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思想哲理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嘉言錄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18期  作者:王焕新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名言佳句 文学辑录 社会价值 思想哲理

    善良的人如雪一般,即使在遠方也輝耀,不是善良的人,即令在近處也黯然無光。人的心地是一畦田,土地沒有播下好種子,也長不出好的果實。人的信仰愈是堅決,其生活愈不致動搖。沒有信仰的人的生活,無非是動物的生活。沒有信仰的地方,就沒有精神。在外表求取支撐的精神,是薄弱的精神。偉大的行為,都是在戶外的空氣被思索出來,所有的自由詩歌亦是如此。所謂平等才是自然的法律,不過是一句謊話。因為,自然並沒有創一項半項平等的東西。自白你過去的錯事,絕不是可恥的事。這種自白,換句話...

  • 文章王阳明先生及其哲理——写于中国电视公司「书剑千秋」播毕——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3卷 第1期  作者:楚崧秋 出版时间:1985-01-15
    关键字: 王阳明 思想哲理 《书剑千秋》 知行合一 儒家思想

    千古殷鉴的「致良知」、「知行合一」哲理,却因学理气味较重,不能不力求精简并予通俗化。惟其如此,不免使若干观众有为阳明先生抱屈之处。今日国家处境艰难,而社会间浮谈谬论不一而足;欲救当今之病,十分需要发扬阳明践履笃实、力行不懈的精神。个人乃不揣愚陋,想于观剧后略谈阳明先生其人及其哲理的本源去脉。志在圣贤事业阳明一生多才多艺,生活多采多姿。他曾为叩问养生之道,竟然误了婚礼吉期;为了精硏格物之学,乃与朋友格庭前竹子,格了七日七夜,废寝忘食,而弄出病来;曾疏谏刘瑾

  • 文章論忠恕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 特刊  作者:政大畢業 杜心玲 出版时间:1979-01-01
    关键字: 忠恕之道 儒家思想 人生哲理

    一个国家社会的强盛与否,可以从其组成分子,各个国民日常的操守和行为中看得出来。一个罔顾忠信、重利轻义的人,其所做所为必皆缺乏廉耻,以一己之利益为先而置国家社会于后。这种人是国家民族的败类,社会上的害群之马。要使国家能够强盛,社会能够安康,就必须把这些败坏法纪、唯利是图的害群之马消除殆尽。靑年守则第一条说:「忠勇为爱国之本」。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都是在强调忠恕的重要性。所谓忠,就是尽己之心,恕就是宽恕爱人。儒家思想的根本是仁爱,而以忠恕为其

  • 文章服氣即福氣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7卷 第4期  作者:王廣亞 出版时间:1995-10-01
    关键字: 思想教育 人生哲理 福气 服气

    偶然的機會在座車上的收音機聽到一段發人深省的話,大意是說,人往往爲了面子而爭一口氣,其實嚥下那口氣,日後可能更有面子。爭一口氣,也就是不服氣。「民主」,最大的特點是人人有發言表達自己意見和看法的自由;然而,當自己的意見和看法不被接納或採信時,往往不服氣所有反彈抗爭的舉動,這也是民主社會的「病態現象」。最近幾年來,社會秩序混亂的主因,皆爲不服氣,而不服氣的模式,千篇一律認爲自己有理,情緒不能平衡,不平則鳴,鳴而無效則聚衆「聲討」,造成亂象。也許某些時候的聚...

  • 文章愛的禮讚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4卷 第2期  作者:戚宜君  出版时间:2002-04-01
    关键字: 思想文化 人生哲理 仁者爱人

    同方,营道同术,并立而乐,相下不厌。久不相见,闻流言不信。同而进,不同而退。」就是交友的准则,以此论交,不但无往而不利,兼可了无遗憾。朱熹尝言:「朋友之交,责善所以尽吾诚,取善所以益吾德。」如此无论是道义之交或亲密的友爱,均可符合「爱人以德」及「以友辅仁」的原则,建立起得道多助的良好关系。「世人之爱」是一种仁民爱物的博爱行为,也是一种利他的美德。老子所谓的:「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胡汝章阐释老子的「爱他思想」,归纳为三个阶段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