63期  作者:中硏院近史所訪問紀錄 出版时间:1994-01-10
    关键字: 异国感触 人物事迹 雷殷 广西政局

    四、异国感触我到日本后,为与国内通讯方便起见改名「殷」,直到现在,我仍沿用此名。二次革命失败后,国民党人流亡日本的很多。孙中山先生于民国二年冬由沪经台北赴日,次年即改组国民党为中华革命党;六月二十三日中华革命党在东京开选举大会,孙先生被推为总理;七月八日孙先生就总理职,宣誓加盟,自盖手印,且规定凡加入中华革命党者皆须宣誓,按指模。很不幸的这些手续引起黄克强先生等的反对。因此,孙黄二位意见有很大的出入。孙先生主张再接再厉继续运用一切手段作反袁活动,黄先生则

  • 文章附:作家戚宜君鄉親對本刊的評論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3卷 第4期  作者:戚宜君 出版时间:2001-10-01
    关键字: 读后感触 人生感悟 读者来信

    光華兄:中風後,不止行動維艱而已,另外還有言語結巴,書寫困難。前者已不打電話出去,接聽則由內子代勞,後者已不再寫作,所有寫作工作及計劃均已戛然而止矣!如今報刊上偶有拙文,皆係以前餘稿,惟一的一篇是「因病得權」,只是阿Q式的自我安慰而已,思之泫然,又能如何呢?今日提筆已屬不易,字跡如此,只好請您包涵了。寫這封信的原因是,「中原文獻」使我深受感動、敬佩,遂執筆致意耳!眾所週知,廣播要有可聽性、電視要有可看性、雜誌要有可存性、報紙則要有可讀性,文獻性質之刊物要...

  • 文章生涯隨筆 三首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6期  作者:徐琚淸 出版时间:1991-10-10
    关键字: 诗作 晚年生活 感触

    多夢寧期是壽徵,健康理論了無憑。親朋萬里勞承問,夢裏尋詩我尚能。老拙深慚落伍身,利生科技逐時新,諸般電腦茫然對,渾似桃源洞裏人。花果飄零漸忘根,家家總有代溝存,痴朋文化傳薪火,強把唐詩課小孫。

共21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