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忠恕是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的准绳,也是孔子思想的精华。什么是忠恕呢?简单地说:忠就是尽己,恕就是推己及人。能做到忠恕的人必事事有成,到处受人欢迎,反之则到处碰钉子,人见人弃。一个国家若想要富强康乐,惟有实行忠恕之道。因为每个讲忠的人都会尽一己之力来保国衞民,在职位上亦会克尽职责,守法负责,不贪汚不舞弊,所以武官不怕死,文官不贪财,自然行政效率会提高。每个讲恕的人常会将己心比他心,会设身处地为人着想,于是一切欺诈盗窃的行为便会消失,社会风气将是一片
-
进,」是也。孔子敎人虽有「文、行、忠、信」之名:——春秋时无「忠」字,忠字系汉儒从「」字,即「中、中(去声)、仲、忠」四个通用字之「」字(至小篆后始区分为四个不同字形字音字)改写者——但当时系礼敎时代,孔子敎人仅可称为礼敎,并无分科(详见「建设」杂志十六卷四、五两期所刊载的拙作「四科十哲与曾子」一文,可供参考。);因此,我想深入探讨曾子所传的道,和他怎样能独得孔子薪传的原因。孔子传给曾子的道,谁都知道是「忠恕」一贯的大道,「恕」字在孔子大道上所占份量是很重的:所以
-
一个国家社会的强盛与否,可以从其组成分子,各个国民日常的操守和行为中看得出来。一个罔顾忠信、重利轻义的人,其所做所为必皆缺乏廉耻,以一己之利益为先而置国家社会于后。这种人是国家民族的败类,社会上的害群之马。要使国家能够强盛,社会能够安康,就必须把这些败坏法纪、唯利是图的害群之马消除殆尽。靑年守则第一条说:「忠勇为爱国之本」。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都是在强调忠恕的重要性。所谓忠,就是尽己之心,恕就是宽恕爱人。儒家思想的根本是仁爱,而以忠恕为其
-
普及无私惠 行而多宜即善缘树立动关天下计 谋为总以众生前 修成物我偕忘境 圣域难期亦大贤义利相妨,仅指私利而言,若公利即义也,实相成而不相妨。故曰:「求利当求天下利。」即此意也。行忠恕智术难周唯尽己 厚情度理远仇仇 射能正鹄宜无忝 渔止临渊宣善谋铁网罗珊犹有得 精禽填海竟无俦 万殊一贯归明德 舒卷由心但自求主内省二三其过孰能贤 颓惰自甘犹倒悬 不信藐躬何以立 无谋冥索亦堪怜欲袪丛悔勤修饬 好本诚中定后先 调适以时帷反省 莫教兀兀度穷年秉刚毅巧侫阴柔皆贼德 袪
-
」其他方面,孔子谈到「德」字的地方不多,但是他经常谈到仁义、孝悌、忠恕等等,都是属于「德」的范畴。在论语里,谈到仁的地方最多,大槪有三十几则,我想这可能是因为仁是心德之全,也是一切德行的本源。韩愈说:「博爱之谓仁。」仁者要爱人类、爱万物。一个人无端伤害有生命的物类,固是不仁,随便毁坏一件器物也是不仁。孔子的弟子「问仁」,所得到的答复并不相同。如颜渊问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司马牛问仁,孔子说:「仁者其言也讱。」樊迟问仁,孔子说:「爱人。」仲弓问仁,孔子说
-
难能可贵的礼让,因此题其巷名为双贵。论语里仁篇中,「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书已之心谓忠,推已及人谓恕。上面轻描淡写的一首诗,可以说是竭尽忠恕之道的风世诗,所以能化干戈为玉帛,争执为礼让、道德之感人,有如此力量,片言折狱,良有以也。