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忠烈共返回2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忠烈公文孺(涟)事略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27期  出版时间:1973-04-10
    关键字: 人物传记 杨涟 忠烈

    下至卖菜佣亦为输助,其节义感人如此。崇祯初,赠太子太保兵部尙书,諡忠烈,官其一子。

  • 文章夫妇忠烈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32期  作者:錫山逸士  出版时间:1980-10-20
    关键字: 明朝 夫妇 忠烈 张文焕

    邑人張文煥是明朝洪武年間的舉人,不但文才好,而且武藝高超,勇敢過人,因而擢昇爲巡檢。倭寇來犯,文煥與戰,戰至矢盡刀折,仍不退却,結果,竟戰死在疆場上。他的夫人邵氏,知道了她的丈夫戰死,就把十歲的兒子託付給她丈夫的好友姚樞,並且吿誡他長大成人以後,要爲國殺賊,爲親報仇,說完就抽刀自刎而死。

  • 文章風世勵俗的:鄭母陳太夫人淑英事略

    来源期刊:《闽聲》 第43期  出版时间:1971-03-31
    关键字: 抗日 忠烈 北伐 论文

    卅一岁生桓孚,卅三岁生衍孚,卅五岁生骧,卅七岁生次女瑾萍。叔铨公为郑希周公三子,二兄葆丞,早岁留学日本,曾因沈公云翔引见于国父,有志献身革命,深蒙嘉许。旋于庚子秋返国参加汉口起义,事败被逮,就义于武昌,时年仅廿一岁。葆丞公就义消息传抵福州后,希周公夫妇忧愤逝世,长兄甘珂,四弟孝彤亦抑郁以终。太夫人来归后,闻悉伯氏忠烈,大为感动,乃建议叔铨公以长子鋆承嗣长房甘珂公,次子桓孚继承二房革命先烈葆丞,四子骧继承季彤公,使兄弟均有后嗣。太夫人深受葆丞先烈精神影响,遂于

  • 文章忠烈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9期  作者:吳汝永 出版时间:1991-02-01
    关键字: 赞颂诗 歌颂 忠烈祠

    巍巍忠烈祠 壮丽早心仪慷慨悲歌日 从容就义时遍观先哲史 善启后生思国破人犹健 降魔意恐迟

  • 文章忠烈千秋存大节,高风万古留芳魂纪念卓敬殉难六百周年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7卷 第5期  作者:高圻祥  出版时间:2001-10-01
    关键字: 卓敬 忠烈 追思悼念 以诗咏志

    「凡天官舆地律历兵刑诸家无不博究,尤邃性理有书十卷发明周子通书卲子经世之学诗文五十卷」。这些都有待学术界先生们去深入研究,挖掘这些文化遗产。最后,感赋律诗一首,以志永念:高皇神器属文孙,燕棣黄旗势燎原。殉国英灵扬正气,杀身碧血荐轩辕。孤臣仗义夷三族,少帝无辜失至尊。忠烈片秋存大节,高风万古留芳魂。

  • 文章叔祖张公祥登入祀忠烈祠记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4期  作者:張麟選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张祥登 忠烈祠 入祀条件 祠殿建筑

    申请入祀为缅怀叔祖祥登公壮烈殉难,去年曾将就义经过为文刊载于丰县文献第十三期。表彰忠烈,庙飨千秋,理属国家大事,为申请入祀忠烈祠事,曾走访史政局、党史会及忠烈祠管理组,查阅革命人物志及相关资料,因时间久远,政府播迁,均乏记载,后至内政部民政司,洽谈补救办法,承吿以文件或实物证明。叔祖于民国六年遇害,迄今七十余年,任何资料,切难留存,最后商以人证。本县国大代表刘季洪鄕长,立法委员王子兰鄕长、县长董玉玨鄕长、县党部常委县政府秘书黄体润鄕长,年均九十高龄,对

  • 文章東北敵後抗日殉難烈士入祠紀實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3卷 第1期  作者:李經九 出版时间:1982-08-01
    关键字: 敌后抗日 烈士 名单 忠烈祠

    作者略历:李经九是辽宁省缓中县人,在伪满期间曾参加抗日地下工作,受「一二三〇事件」株连,被日宪逮补,由山海关宪兵队解至齐齐哈尔宪兵队,拘禁五个多月,受尽苦刑,由于牵涉轻微,又坚不吐实,终被释放,侍免于难。抗战胜利后,被派为锦州区铁路特别党部委员,来台后,作中学敎员,现已退休。第一部份:为殉难烈士申请入祀忠烈祠经过:自九一八事变后,本党同志潜居东北地区从事抗日地下工作,虽屡遭日人破获,但前仆后继,从未间断,案件中之最大者,为民国三十年之「一二三〇事件

  • 文章追念忠勇殉國的劉庭勳將軍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0期  作者:霍雙印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刘庭勋 抗日战争 忠烈祠 为国捐躯

    七十七军三十七师(吉星文)一一一团上校团长,一九四六(民三十五)年参加山东峄县以东罗桐之役,一九四七(民三十六)年七月七日在山东费县葫芦山之役阵亡,并奉总统核可,于八十五(一九九六)年春祭入祀国民革命军忠烈祠享祭。刘将军在军中有「刘善人」雅号,遗有一女五子,女儿凤卿适郭梦龙(萍),现均已去世,长子承武是军职,于淮海战役下落不明,迄今毫无音讯,次子延武现居大陆,三子宪武居吴桥现已过世,四子西武,五子铜育均健在现居南京、北京。刘将军终其一生,可谓身经百战,功勋彪炳

  • 文章張巡的文與詩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7卷 第4期  作者:楊仲揆 出版时间:1985-04-30
    关键字: 张巡 忠烈名臣 诗文

    唐安禄山之叛,张巡守睢阳甚久,屛障东南,朔功至伟,其忠烈事蹟,腾传人口至今不衰。但一般人少见其诗文。唐韦绚撰「刘宾嘉话录」载巡危城中勉将士诗两首,其一云:「接战春来苦,孤城日渐危;合围始月晕,分守若鱼丽;屡厌黄尘起,时将白羽挥;裹创犹出阵,飮血更登陴;忠信应难敌,坚贞谅不移;无人报天地,心迹欲何施?」另一首为「夜闻笛」,云:「岧嶤嶤试一临,骑城阴;不辨风尘色,安知天地心;营开星月近,战苦阵云深;旦夕更楼上,遥闻横笛吟。」其诗固已可传,只是为忠烈之名所掩

  • 文章吾埔革命三烈士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6期  作者:陳以令 出版时间:1969-12-01
    关键字: 国民革命忠烈祠 革命烈士 大埔同乡

    中华民国政府把台北市大直国军忠烈祠加以改建,由何应钦先生担任改建委员会主任委员,经过一年多的积极进行,改建工程完成后,巳于五十八年三月二十九日正式揭幕,并奉总统命名为「国民革命忠烈祠」。其入祀者,全是自 国父领导首义以来的革命先烈,根据有关资料,国民革命忠烈祠的入祀革命先烈名单,系由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会同有关单位,加以审察核对,准备完成的。溯 国父倡导革命,推翻满淸,创造民国,自第一次革命迄今,历时七十余载,七十多年来,为国牺牲

共23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